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记》:司马迁为何大声疾呼:“贤人乎,贤人乎!”

楚元王刘交是刘邦的小弟,刘邦在陈捉拿了楚王韩信,把韩信贬为淮阴侯,就把刘交封为楚王。楚元王一生平稳,《楚元王世家》只记载其在位二十三年,却着重记载了其孙子楚王刘戊谋反事件。

刘戊即位二十年冬天,因在为薄太后服丧期间犯了私奸罪,被孝景帝削去东海郡封地。第二年春天,刘戊和吴王刘濞合谋反叛。相国张尚、太傅赵夷吾极力谏阻,但刘戊不听,并杀了张尚、赵夷吾。起兵和吴王刘濞向西攻打梁国,攻占了棘壁。

军队到达昌邑南边与汉将周亚夫遭遇。汉军截断了吴、楚军的粮道。士兵因饥饿丧失战斗力。结果是吴王被杀,楚王刘戊自杀,吴、楚军投降了汉军,吴、楚被灭国。


读《史记》:司马迁为何大声疾呼:“贤人乎,贤人乎!”

参与这场叛乱的还有赵王刘遂。刘遂的父亲是刘邦的儿子刘友。因为吕后强迫刘友娶诸吕女为王后,刘友不爱王后,王后向吕后参了一本。吕后就把他幽禁,刘友忧伤、饥饿而死,所以谥号为“幽”。刘友死后,高后把吕禄封为赵王。一年后吕后去世,大臣诛杀吕禄等吕氏家族,立幽王的儿子刘遂为赵王。

刘遂这个赵王来之不易,但赵王二十六年,因为犯有过失被削去常山郡。吴、楚叛乱,赵王就和他们合谋起兵。相国建德、内史王悍也极力谏阻,但刘遂不听,还烧死了建德、王悍。发兵驻屯在赵国的西部边界,等待吴军一起西进。

刘遂同时派人到北边的匈奴,想联合匈奴进攻汉朝。汉朝派曲周侯郦寄攻击赵国。刘遂退守邯郸,对峙七个月。吴、楚军已败。匈奴也停止发兵,不肯进入汉朝边界。栾布从打败齐国的前线返回来,就和郦寄合兵引水灌赵国的都城。赵的都城被水泡坏,赵王刘遂途穷末路自杀。赵幽王也因此绝后。


读《史记》:司马迁为何大声疾呼:“贤人乎,贤人乎!”

吴、楚、赵参与的这场战争,史称“七国之乱”。参与叛乱的是七个刘姓宗室诸侯王,除了吴王刘濞、楚王刘戊、赵王刘遂,还有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战乱三个月后被平息,七王皆死,六国被废除。楚王刘戊死后,景帝让刘交的儿子刘礼续为楚王,奉元王宗庙,这就是楚文王。


读《史记》:司马迁为何大声疾呼:“贤人乎,贤人乎!”

司马迁在传赞中评论道:

国之将兴,必有祯祥,君子用而小人退。国之将亡,贤人隐,乱臣贵。使楚王戊毋刑申公,遵其言,赵任防与先生,岂有篡杀之谋,为天下僇哉?

他说,国家将要兴起的时候,一定有吉祥的预兆,君子被重用,小人被斥退。国家将要灭亡的时候,贤人隐退,乱臣显贵。如果楚王刘戊不刑罚申公,听了他的话,赵王刘遂任用防与先生,哪会有篡杀的阴谋,遭天下人杀戮呢?

这里提到的“申公”,名申培。《儒林列传》记载:申公是楚元王刘交的少年同学,一起研习过《诗经》,楚元王时被任命为中大夫。汉文帝时立为博士,为刘交儿子夷王刘郢的中大夫,负责教其子刘戊。刘戊继位,淫暴,申公因谏而遭到胥靡之刑(腐刑)。申公感到羞耻,回到鲁地,退居家教,终身不出门,亦不见宾客,只有朝廷召之才去。

一直到汉武帝时代,汉武帝听说了有这么个贤人申公,就把他请来。

问治乱之事,申公时已八十馀,老,对曰:"为治者不在多言,顾力行何如耳。"是时天子方好文词,见申公对,默然。

显然,这时的申公已老迈昏聩,思维已经固化,不能适应社会发展了。而他的才华都消失在等待中了。


读《史记》:司马迁为何大声疾呼:“贤人乎,贤人乎!”

所以司马迁大声疾呼:

“贤人乎,贤人乎!非质有其内,恶能用之哉?甚矣,"安危在出令,存亡在所任",诚哉是言也!”

贤人啊!贤人啊!不是本质贤能的君王,怎能任用你们呢?太重要啦!“国家的安危在于发出的政令,国家的存亡在于任用的大臣,”这话实在太对了!

这里包含了对残杀“贤人”的统治者的批判,更是对明珠暗投的“贤人”们的痛惜。

这些贤人包括受刑的申公(司马迁对申公心有戚戚然),谏阻刘戊不听被处死的张尚、赵夷吾,不被用的防与先生,谏阻刘遂不听被烧死的建德、王悍。总之,这个名单很长。“国之将亡,贤人隐,乱臣贵。”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这样的历史教训对当今领导干部如何加强自身修养,如何用人仍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贤人   吴王   建德   都城   史记   汉军   相国   大声疾呼   楚王   存亡   汉朝   刘邦   叛乱   匈奴   王后   美文   儿子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