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看云起时 读懂王维《终南别业》

坐看云起时 读懂王维《终南别业》

黄丰收


坐看云起时 读懂王维《终南别业》


坐看云起时 读懂王维《终南别业》


坐看云起时 读懂王维《终南别业》

唐代: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终南别业》道出了一个“任性逍遥,随缘旷放”的禅者的生活理想,展现了一个超然物外的禅者形象。他逍遥自在,纵情追赏自然风光,漫无目的,徜徉于山水烟霞之间,独往独来,随遇而安,一切任其自然,优哉游哉。

这首诗也没有描绘具体的山川景物,而重在表现诗人隐居山间时悠闲自得的心境。诗的前六句自然娴静,诗人的形象如同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高人,他不问世事,视山间为乐土。不刻意探幽寻胜,而能随时随处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好。结尾两句,引入人的活动,带来生活气息,诗人的形象也更为可亲。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一种闲适,一种过滤了浮躁后的淡然,释然,坦然,更是一种禅境。如郭沔笔下的“水流任急境常静,花落虽频意自闲”不论水流如何湍急,只要人能保持宁静的心境,就不会被滔滔的流水声所干扰。山不转水转,意静不随流水转,心闲还笑野云忙。花自飘零水自流,花瓣虽然频频飘落,只要人能保持闲适的意念,宠辱不惊看庭外花开花落,去留无意看天上云卷云舒。就不会为凋谢的落花而惆怅,就不会为漂泊的云而叹息。内心不乱,不为外物所扰,不被凡尘琐事所羁绊,心定气闲,无论何地、何时,都闲适自如,自得其乐,如此境界,身心该是何等自在啊!

一个人的心灵深处,也许并不是指一个人拥有的多,更多的是指一个人觉悟的更深,活得更透,活得更自在。“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有了这种恬淡自然的心态,就会让每一个人走得更远,更美,更自在。

这就是看透了,明白了,想开了。

一个人能够看透世事,能够放下,这样才能够乐观放达,才能够快乐喜悦,才能够包容万物,才能够真正的顺性自然。

特别是对自己的不平遭遇,不再牵挂,不再愤愤不平,不再纠缠纠结,念念不忘,牢骚满腹。

这样才能把自己的激愤浮躁,轻轻抚平,回归宁静。才能够开阔自己的视野,才能够有闲暇的心灵,欣赏自然的美景,领略美好的人性。

我们平常说的,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根本的原因是我们的心灵只聚焦在物质的追求,聚焦在我们心灵的渴求,最多的是我们的不满足,特别是我们的坎坷遭遇。

无论是佛教,基督教,还是儒家学说,道家思想,都在让我们领悟人生,参透万物,襟怀远大,不能纠结于自己的得失,不能以自己为中心,不能眼中只有自己的利益。就会心胸宽阔,就会欣赏到世界的快乐!

眼中只有自己,自己的蝇头小利,也会变成生死攸关。心怀世界,自己再大的名利,也会变得浪花一朵朵。

能够放下,能够看开,这就是觉悟,这就是灵魂精神的升华。

也可能是历经坎坷,屡遭打击磨难,让人更深刻的思考生命的价值,这就是磨难的价值。

也可能有一种人,天生慧根,自由领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别业   慧根   山川   闲适   山间   磨难   美文   水流   浮躁   世事   坎坷   诗人   自在   形象   心灵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