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记》:秦穆公用离间计“西取由余于戎”,收服西戎12国

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谏逐客书》

如果说,用五张羊皮赎回了沦落为奴隶的亡国大夫百里奚,表现了秦穆公慧眼识珠,广纳贤才的品格。但在“西取由余于戎”上则暴露了秦穆公在“掠夺”人才上的不择手段。

戎即西戎,又称犬戎。是上古时期在今陕西 、甘肃 、宁夏等西北地区的一个以犬为图腾的非华夏部落。

《秦本纪》记载:

戎王派由余出使秦国。由余的先人是晋国贵族,因躲避杀戮而逃到西戎,能说晋语,也就能与华夏族交流。戎王听说穆公贤,就派由余到秦考察学习。

秦穆公时秦国的珍奇宝物自然比不上中原。正如李斯所说: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 有随 、和之宝 ,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 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 者,秦不生一焉 。

但比起尚属于原始部落的西戎可发达多了。秦穆公就向由余展示豪华宫室、积聚的财物。没想到由余的评价是:

“使鬼为之,则劳神矣。使人为之,亦苦民矣。”

这些东西若是让鬼创造出来,那就太劳烦鬼神了;若是让人创造出来,那就太劳苦百姓了。当然是人创造出来,这里在批评穆公劳民伤财了。


读《史记》:秦穆公用离间计“西取由余于戎”,收服西戎12国

秦缪公听了由余话觉得很奇怪,问道:“中国以诗书礼乐制度为证,尚且时常有纷乱,如今戎夷没有这些,用什么来治理?不是很困难的吗?”

由余一听,这是转移话题!那就谈治国:“这正是中原各国祸乱的原因。上古的圣人黄帝制作了礼乐制度,他亲身实践,也仅仅是使天下达到小治。到了后世的君主,日益骄奢淫逸。他们倚仗着法度的威严责罚监督下民,下民处在极度疲困之中,便会责骂主上不行仁义,上下相互埋怨相互屠杀,甚至到了诛灭全族的地步,都是这个缘故啊。”

秦缪公听后心里服气,嘴上不饶人:那你说说,戎夷是怎么治理国家的?

由余言道:

“夫戎夷不然。上含淳德以遇其下,下怀忠信以事其上,一国之政犹一身之治,不知所以治,此真圣人也。”

完全用道德感化,有点无为而天下大治的老子的理想。

这段话不仅让秦穆公欣佩西戎的国家治理思想,而且察觉到西戎有由余的存在,是自己的心腹大患。

于是对内史廖说了自己的忧虑:

“孤闻,邻国有圣人,敌国之忧也。今由余贤,寡人之害,将奈之何?”

内史负责制定爵﹑禄﹑废﹑置﹑杀﹑生﹑予﹑夺之法。也负责掌管策命诸侯及孤卿大夫,也负责阅读各地呈报的文书,相当于君主的秘书。所以内史廖对人性的揣摩比较透彻,就对穆公说:

“戎王处辟匿,未闻中国之声。君试遗其女乐,以夺其志;为由余请,以疏其间;留而莫遣,以失其期。戎王怪之,必疑由余。君臣有间,乃可虏也。且戎王好乐,必怠于政。”

内史廖出了两计:


读《史记》:秦穆公用离间计“西取由余于戎”,收服西戎12国

一、女乐夺其志,怠于政。这正是由余所厌恶的,由此破坏戎王在由余心目中的形象。

二、为由余请功,留由余不回。使戎王对由余产生怀疑。

实际是一个计:离间计。

穆公听罢曰:“善。”

穆公于是与由余连席而坐,把美味佳饶推让给由余。吃饭间,聊了西戎的地形与兵力情况。由余感觉气氛不错,据实相告。

穆公命内史廖选派女乐(歌舞伎)二列16人送给戎王,故意说好要还的。但“戎王受而说(悦)之,终年不还。”

一年后,秦才让由余回到西戎。戎王一年来沉迷于女乐,吃喝玩乐,不问朝政。王已不是原来的王,国也不是原来的国。痛心疾首的由余“数谏不听”。

穆公又多次派人偷偷地说服由余回到秦国,终于,对西戎绝望的由余离开了西戎,投靠了秦国。

穆公对千方百计得到的由余当然“以客礼礼之”,并在由余的心情平复后“问伐戎之形”。

三十七年,秦用由余谋伐戎王,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

秦穆公去世前两年,秦依仗由余的计谋,增加了十二个国家(戎部落),国土面积增加了方圆千里。

虽然秦穆公在收服由余方面用了“卑劣”的手段,但用《孙子兵法》考量,这是“离间计”的成功范例。

西戎划归秦国,使秦正式成为了“大秦”。而且,对周朝来说,消除了“西戎”之患,扩大了中华民族大家庭, 是一件载入史册的大功绩。

读《史记》:秦穆公用离间计“西取由余于戎”,收服西戎12国

天子使召公过贺缪公以金鼓。

周天子,派品阶很高的召公来秦道贺,还赠送了在战场上用于鼓舞士气的金鼓,对秦进行表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8

标签:离间计   晋国   秦国   西北地区   孙子兵法   史记   中原   礼乐   华夏   君主   上古   圣人   美文   中国   百里   部落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