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织叫一声,穷人惊一惊。”——母亲的民谣

秋虫喈喈,秋风飒飒。古人云:“一叶知秋。”因其见微知著,观察细微而被称道。但比起母亲唱的民谣,其震撼力毕竟小了很多:

“促织叫一声,穷人惊一惊。

有的穿马褂,有的耍猴灯。”

“促织叫一声,穷人惊一惊。”——母亲的民谣

“促织”是山东一代对蟋蟀的俗称,因其叫声是秋天最早的信使,催促媳妇姑娘们赶紧纺纱织布而得名。《聊斋志异》中就有一篇是《促织》写了一个由促织而引发的悲欢故事,是对“人变成虫”的黑暗社会的控诉。

促织的叫声为什么使“穷人”吃了一惊?因为这“喈喈”的叫声似“催命符”。酷暑炎热固然难耐,但促织叫,秋风凉,寒秋即到,冬也将接至,可御寒的衣服还没着落呢!

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啊:有的人家穿上了考究的马褂。马褂清朝的传统服装,穿在长袍外面的对襟短褂,至民国时期成为男性礼服。在老百姓的眼里,穿马褂是黄世仁似的地主老财。

“促织叫一声,穷人惊一惊。”——母亲的民谣

但有的人却还在“耍猴灯”。我问过母亲,什么叫“耍猴灯”。母亲说,就是光不溜的没衣服穿。缺衣少穿是那个时代穷人的普遍现象。

短短一首民谣是劳动人民生活的写照,也是对不平社会的呐喊。所以,相对于客观再现“一叶知秋”的静态描述来说,“促织叫一声”其声哀怨、其音凄厉,更具有摄人心魄的震撼力与社会价值。

循着这民谣我记起许多童年的往事。

记得小时候,炎热夏天的漫漫长夜是靠户外乘凉熬过来的。那时候没有电扇,更不用说空调了。每天晚上,家家户户都会在屋外铺上草帘子,点上炝蚊绳,乘凉到深夜才回屋睡觉。

对于孩子们来说,在外边乘凉并不枯燥,躺在草帘子上,仰望天空,或繁星点点,或月明星稀。怎么辨认认牛郎、织女星啦,哪一颗是紫微星啦,“北斗七星赛马勺”等“天文学”知识也是那时不识字的母亲给普及的。

大毛龙跑,二毛龙颠,三毛龙出来亮了天。”

长大了才知道,这个“毛龙”就是傍晚日落以后出现在西方的长庚星,早晨日出前出现在东方的启明星,它有一个大名是“金星”。

先前没有钟表的时候,勤劳的人们是根据天空中的星宿位置的变化来判断时辰的。农忙时不等日出,看到启明星就下地干活了,日落后再伴着长庚星收工,真正的是披星戴月。

“天河南北,家家难为;

天河弯弯,家家吃小米干饭。”

“促织叫一声,穷人惊一惊。”——母亲的民谣

仰望密密麻麻的星河,母亲念出的这首民谣,道出了季节变化对劳动人民生活的影响:

银河在天上呈南北贯通的状态,正是人间春夏之交,青黄不接的时候,有的人家就揭不开锅了。我母亲回忆说,兵荒马乱的年代,地里的野菜吃光了,树叶、树皮也吃光了。

银河在天上呈弯曲的状态,正是秋季收获的季节。收获的新谷子变成黄灿灿的小米干饭,是农民最喜悦的收获季节。六七十年代我家乡农作物以玉米、小麦为主,而以前以谷子、黍子、高粱为主。

母亲的民谣有趣味, 有心酸,有快乐,包含着劳动人民对真善美的追求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经历过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父母最能体会到新中国对他们生活的改变,他们的晚年虽不富有但已衣食无忧。他们也许有新的歌谣,但听歌谣的子女已经离开了他们的身边,最后他们也离开了他们热恋的土地和牵挂的子女。但母亲留给我的歌谣和父亲讲得鬼故事将永远铭记在我的心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8

标签:长庚   民谣   穷人   天河   母亲   干饭   银河   马褂   启明星   帘子   震撼力   谷子   歌谣   美文   叫声   季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