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动我们的文化,体味文化的魅力—鉴赏《北方有佳人》(1)

调动我们的文化,体味文化的魅力—鉴赏《北方有佳人》(1)

黄丰收


调动我们的文化,体味文化的魅力—鉴赏《北方有佳人》(1)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汉武帝最宠爱的妃子,就是李夫人,在生命最后的时光,即将离开人世,汉武帝去看望的时候,她坚决不让他看到自己憔悴的病容,一定要留给他最美好的记忆。能作出这样奇事的人必然是有奇情的人,也必然是有故事的人。一个女人能遇到自己的知音,夫唱妇随,在封建社会都是一种难得的天赐良缘。而一个女人能否得到赏识,特别是得到帝王的赏识,在封建社会可以说是非常偶然的,都有着特别的机遇。在雄才大略的武帝所宠爱的众多后妃中,最生死难忘的,要数妙丽善舞的李夫人;而李夫人的得幸,则是靠了她哥哥李延年这首名动京师的佳人歌:《汉书·外戚传》有这样的记载:初,(李)夫人兄延年性知音,善歌舞,武帝爱之。每为新声变曲,闻者莫不感动。延年侍上,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上叹息曰:“善!世岂有此人乎?”平阳主因言延年有女弟。上乃召见之,实妙丽善舞,由是得幸。这首歌非常的简短,而且都是些俗语大话空话,没有什么华丽的形容修饰,也没有非常的文笔构设,没有详尽的美丽细节描写,居然能使雄才大略的武帝闻之而动心,立时生出一见伊人的向往之情,并且从此宠渥非常。这在我国古代诗歌史上,恐怕是绝无仅有之例。它何以具有如此动人的魅力呢?这首诗的优点很难领悟,但说到它的普通性,说到它的缺点不足,应该很多。这首诗犯了中国文化的大忌,一是空话连篇,属于典型的假大空。二是直陈其事,概写其事,不曲不细不实,不符合中国诗歌的审美标准,没有意境,缺乏诗意。三是内容上犯中国文化的大忌,红颜祸水。我们现在没有机会聆听李延年那美妙的乐曲,但完全可以想象这每句诗间是多么的抑扬顿挫,曼妙沉吟,反复吟唱,能够给人多么丰富辽阔的想象,美妙的音乐加上给人展开的想象的翅膀,引发汉武帝在自己的心里创造出了一个美艳绝伦的人物。音乐的作用不容忽视的。通过诗歌,借助于音乐,我们可以试着展开我们的想象来理解这首诗歌。这首歌的起句直接陈述,而且是一种简单的叙述方式,不会给人任何的美的想象。而“绝世而独立”又是对“佳人”的夸赞,高度概括,开门见山,横空出世,一无渲染铺垫。这也符合中国文学的传统思维,开始先高度概括,抓住主要特征,给人以鲜明印象。但我们可以想象在这首诗的音乐演奏中,这里绝对不会是非常快的节奏,不可能像周杰伦那样念歌词似的。北方有佳人,北方……这里必然会有一种漫长的空拍,延续的音节,给人造成一种想象的空间,很明显让我们在这里进行一种对比,来联想到人们对南方佳人的普遍认识,来对比这里想要表现的北方佳人的风姿。在中国人的常识中,佳人出自南方,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将,燕赵多壮士,齐鲁多鸿儒,巴蜀多高士,三秦多愣娃,人们都明白。只要一说到南方的佳人多杏目柳腰、清艳妩媚,主要是一种形体上的娥眉多姿,造成多是一种审美上的美感,儿女情长,温柔富贵之乡,这是生活的美感,跟英雄的征服世界的精神世界是没有关系的;而且一句高度概括的话语“绝世而独立”明显告诉我们,这里不但有美人,而且风姿独特,可能更是一种别样的美丽,就像北方的特征,北国苍莽,旷瀚雄劲,给人一种力量的美感,绝对不会是简单的儿女情长。这就是以“北方”二字领起,开笔就给所歌佳人带来了一种与南方迥异的晶莹素洁的风神。这靠的是文学的手法,设置想象的空间,制造诗歌的张力,这也是一种空白的艺术。我们平常在欣赏诗歌的时候,往往找不到诗歌欣赏的切入点,就不能展开我们的想象,就好像英雄无用武之地,明明能感觉到诗歌很有内涵,但是我们就是不能从一点发掘开来,运用我们的文化常识,运用我们的诗歌审美规律来进行分析领悟。第一层次引发人们的对比联想,第二层次写出北方佳人的特征,第三层次现实的对比中更显其精神的突出。北方的佳人何止千万,而此歌所瞩意的,则是万千佳人中“绝世独立”的一人而已。“绝世”一夸其姿容出落之美,表面看起来是写其容貌的绝世,但我们更能理解到二写其精神的绝世,这是一种横看历史的胸襟,这是一种巾帼不让须眉的精神胸襟;“独立”一方面写出其孤独和傲岸,一方面当然也是一个细节描写,这位美人不喜欢独守闺房,不喜欢描眉画红,往往一个人独立在猎猎的风中,独立在夕阳下,独立在悬崖边,独立沉思,绝对不会立在花前月下,她的襟怀是那样的不俗,本就不同于一般的女子,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形象?这才是北方佳人的胸怀,她胸中是满怀苍生,满怀历史,这不是幽静娴雅之性,反而更见得超俗而出众。不仅如此,“绝世而独立”还隐隐透露出,这位佳人不屑与众女为伍,无人知已而独立栏杆的的淡淡哀愁-那就不仅是超世脱俗,而且更横绝千古的襟怀了。一句而含着三层深意,一句而引发精神的领悟,一句而能让人感觉到人物的精髓,这就是平中孕奇,只开篇两句,恐怕就令武帝企足引领,生出对佳人的心向神往之情了。当然,没有中国的文化的审美习惯,很难去领悟中国的诗歌,也很难懂得寻找诗歌欣赏的切入点,不懂的音乐美感的人可能很难领悟这些的。诗歌是一种文化的阅读的含义也就在这里。按照中国诗歌的审美技巧,在概括描写之后就必须是细节描写,这也非常符合人的审美思维过程。而这也一般是诗歌的重点内容所在,也是诗歌都必须着力描绘的地方,也是诗人把整首诗歌的精华精彩表现的地方,一般都会调动各种感觉器官,浓墨重写,用墨如泼,运用各种描写方法,这就自然形成诗歌的精彩华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佳人   襟怀   雄才大略   文化   儿女情长   汉武帝   封建社会   切入点   美文   美感   中国   夫人   诗歌   独立   魅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