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暲 静乐李氏家族一颗耀眼的明星


李 暲 静乐李氏家族一颗耀眼的明星

李暲(1686---1754),清康熙25年出生于静乐县五家庄村,李之檀的第三子,字东来、号闇成、别号鉴溪。六岁随父辗转,读书馆舍。康熙48(1713)年回山西参加乡试中举。从此开始了他的宦海生涯。

李 暲 静乐李氏家族一颗耀眼的明星

孝慈仁惠

李暲在襁褓之中生母杨氏就去世了,后由嫡母刘氏、庶母薛氏抚育长大。他从六岁开始就跟随父亲李之檀离开家乡,十一岁上返回家中拜见嫡母刘氏后随即来到生母杨氏住过的寝室,匍匐在母亲曾经梳妆的桌台前睹物思人痛哭流涕。嫡母刘氏知道后也为年幼李暲的这种孝慈心所感动。后来他的庶母薛氏、嫡母刘氏去世后,李暲无不哀痛如亲生母亲。康熙四十九(1710)年他的父亲李之檀因事回到家乡后不久大病一场,李暲陪伴病榻日夜侍奉,每天早上登楼对天祈祷:“愿意用他十年的寿命来换得父亲一年的健康。”其仁孝至诚由此可见一斑。

李 暲 静乐李氏家族一颗耀眼的明星

雍正二年,李暲授职福建汀州府同知、厦门海防同知,任内所为仁德惠政其中包括了兴建育婴堂。地志记载:育婴堂原在紫阳祠侧,厦防同知李暲以学舍数间改造,名“注生祠”,为育婴之所。雇乳妇数人,月给衣食。(《厦门志》卷2)这也是厦门最早有文字记录的育婴堂了。弃婴、溺女是闽中恶俗。习俗由来源远流长。早在北宋时,当过福建转运副使的王得臣就记载道:闽人生子多至第四子,则率皆不举(养育),为其赀产不足赡也。若女则不待三,往往临蓐贮水溺之,谓之“洗儿”。(《麈史》卷闽侯梁章钜的《楹联续语》收集有育婴堂楹联,亦有对李暲仁政的赞扬。子不子,亦各言其子,委而弃之,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先王斯有不忍人之政;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比而同之,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大人不失其赤子之心。

李暲在福建厦门任内倡办“注生祠”(育婴堂)等德政、善举一代一代流传下去,当时就受到人们的广泛赞扬,并且还影响了几代“海防同知”,延续并弘扬了他的善举。正所谓“斯人已去,恩泽绵长”!

李 暲 静乐李氏家族一颗耀眼的明星

尊师重教

李暲秉承其父教诲,读书孜孜不倦,并且对其子女甚至妻妾也尤为重视读书教育。在任池州知府时,曾和江南名士陆培香这样说,“余性爱佳山水,尤喜诵有韵之言,自清朝明堂下,逮闾阎闺阁咏絮织锦之作,辄把玩不释手”。后来“频闻虞山苏女史之名”而念其生活困顿,于是“延女史至署为之师,得尽读其生平所著”。

苏女史,江苏常熟人,名陈洁、字太素、号虞山女史,系三吴名士廪生陆政(字虞在)之继室。花鸟、能琴瑟;能诗,诗才胜夫,是名震江南的一代才女。晚年夫亡孀居,贫乏不能自存。“借咏以抒劳愁,垂十余年”。一个妇女应聘家庭教师,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一时不少闲言冷语,苏女史愤而作《放歌行》直抒胸臆。

《放歌行》

我生我生复何为,夫亡子幼家道衰。

釜甑生尘常断炊,鹑衣百洁冻逼饥。

乌哺母兮燕哺儿,我愧不如空自卑。

自爱天生丰骨奇。凌云侠气冰雪姿。

诗情画意肯让谁,摇笔灵秀飞英豪。

一朝夫死百累随,良本同爨殊怨咨。

老屋倾颓风雨欺,蓬蒿满迳雀关饥。

宫逋私负无计支,难甘原宪贫若斯。

技巧虽有无可施,天高高兮诉难知。

安得乘风海之湄,拾瑶草兮採紫芝。

聘怀八极游且戏,脱此俗累百不羁。

歌以言志为此诗,百世而下当鉴之。

“这是一首常熟妇女界的奇诗,知道的人并不多,但始终掩饰不住它的熠熠光辉。它既是歌行体格局,又杂以骚体诗句,显得奔放自由。凄惨处,写的啼饥号寒,风雨摇摆,催租逼债,矢突狼奔。自傲处写的丰神奇骨,冰清玉洁,义薄云天,才华横溢。出世处,又写成神通八极,风驰电掣,採瑶拾翠,超凡脱俗,真是翻云覆雨,妙笔生花”。诗评家单学傅在《海虞诗话》中称此诗“愤气直达,几不类闺中笔墨”。

