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记》:大禹治水是一次“群英会”,伯益与后稷都是狠角色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已是妇孺皆知、老掉牙的故事了。但仅仅靠治水就能让舜传帝位给禹吗?如果这么认为显然是肤浅的。通过治水,舜看到了禹具有超人的智慧,和忍辱负重、人定胜天的英雄气概,还有知人善任的统御才能,而这些是帝王所必备的品质。在大禹治水中,我们还能看到几位熟悉的背影,真是奇妙得很。

父业子继,不辱使命

《夏本纪》记载,禹出身高贵,是黄帝的玄孙,颛顼帝的孙子。但禹的父亲鲧不得帝位,是尧的臣子。

尧时,天下洪水滔天,淹没了土地和山丘,哀鸿遍野,民不聊生。鲧被推荐去治水,但“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当时尧已年老,擢舜代理朝政。舜亲自去视察鲧治水的情况。

行视鲧之治水无状,乃殛鲧于羽山以死。

舜看到,鲧治水既无方略,又无章法,一气之下杀了鲧。父业子继,舜勒令鲧的儿子禹继续治水。

读《史记》:大禹治水是一次“群英会”,伯益与后稷都是狠角色

没过多久,尧就抱憾而亡。舜问大臣:“有能成就尧治水遗愿的,就封他为司空。”

大家都推举禹。

舜曰:"嗟,然!"命禹:"女平水土,维是勉之。"

“女”,为“汝”。舜说,你去管理水土的事情,一定要努力啊!言外之意,不要重蹈你父亲的覆辙。

司空毕竟是很重要的官,类似今天的水利部长,禹不敢领受。

禹拜稽首,让于契、后稷、皋陶。

契是商朝的始祖,后稷是周的始祖,他们都是尧的异母兄弟。皋陶是华夏部落首领、政治家,后世尊为“中国司法始祖”。

舜相信自己的眼光,就说:“你去做你的事吧。”

禹乃遂与益、后稷奉帝命,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

禹带着益与后稷,谨遵帝命,命令诸侯百官征集民夫,随着山势树立标识,确定高山大川的位置。轰轰烈烈的,惠及千秋万代的整治山河的运动打响了。

禹内心忧伤父亲鲧治水无功被杀,劳身苦思。

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为治水十三年没回家,曾三次路过自己家门也不敢进。是不敢,不是不能,禹生怕稍有懈怠,影响了治水事业。自己吃穿简朴,但对祖先神明的祭祀却很丰厚。自己居住简陋,却不惜耗巨资做修渠挖沟等水利工程。

禹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檋。成年累月奔波在治水的路上。

禹春夏秋冬都带着准绳、规矩等测绘工具,为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描绘蓝图。

禹命令益给予庶民稻种,种到湿地。

命令后稷给缺少粮食的庶民发放粮食。粮食不够,就从有余的地方调拨,使诸侯间得到平衡。禹又巡视各地所特有的物产以定其贡赋。

读《史记》:大禹治水是一次“群英会”,伯益与后稷都是狠角色

《夏本纪》以大篇幅叙写了禹奔波在九道、九泽、九山的身影。在他的身体力行的感召下,英名决断的领导下,治水大功终于完成。

于是九州攸同,四奥既居,九山刊旅,九川涤原,九泽既陂,四海会同。

从此九州统一,四境之内都可以居住了,九大山脉开劈了道路,九条大河疏通了水源,九个大湖筑起了堤防,四海之内的诸侯都可以来京城会盟和朝觐了。

同时,金、木、水、火、土、谷六库的物资治理有须,各方土地都评定出等级,制定出赋税的等级。还在九州之中分封诸侯,赐给土地,赐给姓氏。

于是帝锡禹玄圭,以告成功于天下。天下于是太平治。

尧的遗愿终于实现了,舜帝大悦,赏赐给禹一块黑色的圭玉,表彰他的巨大功业。

不仅如此,帝舜还祭天,告明推荐禹为继承人。十七年后帝舜崩。三年丧服满,禹把帝位辞让给舜的儿子子商均,并躲避到了阳城。天下诸侯都离开商均而朝觐禹。禹顺民意即天子位:

