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香如故(2)

只有香如故(2)

黄丰收


只有香如故(2)


只有香如故(2)

上半阙写景,下半阙抒情。先景后情。写景是为抒情服务的。只有把景物进行充分的铺陈,情感就会更为深透。

零落成泥碾作尘。黑暗的势力就是如此的残忍,美好东西的存在,就是对自己的威胁,更不用说,展现美好才能了。必须斩草除根,挫骨扬灰,彻底消灭。不但要风吹雨打,攻顸摧残,欺凌迫害,零落成泥,更还要碾作尘。彻底粉碎,化为尘土,混杂尘埃,不但要肉体的消灭,更要灵魂的消灭,永世不得翻身,不能出头!

黑暗势力的凶狠残忍,心黑手毒,彻底毁灭,不留痕迹。我们已经能跟感受得到的。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犯罪。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痛打落水狗!政治从来就是你死我活,就没有半分的仁慈!

但是,但是,世界就害怕但是这两个字!美好的种子是永远也不会消灭的!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黎明前的黑暗,寒冬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世界永远是美好的光明,终将照耀世界!

只有香如故!

所有的一切,无论是环境的残酷,还是黑暗的凶狠残忍,都是为了衬托这一句,衬托着梅花的精神!

有形的躯体,可能被摧残的无影无踪,但是,精神灵魂的香味永远飘扬弥漫在世界的上空!

最后几句,把梅花的“独标高格”,再推进一层:“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前句承上阕的寂寞无主、黄昏日落、风雨交侵等凄惨境遇。这句七个字四次顿挫:“零落”,不堪雨骤风狂的摧残,梅花纷纷凋落了,这是第一层。落花委地,与泥水混杂,不辩何者是花,何者是泥了,这是第二层。从“碾”字,显示出摧残者的无情,被摧残者的凄惨境遇,这是第三层。结果呢,梅花被摧残、被践踏而化作灰尘了。这是第四层。看,梅花的命运有多么悲惨,简直不堪入目令人不敢去想像。读者已经融入了字里行间所透露出的情感中。但作者的目的决不是单为写梅花的悲惨遭遇,引起人们的同情;从写作手法上来说,仍是铺垫,是蓄势,是为了把下句的词意推上最高峰。虽说梅花凋落了,被践踏成泥土了,被碾成尘灰了。“只有香如故”,它那“别有韵致”的香味,却永远“如故”,仍然不屈服于寂寞无主、风雨交侵的威胁,只是尽自己之能,一丝一毫也不会改变。即使是凋落了,化为“尘”了,也要“香如故”。

  末句具有扛鼎之力,它振起全篇,把前面梅花的不幸处境,风雨侵凌,凋残零落,成泥作的凄凉、衰飒、悲戚,一股脑儿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正是“末句想见劲节”(卓人月《词统》)。而这“劲节”得以“想见”,正是由于该词十分成功地运用比兴手法作者以梅花自喻,以梅花的自然代谢来形容自己,已将梅花人格化。“咏梅”,实为表白自己的思想感情,给人们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成为一首咏梅的杰作。

绝唱之绝,就在这里。整个诗词,就只有这一句,是正面精神的高歌,用那么多的黑暗不公,来衬托这一句,用苍茫无垠的黑暗来衬托历史天空的明星,这就特写镜头,这就是烁烁耀眼的精神灵魂!但也就是这一句,永远回荡在中国历史文化精神的长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人月   何者   零落   境遇   凶狠   凄惨   仁慈   美文   梅花   残忍   灵魂   黑暗   风雨   美好   精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