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只因少了这套通识课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我国著名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钱学森发自肺腑的一问。


在钱老的眼中,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媲美。


民国时期,这让我想起了一所大学,它只存在了八年零十一个月,却培养了一大批卓越的人才,成就了至今为止无法超越的传奇。


在这所学校中,共诞生了两位诺贝尔奖得主、五位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八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得主、一百七十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杨振宁、李政道、邓稼先、汪曾祺、郑天挺、许渊冲等名人都是这所学校的毕业生。这所学校就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西南联大。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联合南迁至长沙,但是随着日军连日轰炸,三所大学再度决定南迁至昆明。于此,三所大学合并,成立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虽然只有短短的八年零十一个月的时间,却成了中国教育史上一所后世无法复制的传奇大学。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只因少了这套通识课


从西南联大的教师团队来看,陈寅恪、沈从文、钱钟书、冯友兰、朱自清、闻一多、刘文典、钱穆、张荫麟、华罗庚……这样的阵容可谓是空前绝后。就连校舍都是梁思成和林徽因设计的。整座西南联大,几乎汇集了当时全国的精英。


汪曾祺曾说:“我要不是读了西南联大,也许不会成为一个作家。至少不会成为一个像现在这样的作家。”


著名翻译家许渊冲也说:“‘大一国文’真是精彩;中国文学系的教授每人授课两个星期,闻一多讲《诗经》,陈梦家讲《论语》,许俊斋讲《左传》,刘文典讲《文选》,唐兰讲《史通》,罗庸讲唐诗,浦江清讲宋词等等。“


这些教授们每一位都个性十足。比如,闻一多上课时,常常点着烟斗,缓缓说道:“ 痛饮酒,熟读《离骚》,乃可以为名士。 ”在上课时,闻一多还会将李贺的诗和印象派里的点画派进行对比,因为学过戏剧,他富有感染力的嗓音,经常把同学带入到文学所营造的氛围当中。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只因少了这套通识课


与现在不一样的是,联大的教授们对学习成绩的要求,更偏重学生有没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哪怕是“怪论”也可以。比如,有同学写报告,评论李贺的诗,说别人的诗都是在白底上画画,而李贺的诗是在黑底上画画,色彩浓烈,闻一多看后非常高兴,直夸这位同学有想法。


由于那个时候受条件的限制,联大的所有课文都是全体任课教师亲自选编,连任继愈都说:“联大教授重创新,都以讲自己的教材为荣,讲现成的教科书为不光彩。这也是其他大学稀见的。“


我一边翻着《西南联大文学课》,一边不禁对那个时代产生强烈的思考。在艰难恶劣的条件下,愈发鲜明的是,西南联大师生对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思想的探求和坚守。


我翻阅了大量资料,在西南联大存在的八年时间里,有8000余名学生入学,但毕业的不足一半。西南联大的考试非常严格,大一学生不分科,每个学员只有通过了公共课的考试后,才能升级。虽然毕业人数少,但这恰恰代表着那个时代,教育上的高标准。


西南联大文学课和历史课、哲学课三本书,共同构成了西南联大的通识课。所谓通识,就是指跨越了专业细分界限,应该为普遍掌握的知识。事实上,西南联大之所以成为教育史的传奇,重要的原因在于其重视通识教育。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只因少了这套通识课


西南联大的教务负责人,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就曾在《大学一解》中阐释了自己对大学教育的看法:通才为大,专家次之。


因此西南联大的文学、哲学、历史就是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让学生走出单一“狭隘”的专业界限,用更加通透、广阔的视角来看待社会。


就拿我手上的这本《西南联大文学课》来说,本书收录了朱自清、游国恩、罗庸、萧涤非、闻一多、浦江清六位先生的课堂讲义,并按朝代分为了五个部分,将先秦到清朝期间一些重要的文学作品、作者及其思想层层罗列、细细分析,通过文学来展现各位先生的思想及西南联大的学术风采。


但很多人说现在读这些已经没什么用,由于“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得比拼心理,对儿童的早期智力开发正在进入历史上最狂热焦躁的阶段。越来越多的孩子从教育中不能享受到快乐,不快乐的时间一再提前。每个人都为了更好的成绩拼命地往前跑,你手里的这本书不能让你的孩子涨分,带不给你实际的意义,那读来干有什么用?


现在的学校似乎只需提供一张毕业证书,越来越难以使人感受到精神的愉悦和心灵的平和。学生反社会的行为越来越严重。


教育的价值在于唤醒每一个孩子心中的潜能,帮助他们找到隐藏在体内的特殊使命和注定要做的那件事。而在我看来,《西南联大文学课》是非常精彩的文学课,选出的文章,在内容的侧重点和表述方式都有所不同,每一位先生都有自己的写作方法和教学方式,让我们遇见这场古近代文学的盛宴,使我们对中国古近代文学有一个纵观了解。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只因少了这套通识课


《西南联大文学课》本书收录的文章跨越了很长的历史,从先秦两汉、到魏晋南北朝,再到隋唐五代、最后讲到宋元明清,涵盖了几乎所有重要的历史进程。


先秦两汉中,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等百家争鸣的发展史,不仅看到屈原的远大抱负,还看见司马迁忍辱负重撰写的《史记》。


魏晋南北朝里,最有代表性的曹氏父子,以及建安七子的文学成就,还有我们熟知的陶渊明。


在隋唐五代时期,我们不仅能看到盛唐时期唐诗的百花齐放还有晚唐时期随着朝代的分裂割据,文学作品演变成为魏晋时期文人隐居的风格。


在宋元明清中,“唐宋八大家”中的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的故事,以及四大名著,《聊斋志异》《儒林外史》这些耳熟能详的作品解析。


整本书按照从古至今的顺序不光让我们读到中国文学的发展与演变,也让我们对每个朝代最突出的文学成就有所了解。


在我看来,虽然这本书不能让我们变得有钱,但书中不同的见解及大咖们的风采,会让我们在与朋友高谈阔论时显得尤其的不同,变得博学多见,成为一个有趣的人。也会让你对人生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不再一味地盲从,这些流传千古的故事,会激发你对生活更多的思考。


西南联大通识课套装 (共3 册) ¥99 购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两弹   学校   宋元   联大   先秦   功勋   隋唐   朝代   美文   中国   杰出   成就   时期   教授   人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