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趣事——捉蝉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张现水

蝉是夏季里最为常见、最具代表性的昆虫之一,各地都有,只是叫法可能五花八门。

童年趣事——捉蝉

童年趣事——捉蝉

我的山东老家对蝉的称谓大概属于这五花八门中的一“门”。老家把刚从土中爬出的蝉虫叫作“神仙”,大人们解释说,因为它会变,能从这个模样变作另一个模样,就像神话故事里的仙人能变幻身形,所以称之为神仙。这样的解释当然是过于牵强,无奈祖祖辈辈都这样呼之,我辈也只得沿袭。捉这种刚爬出来的蝉的过程,就叫做“摸神仙”。“神仙”蜕变之后,又有了另一个名称——哨千。当然,“哨千”是老家的发音,至于是哪两个字,恕我无知,真的说不清楚。

童年趣事——捉蝉

童年趣事——捉蝉

童年趣事——捉蝉

老家人有喜食蝉的习惯,“神仙”“哨千”都食,当然“神仙”更受欢迎。每到傍晚,我们三三两两的小伙伴们便奔向路旁、河边的树下去找“神仙”。我们的性子似乎要比蝉急一些,不待蝉出土上树,就开始寻找起来。大家瞪大眼睛,仔细搜索地面上的小洞洞,发现后用指头一抠,如果小洞口依然很小,那就不是蝉穴,如果洞口一下变得拇指粗细,那必是蝉穴,此刻兴奋顿生是必然的。等天黑下来,当蝉们纷纷破土爬上树干时,我们则都绕着树转起来。大家或低着头、或仰着脸,上上下下看个仔细,然后再从一棵树跑向另一棵树,一直找下去,找到很晚才回家。捉到的蝉一般都是先腌着,待积攒到一定数量时再油煎食用。现在看来,食蝉的习俗也不独老家,电视上就曾宣传介绍过油炸或红烧金蝉,还说成是一道味美的大菜。每年郑州的夏晚,金水河边也有不少打着手电的捉蝉人,他们捉蝉的神态身影也颇似当年的我们,其中还有许多的小朋友。

童年趣事——捉蝉

童年趣事——捉蝉

与“摸神仙”相比,捉“哨千”的难度系数要高不少,乐趣同样也高不少。老家的捉法大概与各地差不多,一般是用面筋粘和马尾丝套两种办法。面筋或是将麦粒嚼碎嚼细,用水淘去淀粉获得,或是直接用面粉和成面团,再用水淘出淀粉获得。将面筋先牢牢地粘在长竿的顶端,再举着长竿悄悄地靠近蝉翼,看准时机猛得一粘,蝉就只有扑棱的份了。这种方法也算高效,不足之处是面筋易干,表皮一干就失去了粘性,这时需要对面筋再加工才行。另外用面筋还有“糟蹋”粮食之嫌,毕竟在当年小麦或面粉数量是十分有限的。用马尾丝套蝉其实也容易,先做一个大小适中的套圈,拴于长竿顶端,轻轻地套向蝉的头部。一般情况下,蝉会用前爪不停地拨马尾丝,但是只要你眼尖手快,蝉还是很好对付的,被套住的蝉越飞套得越牢,它休想跳掉。当然技术再高也有失手的时候,若抓不好时机惊动了蝉,蝉不但会“吱”的一声逃之夭夭,临走时还一定不忘“赏”你一脸尿。被赏者会特别的担惊受怕,因为传说脸上落上蝉尿,就要长出一串“黑漆星”,不过传说不一会就被抛到九霄云外了,再说没领过这赏的小屁孩也不多。

童年趣事——捉蝉

童年趣事——捉蝉

这两种捉蝉法若是作为一种游戏还是很好的,可以锻炼小孩子的协调性、灵活性,让天性活跃的小孩子能够平心静气。但是若从捉蝉效率上讲,就远不如“飞蛾扑火”式好用。漆黑的夜晚,只需在树下点一堆小火,或放一盏马灯,将树一摇,树上的蝉就惊慌地冲火扑来。这么多年过去了,当年群蝉落在地上乱扑腾的情景仿佛还在眼前。

如果说“摸神仙”、“捉哨千”是为一饱口福或为搏一乐,那么收蝉蜕应该算作生计。蝉蜕是一味中药,每年公社的药材收购站都敞开收购。小孩子们每天起个大早,拿着竿子,提着篮子,跑到村外的大树下去寻找,将一个个高高在上的蝉蜕够下来,再一天天的攒起来。不问辛苦,只为最后能卖点钱补给家用,虽是微不足道,但正如“提篮小卖拾煤渣”,穷人家的孩子,艰辛岁月中,也试着为家庭尽一份力。

童年趣事——捉蝉

好多年没有捉蝉了,也好多年没有听到故乡的蝉唱了。记忆中的故乡,“高柳乱蝉嘶”、“乱蝉衰草小池塘”也好,“居高声自远”、“徒劳恨费声”也罢,那都是铭刻于心的声音。斗转星移,时过境迁,身在他乡的游子唯愿故乡蝉声依旧,岁月安澜!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特别致谢。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9

标签:洞洞   上树   金水   马尾   蝉蜕   面筋   郑州   洞口   淀粉   美文   趣事   面粉   神仙   老家   故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