成年人的朋友不在多,而在精

“ 听过无数话 看似都很有道理 但我最信两句 一个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一个因果报应! ”

成年人的朋友不在多,而在精

以前不了解“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真正含义。如今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才能够透彻的理解其中寓意。学生时期的我们交友很简单,不会有过多的利益参与进来,只是能够玩到一起就可以,但有一点是不变的定律,那就是无论何时何地朋友之间都是学习差不多的一些人才能成为朋友,因为学习好的即便他们愿意与比自己学习差的同学做朋友,父母也是不允许的,主要原因在于父母怕学习不好的同学影响到自己家孩子的成绩。而即使两个成绩截然不同的学生一起玩耍,也是偷偷摸摸不敢光明正大的做朋友,因为要时刻防备自己的父母发现从而导致回家被训斥,由于长时间的精神压力不能放开心灵去与朋友交流,会逐渐产生隔阂,最终结果导致朋友关系形同陌路。只有两个或者几个学习成绩,性格志趣等条件相近的人才能无所顾忌地在一起做朋友,这就是所谓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知道你们是否有发现这样的现象呢?

成年人的朋友不在多,而在精


比如成年后的我们,那些上了大学的同学不会再去联系曾经的小学或者初中同学,当然凡事有个例,但毕竟是少数。你看同学会都是一些走向工作岗位后做得出色的人,那些做着基层工作甚至混得压根不值一提的人根本就没有资格参加同学会,即使有很好的朋友看在曾经的同学份上,叫你一起参加,你坐到那里都会感觉很不自在,因为你根本融入不到他们的谈话中,你们根本就不是一条路上的人。

你即使是个十分要强且具备上进心的人,想要与比自己优秀的人做朋友,如果你没有变得优秀或者在某个领域做的出色,有那些比你优秀的人靠近的资格,你是根本融不进去这样的群体的。所以你看那些成功的大佬们身边都是跟他们一样做事业的,而产业工人身边的朋友则是跟他们一个行业的,即使有人能够出人头地也大多是因为家里有个好亲戚帮忙。像我们单位有些工人虽然摆脱了工厂环境,更有甚者有人做了领导,都是因为家里的亲戚朋友帮忙,要不就是很好的朋友辞职后做的还可以,看在他们的工作技能知识还算专业的份上把他们推荐出去,但也逃不脱进工厂的命运。因为你作为产业工人,想要认识更高层次或者跨行业的高层人士是几乎不可能的,所以说做销售的人为什么最后人脉能起来,因为人家工作性质的不同,可以全国各地到处跑,为了拿到更多的订单接触到不同阶段的人,久而久之就积累到了人脉和机遇。不信你可以观察生活中这些人是不是我说的这个理?

成年人的朋友不在多,而在精

关于因果报应我不做过多的阐述,但我只能说明个人的观点,我是相信有因果报应一说的,即使有人说不是有那么一句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吗?我以前也是这么想的,后来跟一些信佛修道的人接触后,我的理解是坏人不是不会遭到报应,只是他们之前的积累福报多,这一生再怎么作恶都没有把自己的福报消耗殆尽,所以他才在世人眼中没有遭到应有的报应。而那些世人眼里的好人,之前作恶太多积累下的恶果也就随之更多,所以今生他即便做了好多好事都不足以偿还他的恶果,所以他才会好人不长命。这就是我的理解,所以我希望大家还是以善为主,做到我不惹事,但我也不怕事,只要不是触到原则上的事情,我都可以一笑置之。

成年人的朋友不在多,而在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长命   人脉   产业工人   朋友   人以群分   因果报应   物以类聚   恶果   同学会   报应   美文   成年人   世人   出色   父母   同学   优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