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汗症的中医认识

多汗症的中医认识

多汗症是指在全身或身体某一部分慢性自主性汗出过多的一种现象, 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

多汗症按照发病部位临床可分为局限性多汗泛发性多汗两型,泛发性多汗为全身汗出过多,局限性多汗可见手足、腋下、外阴部、头部多汗等症状。

多汗症的中医认识

按照发病原因可分为原发性多汗继发性多汗,继发性多汗症继发于某些全身疾病,例如甲状腺疾病、糖尿病、巨人症及某些皮肤疾病、系统感染性疾病及特殊药物使用后。

中医认为,汗为人体之津液,人体为适应外界环境自身调节体温而汗出,为正常的生理现象,有利于人体的阴阳平衡,保持健康状态。当人体感受外邪或体内疾病时会发生出汗的时间、方式、汗量、部位、颜色、气味等改变,出现“异常汗出”。中医称为“汗证”。

中医对于汗证的记载最早可追溯到《内经》,《素问·阴阳别论篇》云“阳加于阴谓之汗”,说明出汗这一现象是由人体的阳气进入阴精后,在阳气气化温煦的作用下,阴精宣发于体表气孔所形成的。

多汗症的中医认识

《素问·评热病论篇》云:“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说明了汗液化生的物质基础是进入人体的水谷精微。中医藏象理论认为“心主血脉”,汗液是阴精化生而来的,只是与血存在的形式不同而已,因此自古提出“汗为心之液”的理论。

汗出的生理是阴阳失和,阳加于阴,阳气蒸发阴液而汗出。一旦阴阳失和,若阳气亢盛阴液偏虚,可见阳气扰动阴津而汗出过多或阴津亏虚而化源不足致少汗或无汗,若阴盛阳虚则阳气失固而汗大泄。

下面介绍几种中医常见的出汗症状:

自汗:

自汗指的是清醒时经常汗出活动后尤甚。一般兼有畏寒、神疲乏力等症状,多见于气虚和阳虚体质之人。

因阳虚不能固密肌表,津液外泄,故自汗出。动则耗伤阳气,出汗更甚。

多汗症的中医认识

盗汗:

盗汗指的是睡时汗出醒则汗止的症状。兼有潮热、颧红等症。

多见于阴虚体质的人。因阴虚阳亢而内热生,入睡时卫阳入里,不能固密肌表,虚热蒸津外泄,故睡眠时汗出较多;醒时卫气复出于表,肌表固密,则醒而汗止。

战汗:

战汗指病人先恶寒战栗表情痛苦几经挣而后汗出的症状。战汗者多属邪盛正馁,邪伏不去。一旦正气来复,邪正剧争,则发战汗。

见于温病或伤寒病邪正相争剧烈之时,是疾病发展的转折点。

如汗出后热退脉缓,则是邪去正安、疾病好转的表现;如汗出后仍身发高热,脉来急疾,则是邪盛正衰、疾病恶化的表现,故战汗为疾病好转或恶化的转折点。

多汗症的中医认识

头汗:

头汗是指病人仅头部或头颈部出汗较多,又称为“但头汗出”。

多因上焦热盛,或中焦湿热蕴结,或病危虚阳上越,进食辛辣、热汤,饮酒,使阳气旺盛,热蒸于头。

多汗症的中医认识

手足心汗:

手足心汗指病人手足心汗出较多的症状。可因阴经郁热熏蒸,或阳明燥热内结,或脾虚运化失常,阴虚阳亢或中焦湿热郁蒸,或阳气内郁所致。

1、出汗食疗方:龙眼人参饮

取龙眼肉30克、人参6克、冰糖30克。先将龙眼肉洗净,人参切薄片,然后与冰糖共放碗内,加水适量,置蒸锅内蒸一小时左右,取出后待凉即可食用。

一天内分2次吃完,每天一剂,适宜于气虚盗汗者。

多汗症的中医认识

2、出汗食疗方:黑豆浮麦汤

取黑豆50克、浮小麦30克、莲米15克、红枣10枚、冰糖30克。先将黑豆、浮小麦分别淘洗干净,共放锅内加水适量,用小火煮至黑豆熟透,去渣取汁,然后用上述药汁煮洗净的莲米和红枣,煮至莲米烂熟时放入冰糖溶化,起锅后即可食用。

每天一剂,分2次吃完,适宜于阴虚盗汗者。

多汗症的中医认识

3、出汗食疗方:黄芪红枣汤

黄芪15克,红枣20枚,加水适量,文火煎煮1小时,每日一剂,分2-3次服食,连服10天。对气虚卫表不固之汗症效好。

多汗症的中医认识多汗症的中医认识

今天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欢迎给我留言,我会在空闲时间进行解答~

多汗症的中医认识多汗症的中医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化生   中焦   中医   素问   津液   阳气   冰糖   加水   红枣   人参   手足   阴阳   症状   人体   疾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