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的力量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张现水

公元2009年8月,我有幸赴台湾参加创办人王广亚博士从事教育文化事业六十周年的庆典活动,也得以置身于创办人六十年来苦心经营、倾力打造的台北育达和苗栗育达之中,追寻创办人六十年创业的艰辛足迹,体认创办人六十年凝练的育达文化,领略优美的校园风光、观看一流的教学实验设施。

庆典活动隆重而又多彩,规模宏大,气度不凡。先是育达校友会举办了至爱深情的感恩餐会,继而又有家声纪念大楼落成典礼、创办人办学六十年回顾展、韩国南部大学颁授王创办人名誉博士学位典礼、各姊妹校致赠育达商职纪念品、庆祝创办人米寿同乐会、海峡两岸王创办人教育思想学术研讨会、苗栗育达商业科技大学参访等系列活动。美乐、美食、美文、美言,良辰、美景、赏心、乐事,真乃“四美具,二难并”,“事美一时,语流千载”。出席各项活动的人士不仅有海峡两岸的骨肉同胞,还有来自日本、韩国、泰国等地的国际友人;不仅有台北的社会贤达,还有海峡两岸兄弟院校的专家领导;不仅有创办人教育文化机构中的在校师生,还有广布于海峡两岸、世界各地的卓越校友,一时间群贤毕至,少长咸集,高朋满座,胜友如云。

盛会已去,余韵悠长。我在想,是什么让创办人这位布衣平民成就了如此辉煌的事业?是什么使各地的人们不避酷暑、不辞舟车劳顿而云集台北,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向这位慈祥的长者表达感激之情和敬仰之意?又是什么让韩国南部大学的领导亲临台北,向这位耄耋老人颁授名誉博士学位?

精神的力量!是的,是精神的力量!

精神的力量

一、这是一位胸怀大爱的长者。

有人说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创办人用六十年的办学实践诠释了教育的这一箴言。他爱学生、爱教职工,六十多年来他究竟做过多少善举,究竟付出了多少心血,恐怕没有人能够统计得出。8月7日,由于受台风“莫拉克”的影响,赴台的升达代表团成员被迫滞留香港一夜,这让创办人非常地牵挂,当天下午他就多次打电话询问代表团在港的情况,并一再叮嘱有关人员一定要安排好代表团成员的食宿。8月8日凌晨4时,他又打来电话,询问代表团的情况;当得知具体的行程后,又一大早从台北冒雨驱车前往桃园机场迎接代表团,晚上又在台北亲自设宴为参访团成员接风,一直忙碌到很晚。8月9日清早6时,在很多成员尚未起床的时候,创办人又来到了宾馆的餐厅,查看早餐供应,关心大家的生活。8月13日清晨5时,当代表团准备离开台北返回郑州的时候,站在宾馆大堂欢送大家的还是我们尊敬的创办人。一位年且九旬的老人,不顾几天来的劳顿疲惫,能这样纡尊降贵、细致入微地关怀下属、关怀他人,岂不令人感动!在感恩餐会上,催人泪下的场面一个接着一个,许多的校友眼含热泪向他行拜谢之礼,有位八十五岁高龄的老人也登台为创办人尽情地歌唱……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爱亦如此,有了付出,才有回报,正如孟子所云:“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中科院院士杨福家曾说过,大学不仅要大楼大师,更要有大爱。什么是大爱?“让人们拥有安心工作的环境,这就是大爱;营造一个以人为本的氛围,这就是大爱。”创办人无微不至地关爱他人,这就是大爱;创办人不止一次地公开言明:“回河南家乡办大学完全是为了回馈桑梓,造福中原子弟,别无私念,我的慷慨投入绝不是为了获得丰厚的经济回报。如果将来升达学院实现了收支平衡并有所节余,我也不会往台北拿一分钱……我再次公开声明:升达学院从开始的第一天起,就不是属于我个人的,而是属于升达人,属于全社会,属于国家的。”这就是大爱,这就是爱的至高境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是创办人所喜爱的篇章,也是创办人用力透纸背的翰墨多次书写的篇章,我想这也许正是创办人的毕生追求,是其品行的真实写照。

