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能源新格局

能源部门经常登上头版,不仅因为其尖端技术和数十亿美元的投资,还因为其价格飙升和偶尔的引人注目的事故。报道总体上说明了日益过度扩张的全球能源系统所面临的压力。但除了头条新闻之外,更广泛的结构性变化正在重塑能源世界,其中包括需求地理来源的重大转变、供应短缺的加剧、不断变化的地缘政治背景以及对能源行业环境影响的严格审查。

因此,当今的能源格局呈现出日益复杂、日益脆弱和波动以及价格上涨的广泛趋势。这些趋势给能源生产商和消费者带来了深刻的挑战,企业必须考虑如何适应并取得成功。

全球能源新格局

新的全球格局正在出现

在过去的 20 年中,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国家以外的能源消耗激增,改变了全球需求格局。例如,自 1990 年以来,印度、印度尼西亚和中东的能源消耗增加了两倍,而拉丁美洲的能源使用增加了一倍。此外,到 2009 年,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从 1990 年到 2011 年,其总消费量增加了四倍。

相比之下,经合组织国家对能源的需求下降,原因有几个:从能源密集型产业转移、政府鼓励提高能源效率的政策,以及长期经济低迷加剧了经济增长放缓。

这一趋势将继续下去:预计到 2030 年能源需求增长的约 90% 将来自经合组织国家以外的国家,仅印度和中国就有 50% 的需求。

需求的这些变化增加了整体需求,全球能源供应难以跟上,部分原因是石油和其他常规能源的供应受到根本限制。尽管近几十年来全球液体产量有所增加,但常规原油的基本产量一直稳定在大约每天 7000 万桶 (MB/D)。北海等成熟盆地的常规石油和天然气产量正在快速下降——仅 2011 年产量就下降了近 10%。世界正在耗尽可以廉价和容易生产的石油。

能源的获取也受到限制。新的需求格局与现有的供应地图并不匹配。这种不匹配带来的问题之一是亚洲的新经济巨头缺乏关键的国内资源。例如,印度依赖进口来满足其四分之三的石油需求,而中国作为 1990 年代初之前的石油净出口国,2011 年的石油进口量超过 5.5 MB/天。主要的例外是煤炭,供应其中,在地理上与需求非常匹配,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亚洲整体的增长。仅中国现在就占世界煤炭消费量的一半,并通过国内供应满足了这一需求。

如果资源持有国选择限制外国参与其能源部门,民族主义和其他政治因素也会限制获得能源资源。阿根廷政府决定没收 Repsol 在能源公司 YPF 的股份,这只是众多例子中的最新一个。

另外一个考虑是,世界现有的常规能源基础设施不适合应对日益增长的环境问题。温室气体浓度超过 450 ppm CO 2当量将对地球气候产生严重且潜在不可逆转的影响的担忧意味着需要彻底改变世界能源结构。

这一全球挑战尚未得到全球解决。世界各国政府于 2012 年在里约举行年度环境会议,但自最初的地球峰会以来的二十年里,全球减排的进展一直停滞不前。京都议定书试图就气候变化制定具有约束力的全球协议,确实成功地减少了参与国的排放量,但非参与国(特别是中国和美国)的排放量增加以及延长京都议定书的计划抵消了这一影响协议动摇了。现在似乎更有可能在区域和国家层面取得进展。例如,欧盟为 2020 年制定了雄心勃勃的能源目标,韩国等个别国家已采取措施减少排放。

日益复杂。当今充满挑战的全球能源格局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其日益复杂。这在很大程度上是能源行业需要采用越来越复杂的技术来获取新资源和满足新需求的结果。

在上游石油和天然气领域,技术进步使公司能够识别以前看不见的碳氢化合物矿床,并提取以前属于商业用途的资源。例如,准确绘制盐层下结构的能力导致了重大发现,例如巴西的 83 亿桶卢拉油田(以前称为图皮)。在美国,地质认识的提高、水平钻井的更准确以及水力压裂的有效应用,释放了页岩气的潜力;页岩气现在占美国天然气产量的 35%。技术也在重塑发电,特别是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现有技术正在得到改进,而聚光太阳能等新技术正在进行商业规模的开发。

世界上许多当前的能源项目因其庞大的规模和复杂性而引人注目。例如,壳牌开创性的 Prelude浮动液化天然气 (FLNG)船长近半公里,预计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浮动海上设施,重达 600,000 吨。与此同时,在芬兰,Areva 的 Olkiluoto 3 核反应堆项目需要足够的钢材来建造六座埃菲尔铁塔,并配备有史以来最大的仪表和控制系统。

除了规模之外,许多项目由于其他原因而极具挑战性。例如,2000 年发现的巨大卡沙干油田的生产设施的开发需要在距离哈萨克斯坦海岸 70 公里处建造多个人工岛,以应对恶劣的气候。巴西的卢拉油田位于离岸约 250 公里处,位于 2,000 米深的海洋和 5,000 米的岩石和盐层之下,位于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高压油藏中。

更大的复杂性不仅来自单个项目,还来自全球能源系统日益增长的相互联系。例如,天然气历来被划分为由管道网络定义的区域市场。然而,从 2001 年到 2010 年规模翻了一番的新兴液化天然气市场创造了日益增长的区域间联系。虽然液化天然气市场还没有像石油市场那样全面互联,但它正在增长,这意味着影响液化天然气供应或需求的当地事件将越来越多地对全球产生影响。

