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记》——李克的选相“五标准”对当今选拔人才的启示

《魏世家》中的魏文侯是战国时期的贤明国君,在位50年,称霸中原。他的重要的历史贡献是大家熟知的任用西门豹治邺。

司马迁重点表现魏文侯善于“拜师”,礼贤下士。孔子的学生子夏,子夏的学生田子方、段干木都是文侯的老师。

其中田子方很有个性,文侯太子子击曾路遇田子方。太子连忙引车退让,下车拜谒,但田子方却不还礼。引出太子“富贵者骄人乎?且贫贱者骄人乎?”的诘问。 田子方回答也很从容:“是贫贱者对人骄傲。国君骄傲,国家就没了;大夫骄傲,家就没了。贫贱的人,如果行为不相投合,意见不被采纳,就离开这里,好像脱掉草鞋一样,怎么能和富贵者相同呢!”

这里表现的不是田子方与子击谁比谁更“骄傲”,而是在表现魏文侯君臣关系相当宽松。

所以秦国曾经想伐魏,被人劝阻:“魏君礼贤贤人,国人都称他仁君,上下齐心,没有取胜的可能。”文侯的美名由此在诸侯间传颂。

司马迁浓墨重彩写了魏文侯咨询李克“卜相”的史实,表现了魏文侯善于倾听、从善如流的明君素质,也表现了李克具有过人的“识人”的本领和光明磊落的品德。

读《史记》——李克的选相“五标准”对当今选拔人才的启示

当时有两个宰相候选人,一个是魏成子,一个是翟璜。文侯举棋不定,就请来李克,想听听他的意见。

魏文侯对李克相当尊重,口称“先生”:“先生曾教导寡人说‘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现在宰相的候选人“非成则璜”,选谁呢?”

李克比较谦虚,回答说:“我听说,卑贱的人不替尊贵的人谋划,疏远的人不替亲近的人谋划。我的职责在宫门以外,不敢承担这个使命。”

文侯说:“请先生来当然知道先生有好的建议,先生就不要推让了。”

李克并没有越俎代庖,直接说出选谁,而是道出选择宰相的五个标准,让文侯自己定夺:

“君不察故也。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

翻译成现代文就是说:“这是您不注意考察的缘故。平时看他亲近哪些人,富有时看他把钱给了谁,显贵时看他推举哪些人,不得志时看他不做哪些事,贫苦时看他不取哪些东西,有这五条就足能决定谁当宰相了,何需等我李克呢!”

李克一席言使文侯醍醐灌顶。他说:“先生可以回家了,寡人的宰相人选定了。”

李克走出王宫到翟璜家拜访。是翟璜把李克推荐给了文侯,翟璜对李克有知遇之恩。所以翟璜直接了当地问:“今天听说君主召见先生去选择宰相,结果是谁当宰相呢?”李克说:“魏成子当宰相了。”

翟璜气得变了脸色,说:“你所见所闻,我哪一点比魏成子差?西河的守将是我推荐的;君主最忧虑的是邺郡,我推荐了西门豹;君主要攻伐中山国,我推荐了乐羊;中山攻灭后需人去镇守,我推荐了先生;君主的儿子没有师傅,我推荐了屈侯鲋。我哪一点比魏成子差!”

李克首先质问:“您推荐我的目的,难道是为了结党营私来谋求做大官吗?”然后原封不动地把对文侯与自己的对话包括选相五个标准复述了一遍。

接着说:“凭这些标准就知道魏成子要做宰相了。您怎么能跟魏成子相比呢?魏成子有千钟俸禄,十分之九用在外边,十分之一用在家里,因此从东方聘来了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这三个人,君主把他们都奉为老师。您所推荐的那五个人,都是君主的臣子。您怎么能跟魏成子相比呢?”

读《史记》——李克的选相“五标准”对当今选拔人才的启示

这一顿劈头盖脸但有理有据的批评,打消了翟璜的气焰,使他心服口服,思忖再三,向李克再拜说:“我翟璜是个浅薄的人,说话很不得当,我愿终身做您的弟子。”

这两段对话把君臣三人的性格、品行充分地表现了出来,今天读来依然栩栩如生。不仅如此,司马迁还通过李克再现了战国时期普遍认可的选拔人才的标准,今天看来让具有借鉴意义。

第一,居视其所亲:看一个人平日里与谁在一起。

古人说,“若知人视其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天使绝不会与魔鬼出现在同一场合。这不仅是评判人才的标准,也告诉我们,交友毋慎。

第二,富视其所与:看一个人如何支配自己的财富。

是只满足自己的私欲,贪图享乐?还是用于接济穷人,或培植有为之士?文中的魏成子只有十分之一的俸禄用于家用,余下十分之九都用于“外”,也就是社会事务了。没有他的奔走就请不来文侯的三位老师。

当今社会有钱的人很多,有的土豪就是想过皇帝一样的生活,花天酒地,浑浑噩噩;有的知道回报社会,重视社会效益。人品高下立判。

第三,达视其所举:一个人处于显赫之时,就要看他如何选拔、举荐人才。

是提拔比自己有能力的人,还是“武大郎开店”,提拔不如自己的?格局是不同的。

第四,窘其所不为:当一个人处于困境穷困厄运之时时,最能看其操守如何。

人在顺境时可以说些豪言壮语,但到逆境时能不能坚守自己的信念,不出卖良心?这真正能考验一个人的品质。

读《史记》——李克的选相“五标准”对当今选拔人才的启示

第五,贫视其所不取:人在贫困潦倒之际,能不能为了活命去取不义之财。

孟子曰:“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才是真名士。

这五标准重点是从品德上考察人才的优劣,而且这五标准把人置于顺境、逆境、富有、贫穷不同的环境中,是一种立体的全方位的考察。

读《史记》——李克的选相“五标准”对当今选拔人才的启示

当今党政干部的提拔也强调“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但有些干部的考察上流于形式,不够细致。以致有的干部刚公布提拔,就爆出贪腐。如能借鉴李克的“五标准”,对提拔对象进行全方位的、立体的考察,就会避免许多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国君   史记   西门豹   富贵   标准   俸禄   人才   寡人   顺境   贫贱   宰相   君主   美文   太子   启示   当今   骄傲   干部   老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