精神的力量

二、这是一位百折不挠、奋斗不止的长者。

创办人薰沐往哲,涵泳时贤,在杏坛这方圣地驰骋才力,发抒豪情,躬耕六十余载而不辍。六十多年来,创办人“登高壮观天地间”,“不畏浮云遮望眼”,为了他一生的大事——兴学、育人,栉风沐雨,筚路蓝缕,孜孜矻矻,一路走来。其间究竟经历了多少艰辛,饱尝了多少痛苦,跨越了多少沟坎,恐怕是“自己的痛苦自己知道,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创办人如果没有坎坷多舛的人生历练,怎么会有“成功感谢他人,失败反省自己”、“人生有不如意的事是正常,没有不太如意的事是福气”、人要有“吃苦、吃亏、吃气”精神的人生感悟?创办人如果没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风雨历程,怎么会有“何妨吟啸且徐行”的泰然?怎么会有“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豁达?在本次庆典活动中,创办人也简述了自己的创业历程。他说,在育达创办之初,他既当校长又做工友,写广告、发传单、租校舍、选校址,求亲求友,亲力亲为。苦心人,天不负,历尽磨难,方成正果,总算是打拼出了一片天地。其实,他七十岁以后,回到家乡创办升达学院、成功学院,由此而奔波于海峡两岸,穿梭于各校之间,又何尝不是呕心沥血,宵衣旰食,历尽艰辛。他一生中一次次面临失败,又一次次渡过难关,如果稍有退缩,就绝不会有今天的辉煌。一个人穷其毕生之力,能够成功地创办一所大学就堪称不易,而创办人仅在古稀之后就创办了三所大学,且所所生机勃勃,蒸蒸日上。特别是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在他的精心呵护之下,如新笋解箨,拔地而起,仅仅十多年的时间,就发展成为一所拥有近两万人规模、多学科门类、办学特色鲜明、育人质量优异的高等学府,成为“河南考生心目中最理想的高校”,成为“全国最具社会知名度民办大学”。然而,创办人并不满足这些已有的成就,表示还要继续创办大学。一个年逾九十的老人,在已经上演了一幕幕雄浑的乐章,已经树起了一座座不朽的丰碑之后尚不停歇,仍要创业,继续坚定地向前走,这是何等的境界?没有人给他布置任务,但是他总是不停地自找压力;没有人为他鸣号击鼓,但是他总是不停地向着更高的目标冲刺,六十年如一日,矢志不渝,奋斗不止,这就是我们尊敬的创办人。面对着这样的一位长者,我们除了为其健朗的身体、矍铄的精神击节相庆,为其“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而欣喜万分外,怎么会不发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喟叹?怎么会不感受到一种奋发进取的力量?

精神的力量

精神的力量

三、这是一位荟萃着我们民族传统美德的长者。

创办人儒雅若兰,温良如玉,云水襟怀,松柏气节,自有古人之风、君子之气。他总是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讷言敏行,诚信不欺。他始终把人生的乐趣寄情于拼搏与操劳之中,“静看蜂教诲,闲想鹤仪形”,时不虚度,功不唐捐。他善于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汲取时代的营养,犹如杂花酿蜜、合金铸剑,在升达的校训、精神、办学理念、行事准则以及他题写于校园各处的格言警句中,就洋溢着儒、道、法、墨等传统文化的馨香。创办人重友情、讲感恩,将“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的先哲箴言始终铭记于心、付之于行。刘慕黄先生是一位对创办人垂爱六十余年、情深似海又恩重如山的长者,创办人时时牢记着慕黄先生的这份恩德,对慕黄先生敬之如师如亲。为了报答先生的大恩,他为慕黄先生塑铜像,修建艺术馆,出版精美的诗集、画集、书法集和纪念文集。慕黄先生仙逝后他又为先生操办隆重的葬礼,且丧葬费用自己承担,而所收到的奠仪礼金全数留给慕黄先生家人。范道镕先生、林时金先生是两位鼎力相助其事业多年的老朋友,为了表达他的深深谢意,他将升达园里相对而立的两栋宏伟的教学大楼,分别命名为“道镕大楼”和“时金大楼”,亲自题写楼名,制成镏金大字置于楼上,并且举行隆重的揭牌典礼。受恩不忘,知恩图报,滴水之惠,涌泉相馈,“友贤不弃,不遗故旧”,这就是我们尊敬的创办人。创办人始终低调做人,超然物外淡泊名利,朴实宽厚大德大智隐于无形。8月10日,在最为隆重的家声纪念大楼落成典礼上,面对着各界的宾朋,创办人却说他一生只办了两件事:一是办了几所学校,二是创立了私教协会。他说自己做的这些事都是在朋友的帮助下做成的。对六十年的岁月作如此的概括总结,对六十年的辉煌作如此的轻描淡写,其谦逊、低调、感恩之风可见一斑。然而,大山无言,清水无香,面对着这样一位成就卓然、德尊一代的长者,有谁会不发出“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的赞叹?大盈若冲,大音稀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创办人的人格魅力正是一种巨大的力量!

精神的力量

创办人是一面精神的旗帜,他用精神的力量凝聚着一群献身教育事业的人士。其精神和其教育思想、办学理念,光彩夺目,别具一格,如岁月陈酿的酒,如百花精制的蜜,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如“再使风俗淳”的惠风,她孕育而成了独特的升达大学文化。这份厚重馥郁的大学文化,是升达的灵魂,是升达的名片,是升达最为珍贵的财富,是升达薪火相传、弦歌不辍、永续发展的力量源泉,我们当呵之护之,爱之惜之,遵之行之,承之传之。升达像一艘巨轮,在创办人的引领下正劈波斩浪,扬帆远航,同舟共济的升达人,让我们荡起双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苗栗   力量   精神   台北   创办人   郑州   韩国   海峡两岸   长者   代表团   美文   典礼   大楼   隆重   老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