李暲让苏女史著训于家,作为其妻妾子女的家庭教师。“贫乏不能自存”的苏女史也从“一从夫子去仙游,百累攒心过十秋。”到“于今还馆赴池阳,贤主殷勤乐且康”“渐愧朝来叨进谒,女徒列序斗新妆”的经历中,感悟到李暲及其家中妻妾子女作为知府及知府眷属对她的尊敬和友爱。李暲知府还把她的一生所著以及其夫唱和之作拟掇其优者,出资刻印成书。取名《万卷楼诗集》“不使淹没无闻”。

几年的相处,使江南才女对李暲知府的赞誉与仰慕之情容于一首《赠陇西公》中。

《赠陇西公》

恒岳巍巍万山俯,汾河浩浩流千古。

龙门天柱脉络连,灵秀都归静乐聚。

临春山畔五家庄,奕叶簪缨纡绶组。

上自光禄州守公,士民无不披仁风。

一门双节堪叹羡,叠见褒旌姓氏崇。

世泽绵长大贤出,匡时经济直无匹。

青年早已奋鹏程,黼座知名题御笔。

萤迁三郡颂循良,麟虎符节莅名邦。

兢道使君香案吏,争看福曜何辉煌。

更羡公馀志高旷,情耽山水恣徜徉。

雄才藻思迈前辈,到处留题逸兴长。

一片冰心风雨袖,暮夜辞金厌铜臭。

家山风景似桃源,祖德滋培世相守。

民风淳厚太古传,麟趾凤毛复裕后。

为政心劳与自豪,凭将诗酒辟纷嚣。

詢庭花柳开三迳,半壁图书琴韵高。

冰署长圆如月镜,嫩柳新花相掩映。

退衙院院闻书声,婢解风诗应拟郑。

有时步月听焦桐,或傍花边得新咏。

金钗行里号诗仙,玉树风前称酒圣。

乐在关雎名教中,或遵雅化六邑同。

只怜四海沧生切,久旱甘霖仰望公。

李暲“既敏捷绮章之富,不减香山东坡”,苏女史在家执教期间,“鸡鸣昧旦,互相警戒,著训于家,命之“习书画、诗词、琴瑟,并立以课程”。苏女史“俾晓大义,有所用心,亦服劳之义也”。 “凭将诗酒辟纷嚣,退衙院院闻书声,半壁图书琴韵高,或傍花边得新咏。金钗行里号诗仙,乐在关雎名教中”。这正是李暲知府公务之余高雅生活情趣的真实场景,同时也看出李家耕读世家言传身教,渴求知识的读书氛围。李知府家读书、写画苏女史是这样描写的。

《读书》

曲廊风静步徐徐,听得窗前夜读书。

香冷金猊人未寝,柳梢斜月挂银梳。

《写画》

自涤红丝启画奁,闲中挥弄彩毫尖。

裁成一幅鹅溪绢,幻出江梅瘦影纤。

李暲尊师重教,不仅造福一方,而且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时代能够不去避讳“闲言冷语”,把“扫眉才子”苏女史聘请到官署作为其“妻妾子女”的家庭教师。大大提高了家庭的整体文化素质,其育人思想在当时是非常超前的。因此,其孙李銮宣“生甫周岁,妣孙太恭人见背”祖母沈太恭人“鞠之育之”的时候,正是吟着李知府、苏女史教授的有韵之章,传承着李知府的读书家风使他一步步走上仕途的。

《翠螺书院》楹联

太守本书生,率土兴文,借得谪仙逸气,

儒林添硕彦,登堂讲学,育成多事英才。

这是李知府撰写在《翠螺书院》的楹联至今留存,成为他为政注重教育的一个文字佐证。他看到苏女史生活窘迫,延女史至官署师之,并捐资为其刻印诗集,因仰慕傅青主才学,也为其出资刻印《霜红龛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文化知识的保存和传播尽心竭力。

李 暲 静乐李氏家族一颗耀眼的明星

清正廉洁

李暲自幼随父游宦江南,读书官舍,深受其父教诲。他父亲对学子及自家子弟皆以礼约束,管教严格。不论启蒙教材还是儒家经典,无不列入课程,让其用心诵读,使当地学子入胶庠者不下数十人。其心地光明恻憺,处世接物直爽而宽厚,善政德民,能“老人之老,幼人之幼”,被当地老百姓称之为重出世的“召父”,再生的“杜母”。

李暲秉承其父教诲,一生为官清正廉洁,人品绝佳。在任江南太平府(今安徽当涂)太守时,有下属官吏叫于时杪,拿着“数百金”前来拜谒并说“以藩库所领养廉,非黩货之物,愿酬所知”。李暲回答:“朝廷以此养君,严君今馈我,是养我之贪也。”推却不要,让他带走。有当涂陈县令有事求他,正好遇到李暲太守的大女儿出嫁,陈县令趁此机会,派人送去贺礼“数百金”。李暲毅然决然地对来人说:“尔主巧行贿,嘱若据实相揭,尔主控案虽虚亦实矣!损人博誉,是非素心”。一再告诉来人自己的意思,让他把“数百金”再拿回去交给陈县令。

李暲十五岁时,其父李子檀大书‘心术、人品、学问’。六字于案头令其触目惊心。这也正是李知府多经风口浪尖而挺立的法宝。因此,‘每个任期,皆勤政爱民,执法如山,不循私情’。‘一片冰心风雨袖,暮夜辞金厌铜臭。’“郡境士民无不称颂”。

