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歙县一刑满释放男子再次行凶至乡干部死亡,减少犯罪路在何方

今日,一则安徽歙县一乡党委书记不幸被害身亡,犯罪嫌疑人刚刑满释放,现已服毒身亡的消息频频刷屏。为啥刚刚刑满释放,却又再次行凶杀人呢?

如果从思维行为角度出发,犯罪本身就是异常行为,而其背后往往隐藏着异常的思维。研究发现,罪犯初次犯罪时的异常行为、生活和社会活动中频繁非秩序沟通导致的不良情绪、服刑期间的环境影响以及自身健康心理需求,共同影响着他们(她们)的重新犯罪可能。

安徽歙县一刑满释放男子再次行凶至乡干部死亡,减少犯罪路在何方

分析能力、自控自抑能力、主动思维能力、社会沟通能力、责任承担能力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快乐生活所应该具备的基础能力。在这五种能力之后,存在着强大的思维基础。思维的成长在一定程度上同步于生命的成长,不同的年龄阶段有着与之相应的不同的思维。如果到了某种思维应该建立的年龄,但是我们错过了,这种思维可能就缺少了。而思维的成长更像一颗大树,早期的思维就是主枝,后期的思维就是分叉。如果主枝都不存在了,分叉自然也就无从谈起了。因此,孩子早期的思维培育决定着他(她)未来的生存和发展,也决定着他(她)未来的快乐与幸福。比如早期约束性思维匮乏的人,他们的自控自抑能力往往也不足,在遇到事情时更容易急躁、冲动,并可能因此而酿造不良后果。早期规则意识不足的人,后期更容易我行我素,或许他们的想法有很多,但是也更容易缺乏责任感。对于罪犯而言,某些基础性思维的匮乏,可能造就了他们走上犯罪的道路。但问题是,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大脑缺了什么,缺在哪里。如果他们在监狱服刑期间,仍然不清楚脑子残缺的位置和方向,等他们刑满释放离开监狱时,脑子仍然残缺。这就注定了,以往进入监狱的犯罪过程还可能重新复制,并成为再次进入监狱的基础。

安徽歙县一刑满释放男子再次行凶至乡干部死亡,减少犯罪路在何方

人类社会是一个沟通的社会,人类在沟通的环境中成长和生活。省略式沟通、反问式沟通、阻断式沟通、对撞式沟通、冷暴力式沟通、交易式沟通、贬低式沟通、晦暗式沟通、无作为式沟通、埋葬式沟通是十种不当的沟通方式。这些沟通会从不同的方向损毁人类思维,制造不良情绪。比如,阻断式沟通容易导致他人形成报复性思维,形成委屈、不满、猜疑等不良心理情绪。晦暗式沟通容易导致双方产生抑郁、烦闷和仇视社会等不良心理情绪等等。这些不当思维和不良情绪都会影响一个人对事物的理解、分析和判断,并可能成为过激行为的内在影响因素。

安徽歙县一刑满释放男子再次行凶至乡干部死亡,减少犯罪路在何方

思维的健康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语肢、虚拟、恃物三种心理健康需求的需求度予以评判。换句话说,语肢、虚拟、恃物心理健康需求只有处在一个健康的合理区间,才能经营、维持思维处于健康的状态。无论是谁,恃物过量会烦,虚拟过量会偏,语肢过量会懒。但是,如果一个人不知道自己的心理需求是什么,也不知道这些心理需求哪个高了,哪个低了,更不知道该如何弥补、实现心理需求的合理化、健康化,那么他的思维很可能就会在不健康的地域里徘徊,并可能形成各种各样匪夷所思的奇怪想法,和各种各样莫名其妙的不良情绪。这些都将共同指向一个人的行为,也决定了这个行为是否符合社会要求,是否利人、利己、利于社会。

所以,我们需要看到隐藏在事件背后的东西,并通过它们来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刑满释放   歙县   主枝   晦暗   安徽   罪犯   监狱   异常   思维   不良   男子   需求   能力   心理   基础   不良情绪   社会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