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

实际上,大禹治水是一次“群英会”,前面提到益与后稷都彪炳史册,其后代也都闪耀华夏。

伯益,谦逊不挣,舜赐嬴姓

益,即伯益。《秦本纪》称为“大费”。秦的祖先大业的出生有些神话色彩:帝颛顼的后代孙女叫女修。女修吞玄鸟卵,怀孕生子叫大业。大业娶少典的女儿女华。

女华生大费,与禹平水土。

治水成功,帝赏赐禹玄圭。禹在接受赏赐的时候说:“并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也有大费辅助的功劳。”

帝舜对大费(益)说:

咨尔费,赞禹功,其赐尔皁游。尔后嗣将大出。

问你大费,你称赞都是禹的功劳。那就赏赐给你黑色的旗帜飘带吧。你的后代会有大的出息的。

读《史记》:大禹治水是一次“群英会”,伯益与后稷都是狠角色

舜被益的谦逊不挣感动,祝福了他,还做主给他娶了“姚姓之玉女”。

之后,大费辅佐舜驯化鸟兽,鸟兽多被驯服。也许今天饭桌上的鸡鸭鹅,还有六畜都是伯益驯化的呢。所以,伯益所做的驯化鸟兽也是造福人类的伟大的工作。由于伯益的工作很出色,舜赐姓嬴氏。

一笔写不出两个“嬴”,伯益就是一统天下的秦王嬴政的先祖。

后稷:“百谷之神”,周的始祖

另一位辅助禹治水的是后稷。《周本纪》记载,后稷不喜欢刀枪剑戟,而喜欢树艺五谷,开创了我国农耕文明。治水功成后,善种百谷的后稷更有了用武之地。

后稷的出生也有些神话色彩:

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为帝喾元妃。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

姜原在野外,见到一巨人脚印,很高兴,踩了踩,就怀孕了。这“巨人”是谁呢?一定是人们心中敬重的“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天帝。也就是说,后稷是上天赐给的儿子——天子。这个神话还说,后稷出生后,姜原“以为不祥”,是妖孽,曾三次将其丢弃。

但马牛躲避不踩踏,飞鸟儿用羽翼覆盖住,三次丢弃不死似有神灵庇佑。姜原这才把孩子抱回抚养。还因为曾多次把孩子丢弃,所以给孩子起名“弃”。

弃儿游戏玩的都是种麻与豆。长大成人后,喜欢种庄稼,知道什么样的地种什么产量高,黎民百姓纷纷效仿。帝尧(后稷的兄弟)非常欣赏他的才能,提拔他为“农师”,相当于今天的农业部长。

读《史记》:大禹治水是一次“群英会”,伯益与后稷都是狠角色

在“民以食为天”的上古时代,农师这个职位太重要了。后稷没有辜负期望,“天下得其利,有功。”

帝舜曾派他指导黎民播百谷:

“弃,黎民始饥,尔后稷播时百谷。封弃于邰,号曰后稷,别姓姬氏。”

后稷凭借自己的勤劳与智慧成为农耕文明的始祖,被尊为“百谷之神”,而若干年后,他的后代拥有了周八百年的基业。

司马迁用“大禹治水”让夏、商、周三代的始祖集体亮相,同朝为官,褒扬了他们为人类文明所做的功勋,这与后世的刀枪剑戟完全不同。

没有人愿意回到过去,但国泰民安是人类的共同理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8

标签:大禹治水   史记   刀枪剑戟   高山   帝位   本纪   鸟兽   群英会   赏赐   始祖   水土   大业   诸侯   功劳   美文   后代   巨人   角色   天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