这种全球互联互通的趋势在发电和输电领域也很明显。随着可再生能源发挥更大的作用,全球能源格局可能会发生转变:现在,发电厂数量少、规模大且集中;最终,将会有许多更小的设施。随着对存储和灵活性的要求不断提高,电网将变得更加复杂。它们的国际影响力也将扩大,部分是为了平衡可再生能源的不均衡发电模式,部分是为了连接到可再生能源的最佳位置。例如,十个欧洲国家已同意建设北海高压电网,该电网将连接不同的海上风力发电、水电储存和消费者。

增加脆弱性和波动性。全球能源系统日益紧张和压力导致脆弱性和不确定性加剧。越来越大、复杂和具有挑战性的项目经常面临重大延误。例如,Kashagan 油田的开发现在比原定时间框架晚了大约八年,并且尚未生产任何石油。与此同时,欧洲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III+ 代新核项目面临严重延误和成本超支。

在相互关联的能源世界中,局部火花可以点燃全球之火。尽管是当地特殊情况的结果,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熔毁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影响。这场灾难不仅加速了日本反应堆的关闭,也加速了遥远(无海啸)德国和瑞士的反应堆关闭;其他国家重新评估了它们建造新核电站的计划。在被迫转向替代能源的日本,2011 年液化天然气进口量增长了 12% 以上,推高了价格并对世界市场产生了巨大影响。

全球石油和天然气市场极易受到当地冲击的影响。2006 年和 2009 年就证明了这一点,当时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冲突使对18个欧洲国家的供应中断了两周。考虑到几乎完全掌握在沙特阿拉伯手中的有限闲置产能,全球石油供应中断,例如最近利比亚和南苏丹共和国的冲突造成的中断,可能对世界能源系统产生更严重的影响.

总的来说,世界上近一半的石油需求每天都流经六个关键的阻塞点。这些航线的重要性如此之大,以至于仅仅暗示供应中断——例如伊朗威胁在 2012 年初关闭霍尔木兹海峡——就会对全球供应和价格产生重大影响。

美国和加拿大的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增加——主要是由于开发非常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增加了北美将减少对全球贸易能源供应的依赖的可能性。此外,未来可能从化石燃料转向可再生能源,可以想象减少所有主要能源消耗经济体对世界政治不稳定地区的依赖。

然而,可再生能源将通过其自身固有的供应波动增加而不是降低整体能源供应的脆弱性;将它们纳入日益复杂、相互关联的能源网络;以及他们对多变的政府补贴的依赖。因此,波动性仍将是能源格局的一个关键特征。

成本上升。全球能源系统日益脆弱,导致定价更加波动;价格飙升越来越熟悉。但从长远来看,趋势是成本增加。以非经合组织国家为首的全球需求增长与供应受限发生冲突,需要从传统到非常规、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的转变。

对于石油而言,这意味着向上移动供应曲线的陡峭肩部,利用更昂贵的资源来维持全球供应。例如,加拿大的油砂开发往往以每桶 80 美元左右的价格收支平衡,而天然气液化项目则需要每桶 100 美元的油价。当然,欧佩克产油国仍然可以比世界其他地区的竞争对手更便宜地抽取石油。然而,许多阿拉伯国家很快就习惯了更高的价格环境,并增加了国内支出,以至于现在就连沙特阿拉伯也需要每桶80美元的价格来平衡预算。

考虑到全球大型项目的投资规模,能源变得更加昂贵并不奇怪。例如,壳牌的 Prelude 项目预计耗资超过 100 亿美元。与此同时,Petrobras 最近宣布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斥资 650 亿美元开发巴西的深水盐下油田——而这笔投资只是未来十年将在巴西海上投资的 2830 亿美元总额的一小部分.

但并非所有能源都变得越来越昂贵。一个例子是美国天然气,它与世界市场隔绝,由于供过于求而价格暴跌;这种由页岩气驱动的繁荣能否出口还有待观察。另一个是可再生能源:风力涡轮机的单位成本自 1984 年以来通过创新、规模和经验的增加已经减半,太阳能光伏薄膜技术的单位成本自 2006 年以来下降了三分之二。

然而,可再生能源通常仍然比主要的传统电力资源更昂贵;至少在不久的将来,将更多的世界燃料组合转向可再生能源可能会增加能源成本。

在不断变化的能源格局中,适应性是关键

公司必须能够应对新形势的挑战才能蓬勃发展。对于上游生产商来说,这意味着优化他们的资产并管理风险的多个维度,无论是商业、技术、运营还是政治。能源公用事业公司和消费者也越来越需要在其能源战略中建立灵活性,了解可选性的价值,并在必要时扩大其投资组合并积极对冲风险。

从本质上讲,在新近出现的复杂、多变且成本高昂的全球能源格局中,生产者和消费者都需要两种基本能力:良好的战略前景和适应能力。

所有利益相关者——从政府到电力公司;从石油和天然气巨头到大宗商品交易商——必须塑造他们的战略前景,制定长期计划,并为意外做好准备。通过情景分析、兵棋推演和创造性的战略规划,利益相关者可以确保他们有能力应对日益复杂和不确定的能源未来。

回顾最近几十年,清楚地表明,能源世界的旧有确定性很快就被推翻了。因此,任何健全的战略前景都不应假设全球能源的新格局是一成不变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能源   全球   巴西   美国   油田   天然气   格局   新格局   成本   需求   石油   美元   项目   价格   资源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