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那些逐渐模糊的清晰面孔

时光荏苒,二三十年过去,那些清晰的曾经留下无数青春美好记忆的鲜活面孔,在岁月里逐渐模糊,像蒙上了一层影影绰绰的轻纱,又像是隔着轻盈的若隐若现的薄雾,既真切,又有点恍惚,那些青春的故事真的成了再见面时酒桌上大家口中纷纷嚷嚷的故事……


记忆中那些逐渐模糊的清晰面孔

九十年代初期,刚刚考入高中的我们,带着对美好未来期待的憧憬,一脚踏进了三高简陋又充满温暖的大门。那些激扬文字口若悬河或风华正茂或正值壮年或白发皓首的先生,引领着怀揣梦想踌躇满志既充满蓬勃锐气又年轻稚嫩的我们,在偏安小镇一隅的校园演奏了一曲荡气回肠的华彩乐章。

虽然没有热播电视剧《十六岁的花季》演的高中生活绚丽多彩,但总好过了《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窘迫的高中生活,校园环境与人们的生活条件虽然依然简陋,但吃饱穿暖已不是问题。小小校园内教室、宿舍、操场的简单生活被年轻的我们演绎的充满活力。一张张年轻的面孔很快由陌生变得熟稔,校园内涌动着的青春气息给我们留下了令人感动永志难忘的美好记忆。


记忆中那些逐渐模糊的清晰面孔

同学们对《十六岁的花季》里面的同学虽然羡慕,但并不嫉妒,毕竟那是大上海,然而让我们自豪的是,我们也有像童老师一样年轻满怀激情理解我们的班主任潘自立老师、李书敬老师、赵清玲老师和孙迎九老师。我们那一届四个班的学生是幸运的,遇到了懂我们的这四位班主任和王笑治、张洪恩、邓应军、褚维准、康俊莉、李文革、安世昌等一批优秀的青年教师,他们对我们更像兄长姐姐,亦师亦友,陪我们度过了那段幸福时光。

那些年以及以后的很多年,一打开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就感觉回到了难忘的高中岁月——“只有在半山腰县立高中的大院坝里,此刻却自有一番热闹景象。午饭铃声刚刚响过,从一排排高低错落的石窑洞里,就跑出来了一群一伙的男男女女。他们把碗筷敲得震天价响,踏泥带水、叫叫嚷嚷地跑过院坝,向南面总务处那一排窑洞的墙根下蜂涌而去。偌大一个院子,霎时就被这纷乱的人群踩踏成了一片烂泥滩。与此同时,那些家在本城的走读生们,也正三三两两涌出东面学校的大门。他们撑着雨伞,一路说说笑笑,通过一段早年间用横石片插起的长长的下坡路,不多时便纷纷消失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中。”

这段话每每让我想起我们当年的高中生活,第四节课下课铃一响,大家就蜂拥回宿舍,端上洋瓷碗冲向大食堂,尽管食堂的大锅饭菜没有滋味缺乏营养,甚至时不时地被老鼠屎、苍蝇、虫子恶心一番,但三五好友围在一起蹲在地上搭伴吃饭的温馨依然让我们难忘——“唉,尽管上这学是如此艰难,但孙少平内心深处还是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滋味。他现在已经从山乡圪崂里来到了一个大世界。对于一个贫困农民的儿子来说,这本身就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啊!”我们没有觉得了不起,但像孙少平一样对上高中这件事发自肺腑的高兴是一样的。


记忆中那些逐渐模糊的清晰面孔

是啊,第一次离开家门住进大通铺的集体宿舍,第一次在数百人拥挤的食堂窗口“排队”买饭,第一次在乡村公路和长长的伊河大堤上参加越野比赛,第一次乘坐大客车一个年级四个班一起游学,都让我们感慨“莫失莫忘,岁月恒昌;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当年那甩着马尾脸上漾着青春光芒的女生,手插裤兜一副桀骜不驯面孔的男生,大家带着一股“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书生意气聚在一起,在“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年纪,意气风发神采飞扬地抒发着我们的豪言壮语!


