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睡眠领域,这么多年我们都知道什么?


尽管对于睡眠的研究还不甚完善,但是,对睡眠期大脑活动的研究已经有了

许多进展,比如对睡眠期大脑活跃与静止的区域的研究,以及对神经递质(在化学

突触传递中担当信使的特定化学物质)被释放或阻断的情况的研究。尤其是对生物

钟的研究,成果更是丰硕。所谓生物钟,其实就是控制人体作息的一种生理机制,

通常以24小时为一个周期,几乎人体所有的生理系统都要受它左右。

20世纪50年代之前,学界一直认为睡眠是与清醒迥异的单一状态。不过现在我

大家都知道,睡眠的过程包含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状态:非快速眼动睡眠与快速眼动睡眠


非快速眼动睡眠

出生几个月后,人的非快速眼动睡眠就逐渐发展为4个明确的阶段,在实验室通

过脑电波、眼动、肌张力检测就能清晰地分辨出每一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开始进入睡眠的阶段,人会感到倦意袭来,眼球在眼睑下无意识地

缓慢移动,大脑对外界的感知度慢慢下降。这一阶段是觉醒与非快速眼动睡眠的过

渡阶段。在第二阶段开始时,大脑会产生短暂的睡眠梭形波和慢而长的K-复合波,

这就是浅眠阶段。在这一阶段,人很容易醒来,而且会感觉自己并没有入睡。当然

,每个人进入第二阶段的时间长短不同、睡眠深度不同,这种感觉会因人而异。

接下来是第三阶段,人体静止,大脑进入更深的睡眠中。最后是第四阶段,即

深度睡眠阶段。由于这两个阶段非常类似,我们可以将其合在一起进行考察。在这

两个阶段,浅眠终止,睡眠梭形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缓慢而持久的δ波。此时,人

体呼吸平稳,心跳规律,发汗功能增强,不易清醒。如果此时有人大声叫睡眠者的

名字,睡眠者也不会像在第二阶段那样轻易醒来,相反,睡眠者对声音的敏感度在下降。图2-1显示了清醒与睡眠时的脑波情况。


关于睡眠领域,这么多年我们都知道什么?


当然,如果外界刺激足够强烈,即使是处于第四阶段也能被唤醒,大脑仍旧能

处理外来信息。例如,在需要起来喂孩子的时候,家长可能会醒不过来,这时如果

有人大喊“着火啦”,家长就会马上醒来。但是,此时即使能马上醒来,大脑也仍

旧处于混沌状态。在非快速眼动期,人体肌肉比清醒时放松得多。你可以移动身体

,但是由于大脑不再向大多数肌肉传递移动身体的信号,所以在这一阶段,人始终

躺在床上,而诸如梦游、睡眠中撞头等症状则属于不合常规的例外了。

当人类从非快速眼动期醒来时,会对身边环境中的异常因素特别敏感,例如房间中残留的烟味、楼梯上的脚印、隔壁房间传来的轻声抽泣。如果一切安全无虞,

人就会自然而然地再次进入睡眠状态,而到了第二天早晨,根本不会记得头天晚上

曾经醒来过。

快速眼动睡眠

在经历一两个非快速眼动期之后,人体进入快速眼动阶段,这是一个截然不同

的新阶段。此时,呼吸与心跳变得不再规律,反射系统、肾功能与激素放射类型发

生变化,体温调节系统削弱,人体不再出汗,也不会发抖。男性此时可能会出现勃

起,女性则可能出现阴蒂变大、排经量增加等现象。

知识补给站

快速眼动期是一个比较活跃的睡眠阶段。在这一阶段,人体的氧气

消耗量大增,消耗更多的能量。大量血液涌向大脑,大脑温度上升,脑

电波频率加快,显示出睡眠与清醒皆有的混合波形。在这一阶段,思绪

逐渐“清醒”,但大脑只处理来自身体内部的信息,而无法处理外界信

息,所以此时人会做奇奇怪怪的梦。

在这一阶段,人体肌肉,尤其是头部与颈部肌肉极度放松,原本应该在到达脊

椎后继续传导至骨骼肌的神经冲动被阻滞在脊椎内,所以此时人体近乎“瘫痪”:

大脑虽然仍旧向骨骼肌发出指令,但是这些指令却被阻滞,根本无法到达骨骼肌。

由于这种阻滞是不完全阻滞,某些强烈的指令仍旧能到达指定肌肉,诸如控制眼球

运动、呼吸、心跳的肌肉就能顺利获得指令,而这也是出现小幅度的手臂、双腿、

脸部抽动的原因。

由于婴儿的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全,他们会比成年人有更多的神经冲动传递到

肌肉,因此,婴儿在快速眼动期可能会出现痉挛、狞笑、抽搐、踢蹬等现象,甚至

还会发出声音。当然,即便如此,婴儿也无法站立起来四处走动。到6~12个月大时

,随着身体机能的完善,原本能传递出去的神经冲动被阻滞在脊椎中,他们的睡眠

就安稳多了。快速眼动期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快速眼球运动。在眼球快速运动时,心跳加速,

血压上升,呼吸加快,大量血液涌向大脑,且都呈现出不规律状态。此时如果从睡

眠中醒来,人会觉得自己刚刚做了一个梦,而梦的长度与快速眼动期持续的时间长

度相当。

要把一个人从快速眼动期唤醒有时很容易,有时却很难,关键看给予的外界刺

激是否足够强烈,以及睡眠者当时处于多深的梦境之中。因此,当处于美梦中时,

闹钟可能无法将睡眠者唤醒,睡眠者甚至可能反过来将闹铃声添加到梦境中去。相

反,如果此时防贼警报响了,睡眠者就可能从床上一跃而起,大脑立刻就处于完全

清醒的状态,这与上文提到的从第四阶段醒来的“清醒”有着巨大的不同。

综上所述,人类从清醒到睡眠经历了三个截然不同的阶段。

在清醒阶段,人理性而又自主,能照料自己,满足生存所需。

在非快速眼动期,人体与大脑都处于休息状态,人体进入自我

修复模式。

在快速眼动期,大脑重新进入活跃状态,但是思维并未恢复,

肌肉无法获得大脑指令而处于静止状态,即使大脑给出指令,人体也

无法动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睡眠   骨骼肌   可能会   脊椎   指令   眼球   肌肉   外界   大脑   清醒   呼吸   多年   状态   人体   阶段   领域   快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