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课外阅读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张现水

我是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小时候的农村,不仅物质生活比较艰辛,文化生活也是相当的匮乏,表现之一就是那时的孩子几乎无课外书可读。

儿时的课外阅读

当时,村里(那时叫大队)没有图书室,学校也没有借书处(图书馆这个词不敢想象),乡镇(公社)倒是有新华书店,但是人们一般很少迈进那个门槛。原因嘛不言而喻,人们当然是要先满足自己基本的物质生活,精神文化生活只好暂时地往后放一放。我们小孩子近乎唯一的课外读物,就是连环画小人书。不过,连环画也不是那么能容易看到的,如果有谁哪一天弄到了一本连环画(哪怕是已经看过多遍的),那他一定会成为那天小伙伴们的中心,被小伙伴们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的,不论他走到哪里屁股后头总会跟着一帮人。连环画图文并茂,很能启迪想象的空间,这大概是小伙伴们喜欢、追逐的原因。大约是上三四年级的时候,爷爷带我去公社赶集,在新华书店给我买了一本《智取威虎山》,让我也幸福风光了好几天。那时真的不知道有什么古典名著、名家名作,更遑论世界名著,但是我们看过连环画版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高尔基的《童年》《我的大学》《在人间》,也算是“读”了世界名著吧。

儿时的课外阅读

儿时的课外阅读

值得庆幸是,我有一个私人小书箱,里面藏着父亲上学用过的教材,有数理化,也有《文学》《自然》等。数理化看不懂,《文学》《自然》却很是喜欢。只是因为在那个年代,不知道那些书允不允许看,怕殃及他人,因此只能小心翼翼地自己或与本家的兄弟们偷着看。这两本课本中都有不少插图,特别是《自然》,插图不是动物就是植物,记得好多都是非洲的动植物,这些当然都从未见过,因此读起来真有些爱不释手。《文学》中有许多引人入胜的篇章,比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岳飞枪挑小梁王》《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多收了三五斗》《骆驼祥子》(节选)等等,至今还记得。除此之外,记得其中还有古诗词和谜语。古诗词只记住了白居易的《望江南》三首,其中“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一句,被我引用到作文之中,受到了老师的表扬。谜语只记得其中的两个了,一个是“一边绿,一边红。一边喜雨,一边喜风。喜风的怕水,喜雨的怕虫”,打一字。一个是“圆石磐磐而不颠,路途遥遥而不远,雷声隆隆而不雨,雪花飘飘而不寒”,打一种劳动。

阅读漫无目标也漫无选择,不拘什么内容,捞着啥就读啥,有些饥不择食的样子。有一次突然发现姥姥家里多了一本小书,小书肯定是刚弄来的,因为姥姥家不知道被我翻箱倒柜了多少遍。小书名为《明天的金属》,是一本科普性质的小册子。其中以漫画的形式介绍了金属钛,说它既比钢铁轻,又比钢铁坚固,还不怕火烧,不怕酸碱腐蚀。那时还没有学化学,头脑中没有元素的概念,只是觉得钛这“家伙”了不起。

儿时的课外阅读

另外,有两桩阅读也印象深刻。一桩也是三四年级的时候,父亲探家时给我带来了一本新买的《新华字典》,是袖珍字典,蓝色的塑料皮。父亲很快教会了我拼音和部首两种查字法,给我打开了另一扇窗口。中午和晚上放学后,我都习惯地躺在床上随意翻看一阵子,说不定会被哪个字、哪个词所吸引住,有时家人喊着吃饭都不舍得放下。另一桩约是四五年级的时候,本家的哥哥也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了一本《水浒传》,前无封面,后无封底,还是繁体字的竖排版。哥哥知道我喜欢,就很慷慨地把它送给了我,这本书一直陪伴了我好几年。尽管很多繁体字不认识,但我连猜带蒙带查字典地不知道读了多少遍,再加上后来批宋江时对照着新版本《水浒传》又“复习”了几遍,《水浒传》的故事情节算是比较清楚,一百单八将是什么星、什么绰号,都能背下来,他们在我脑海中的形象也栩栩如生。

几十年过去了,现在想想当年的阅读,一不是为了提高写作能力,二不是为了提高考试成绩(那时社会早就给我们做好了职业生涯规划:初中毕业后当社员,不分成绩好坏,都是这个结果),阅读不带有任何的功利性。阅读只为高兴,只为看一看,在那偏僻乡村之外,世界是个什么样子。因为没有“任务指标”,阅读也就变得轻松愉快没压力。由此看来,快乐其实并不复杂,简单即可。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特别致谢。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高尔基   水浒传   喜雨   古诗词   本家   繁体字   物质生活   连环画   文化生活   谜语   新华书店   美文   儿时   父亲   年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