记忆中那些逐渐模糊的清晰面孔

最难忘的是学校组织我们平生第一次游学,我们高一四个班集体乘坐大客车游览了洛八办、龙门和白园,一下子凝聚了我们感恩的心和同窗兄弟姐妹的真挚情谊。当洛八办、龙门、白园扑入眼帘的时候,大家兴奋激动的神情至今念念难忘,这些家门口耳熟能详的地理标志,以前我们大都没机会游览。除了龙门,大家竟不知道身边还有大名鼎鼎的洛八办和寂静清幽的白园。

洛八办位于洛阳市老城区贴廓巷。1938年10月,八路军洛阳办事处机关驻扎此地,至1942年2月撤离,一直是我党在洛阳国统区设立的一个公开办事机构,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刘少奇、朱德、彭德怀、徐海东、彭雪枫等同志多次到八路军洛阳办事处指导、部署工作。洛八办不仅是重要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还是一处保存完好带有浓重豫西特色的清代民居建筑群。大家在讲解员细致地解说下,走马观花地游览了一遍洛八办,就带着对革命前辈的无限崇敬与敬仰,匆匆赶赴仰慕已久的龙门。


记忆中那些逐渐模糊的清晰面孔

在伊阙,东西山隔河相望,传说中的大禹治水、鱼跃龙门就发生在这里。据《水经注》记载,“昔大禹疏龙门以通水,两山相对,望之若阙,伊水历其间,故谓之伊阙。”相传,大禹劈伊阙后,水流湍急,黄河鲤鱼逆洛、伊水而上,当游到伊阙龙门时,在波浪滔天中纷纷跳跃意欲翻过。跳过者为龙,跳不过者额头上便留下一道黑疤,“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李白的这首《赠崔侍御》即是鱼跃龙门的生动写照。

龙门山本是龙门东西二山的统称,在被大禹治水劈为两半后,东山因武则天建香山寺后而称“香山”,西山则继续称“龙门山”。伟大诗人白居易晚年居洛阳十八年,死后葬于东山琵琶峰,是为白园;龙门石窟位于西山,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


记忆中那些逐渐模糊的清晰面孔

大家雀跃着奔上台阶,立即被卢舍那大佛宝相庄严的微笑所震撼,那是怎样的美啊——波纹状的发髻,圆润丰满的面庞,状如弯月的柳叶眉,微微带笑的唇角,含蓄而神秘,宁静又平和,威严中透着神圣,严肃中不乏慈爱,似开似闭的眼眸平静地俯视着脚下芸芸众生。端坐莲花台的大佛和侍立两旁的菩萨、金刚虽有残缺,但神圣庄严,令人肃然起敬,由衷叹服雕塑艺术的表现力与中华传统文化美带来的心灵震撼。

日子就这样平静又充满激情的缓缓流淌,初出茅庐不谙世事的我们慢慢长大,由四里八乡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变成患难与共的同窗挚友,在这方狭小的高中校园结下深情厚谊;毕业后,天南海北的分离又让我们从肝胆相照的同窗好友变成了熟悉的陌生人,存活在泛黄的旧照片和脑海深处。揭开岁月的尘封,徜徉在回忆的海洋,不变的依然是这些共同的记忆,再相见时在觥筹交错中依然是曾经的兄弟姐妹,这些难忘的时光没有变老,老的是不再年轻的我们……

2020年11月28日,星期六,一个阴冷的冬日下午,想起了路遥《平凡的世界》开篇“在这样雨雪交加的日子里,如果没有什么紧要事,人们宁愿一整天足不出户。”忆起了这些模糊的陈年旧事,致敬,青春!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伊洛淙淙”,查看更多原创童年趣事、故乡轶闻。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与文章内容无关,仅作配图,特别致谢!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大禹   大佛   香山   院坝   西山   鱼跃龙门   大禹治水   洛阳   同窗   美文   龙门   面孔   模糊   难忘   清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