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的胃不好,其实是心在作怪

很多时候,外界环境影响着我们的情绪。比如,长时间的阴天下雨,就会让人感觉到心情郁闷。心情不畅又会影响到我们的身体感觉。比如,长时间心情郁闷就会出现腹胀,吃饭不香,不思饮食等消化系统不舒服的症状。众所周知,精神和心理因素是很多胃肠道疾病,尤其是功能性胃肠道疾病的重要诱因。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社会活动和生活方式发生着巨大而迅速的变革,这使得与精神应激相关的胃肠道疾病发病率呈逐渐增高的趋势。

有时候的胃不好,其实是心在作怪

各种因为心理或社会因素导致的身体上不舒服的病症,统称为躯体形式障碍。躯体形式障碍的表现有很多,比如:心慌、气短、胸闷、不思饮食、消化不良、嗳气、腹胀、恶心、呕吐、便秘、咳嗽、腰痛等等。他们在感觉到不舒服之后,就会持久地担心自己身体上存在的各种症状。而这种担心使他们更加怀疑自己的健康状况,从而形成恶性循环。据不完全统计,每天在综合医院就诊的人群中,心身疾病或合并心身疾病的患者占到就诊总数的半数甚至更多。

有时候的胃不好,其实是心在作怪

然而,当出现肠胃不舒服时,人们往往想到的是疾病,而很少考虑心情。即便存在了精神和心理障碍,人们往往也更相信疾病,较少考虑心身因素。但是,对于心身因素所导致的肠胃不适,单纯的胃肠道疾病治疗很难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因此,有些人选择了频繁检查,有些人选择了频繁就医,还有些人不停地寻找各种偏方,希望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找到药到病除的那一根救命稻草。可是,在没有心身干预的前提下,这些努力往往是徒劳的。而且还可能因为大量经济支出和长期不见好转的治疗效果造成更大的精神压力或心理负担,并可能造成不良情绪的进一步积累,加重病情。

有时候的胃不好,其实是心在作怪

情绪低落、快感丧失、兴趣丧失和精力丧失都属于抑制性情绪。长期存在抑制性情绪的人,往往出现早饱、饱胀、食欲不振、纲差、嗳气、便秘等表现。

焦虑、坐立不安、难以集中精力、疲乏无力、入睡困难都属于激惹性情绪。长期存在激惹性情绪的人会出现反酸、烧灼感、腹痛、腹胀、腹鸣和腹泻。

对于那些存在认知偏差的人而言,病情就更加复杂了。因为他们会在不舒服和疾病之间形成多种错误的逻辑关系,使自己不断接受和制造不良暗示,使症状越来越复杂,或病情程度越来越严重。比如,有些人存在嗳气的症状,于是他们开始四处打听导致嗳气的原因,跟有嗳气症状的人进行经验交流,当忽然听说某个胃癌患者曾经嗳气了,自己就顺理成章地认为自己得胃癌了,然后查阅各种与胃癌有关的资料。当他们再找医生看病时,一张嘴就直接奔着胃癌的方向去了。

心身疾病是心和身共同作用的结果。心理问题影响躯体感觉,躯体症状又导致或加重心理问题,并因此形成恶性循环。在心身共同作用下,人体自主神经功能往往会受损,免疫系统也可能出现异常。而这些异常使患者更像病人,也错误地引导着医生,向疾病的方向越陷越深。

有时候的胃不好,其实是心在作怪

心身疾病在出现之前,往往存在一个比较明确的诱因。比如生活变故、家庭问题、工作问题、子女问题等等。当家庭生活、工作学习、社会交往等方面遇到负性事件后,他们往往采用不成熟的防御方式来应对,比如理想化、退缩、躯体化、压抑等等,导致了他们以躯体化的形式表达内心的矛盾,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躯体不适。又基于他们的疑病观念,愈加怀疑自身的健康状况,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所以,存在某种负性事件的诱因,并因此而出现了身体上的不适,医学技术没有检查出与之伴行的疾病,就应考虑到心身疾病存在的可能。自然,心病还需心药治。心身疾病的治疗应包含心理干预、药物治疗、中医中药等多个方面。抗精神类药物,如黛力新、舍曲林、 帕罗西汀等的使用,可能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孙伶俐,闫珉,常桂花,张校明,郑占杰.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生理心理社会危险因素的研究.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5,24(6):532-535。

陈胜良.消化心身疾病常见临床表现的分类与处置对策.中华消化杂志.2015,35(9):579-582。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心身疾病   心身   诱因   胃癌   恶性循环   躯体   性情   症状   胃肠道   患者   不好   形式   因素   身体   疾病   精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