李 暲 静乐李氏家族一颗耀眼的明星


诰封诰赠

李暲乡试中举进入仕途后,因其善政深得雍正皇帝的垂爱,曾两次召见李暲,第一次是在雍正元年在乾清门引见,他对皇帝的奉命:“漳浦理盐政”,尽心职守。第二次是雍正三年,李暲虽因“采买洋铜不合格”被吏部革职。两个月后,雍正皇帝念其清廉,让他复职返署。任期内“曾督解军粮,颇为辛苦”。后来雍正皇帝又在圆明园召见李暲。因他博学清正、政绩卓异,任命他为丙午乡试同考官。同年他又参加了丙午会试,考中貢士,被诰授“中宪大夫”。

励精图治的雍正皇帝在位期间严厉明察、循名责实、整饬吏治、清理财政,矫正康熙以来宽纵的弊端,许多官员被革职甚至被斩首,而李暲却屡受封赠并且还荫及其祖父母、父母、妻子这不能不说是李暲清正廉洁、德行善举之所为。

雍正八年二月二十五日:

江南太平府知府李暲貤赠祖父母诰命一道。

江南太平府知府李暲父母诰命一道。

雍正十三年九月初三:

江南池州府知府李暲父母诰命一道。

江南池州府知府李暲并妻(妻阎氏、继妻孟氏)诰命一道。

李 暲 静乐李氏家族一颗耀眼的明星

妻妾子女

李暲一生有三妻三妾,二子五女。李暲的第一任妻子阎氏是榆次人,湖南彬州桂东县知县阎士魁的女儿,生于康熙庚午年五月十八日午时,卒于康熙乙未年七月二十七日,葬于段家寨,诰赠恭人。

继室孟氏,江南长州县庚戌科进士孟亮揆孙女太学生与球女,生于康熙癸酉年四月二十九日酉时,诰封恭人,卒于乾隆癸亥年闰四月十五日,葬于段家寨。

第三任妻子是李暲二十九岁时“续婚吴门江苏吴老孺人,生有两个女儿(这两个女儿的婚嫁情况等现已无资料考究)。

妾(侧室)陈氏、朱氏、沈氏。

李暲长子念祖,陈出。字修亭,生于雍正丙午年八月十四日戌时。配孙氏,兴县康熙癸巳科进士任湖广总督孙嘉淦三女,生于雍正丙午年四月二十五日申时。

次子学夫,沈出。字青上,生于乾隆丁巳年十二月三十日未时,原名学夫,以子銮宣云南巡抚,诰赠资政大夫。聘孙氏,兴县雍正甲辰科进士,国子监监丞孙杨淦女。

长女适兴县任四川合江县知县尹帝弼长子太学生建烈阎出,

次女适代州辛卯科举人任湖广巡抚冯光裕次子戊午科举人酅阎出,

三女适直隶青县任高邮州知州张德盛四子太学生鐄朱出。

李 暲 静乐李氏家族一颗耀眼的明星


诗文翰墨

李暲一生驰骋翰墨,诗文颇丰,曾辑以卷名为《燕诒草》,藏于家今已散失。流传至今的诗文有:《芦芽山》《天柱山怀古》《燕诒堂记》《年岁游历记》《五家庄风土记》等。

雍正十三年岁次乙卯(公元1735年)是年九月九日池阳太守静乐李暲携子念祖游齐山时撰写《游齐山记》并题《齐山》五言长诗一首。

乾隆二年(1737)登九华山建捧日亭,并作《捧日亭赞(并序)》(见九华山志·卷七)

乾隆四年岁次己未(公元1739年)李暲撰写完成《九华山志》十二卷。

乾隆五年岁次庚申(公元1740年)李暲撰写《池州府志》。

乾隆九年岁次甲子(1744年)春修成静乐岑城李氏族谱《陇西家乘》。

雍正四年,李暲在厦门任职期间,因当时海疆无事。他也乐得寄迹山水。如今的万石山间的“万笏朝天”、“象鼻峰”,小桃源的“水鸣韶”,虎溪岩的“入我门来”,碧山岩的“海不扬波”都是李暲的手泽。

他给“镇江太白楼”题写的楹联:

诗酒神仙,天自梦中传彩笔;

楼台花月,人从江上拜宫袍。

已入选《江苏对联大全》。在福建汀州时留下的两首诗《游天庆观》、《春日明伦堂会课诸生时值初霁》入选《汀州古今诗文集》。他编写的《九华山志十二卷》《池州府志》《李氏族谱》等为后人重续谱志留下极其珍贵的资料。

尽管他一生仕途坎坷,可所到之处,清名远扬,为政尽职尽责;为文翰墨流芳。是静乐可以和历史上的九大名人相比肩的——清朝四品大员。

(杨秀川 王彦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静乐   兴县   陇西   雍正   池州   育婴堂   乾隆   诰命   女史   雍正皇帝   知府   楹联   妻妾   江南   美文   康熙   耀眼   家族   明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