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如何推动绿色复苏

世界各国领导人正在为一揽子复苏计划投入前所未有的资金。他们的选择将在未来几十年塑造我们的经济和社会,并决定我们是否呼吸清洁空气、创造可持续的低碳未来,甚至可能作为一个物种生存。
——潘基文,前联合国秘书长

公共部门对 COVID-19 大流行的反应是无与伦比的。迄今为止,各国政府已向其经济注入了超过 11 万亿美元的直接刺激资金——而这些计划可能只是开场白。根据气候政策倡议的估计,这样的支出使世界各国政府、多边机构和私营部门每年分配给气候投资的 6000 亿美元相形见绌。鉴于当前刺激资金的规模,政府有一个关键的机会来设计刺激计划,以加快到 2050 年实现净零碳排放的进程。

希望抓住这一机会的政府必须进行看似艰难的权衡。随着许多国家失业人数的增加,政府感到压力,需要保护现有行业——其中许多是化石燃料密集型行业。与此同时,一些政府和企业打着刺激经济复苏的幌子,正在推动包括与气候相关的法规在内的环境保护措施的倒退。

政府如何推动绿色复苏

但气候进展与 COVID-19 危机的强劲反弹并不相互排斥。一个精心设计的复苏计划不仅可以在短期内提高 GDP、创造就业机会和减少排放,而且可以在长期内转变国家在绿色经济中的领导地位。为确保抓住这一机会,各国政府应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制定计划。通过我们的工作,我们确定了七个国家原型,它们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工业组合以及劳动力的能力和技能。每个原型的最佳方法差异很大。

尽管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但采取行动的紧迫性不会。根据最新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排放差距报告,到本世纪末,全球气温有望上升 3.2°C。为了将全球气温上升限制在 1.5°C 度,这是五年前在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 (COP 21) 的巴黎协定中设定的目标,国际社会必须每年将全球年排放量削减 35 吉吨 (Gt)这十年。幸运的是,气候行动的经济理由越来越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2019 年的一项分析发现,50 美元碳税的国内环境效益超过了几乎每个 G20 国家的成本。

所有政府都应设计其刺激计划,以推进绿色、有弹性的复苏,并在明年格拉斯哥 COP 26 会议之前支持其气候承诺。此类行动将推动在应对地球最大威胁方面取得进展,并确保他们的国家在低碳未来中蓬勃发展。


绿色复苏的潜力

鉴于挑战的严重性,政府刺激计划为加快减缓气候变化的进展提供了重要机会。发表在《自然气候变化》上的新研究表明,将全球 GDP 的 1.2% 以上用于绿色能源,同时将投资从化石燃料转移出去,可以在本十年中将排放量减少多达一半。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如果做得好,绿色复苏计划可以产生强劲的经济效益。国际能源署 (IEA) 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新研究概述了未来三年的可持续复苏计划。该计划需要在三年内每年投资约 1 万亿美元——迄今为止在刺激支出中所占的份额相对较小——并且可以将全球 GDP 提高 3.5%,在此期间每年创造约 900 万个就业机会。与此同时,这些投资将有助于各国在新兴绿色产业中竞争。

当各国考虑如何设计绿色复苏计划时,他们需要了解计划的各个组成部分在创造就业潜力和影响持续时间方面有何不同。

评估广泛的利益。绿色复苏努力的回报主要分为四个方面:

着眼于近期和长期影响。政府有机会设计既能在短期内促进复苏和就业,又能促进长期经济转型的政策。

近期应对措施通常涉及在短期内大力推动就业和 GDP 的干预措施,但其影响的持续时间各不相同。例如,植树计划可以立即带来直接的工作收益,尽管这些收益通常会在种植完成后消失。在拥有大量可用劳动力的资本稀缺国家,此类计划每投资 100 万美元可创造 500 至 1,000 个工作岗位。

政府可以将短期政策与其他举措相结合——例如投资电动汽车 (EV) 充电基础设施或扩大电网容量——以提供更持久的经济增长。客户受益于更低的车辆拥有成本和更低的电力成本,国家通过创造持久的就业机会而获胜。德国政府等已将这些方法纳入其恢复计划,对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投资 25 亿欧元,并为每辆车提供 9,000 欧元的补贴以鼓励采用。

太阳能光伏 (PV) 能源以及海上和陆上风能技术也为持续创造就业机会和 GDP 增长提供了机会。这些技术相对成熟,每单位发电量的劳动强度比新的燃气或煤电技术更高。马萨诸塞大学政治经济研究所进行的研究表明,每 100 万美元的政府刺激资金从化石燃料能源转向绿色能源,就会创造额外的五个工作岗位。

从长远来看,政府可以投资于变革性新技术,例如绿色氢和碳捕获、利用和储存 (CCUS)。尽管这些新兴产业的发展和规模化可能需要时间,但它们最终可以在研发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创造大量就业机会。

近期和长期计划的结合可以产生重大的积极影响。例如,上面提到的 IEA/IMF 计划包含创造短期临时工作和长期永久就业收益的举措。(参见图表 1。)

政府如何推动绿色复苏


一种尺寸不适合所有人

建立一个在低碳技术中获得新价值池的未来经济的机会并不统一。机会的大小取决于一系列因素,包括一个国家现有的制造基地及其劳动力能力。同时,实施绿色复苏的可行性可能有限。特别是,严重依赖化石燃料且资产负债表薄弱的国家将缺乏积极行动的动力。

七个原型。为响应绿色复苏计划提供的机会,出现了七个国家集群。(参见图表 2。)

政府如何推动绿色复苏

这些集群的原型如下:

然而,在推动其经济在新兴绿色部门中的定位时,政府必须迅速采取行动。拖延可以使其他国家建立一个优势,而那些行动迟缓的国家则无法克服这一优势。(见侧边栏。)

电动汽车市场之战

了解可行性。尽管每个国家都有推动绿色复苏的机会,但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积极行动的动力并不相同。两个因素有助于塑造雄心勃勃的绿色复苏计划的可行性:

政府如何推动绿色复苏

政府如何推动绿色复苏

深入两个国家。要了解各国的绿色复苏计划有何不同,请考虑丹麦和越南的案例。这些国家具有不同的原型,绿色复苏的机会和可行性各不相同。尽管如此,两国都可以制定自己的绿色复苏之路。

作为位于北海和波罗的海之间的可再生资源丰富的国家,丹麦已成为海上风电行业的全球领导者,维斯塔斯和 Ørsted 等国内主要参与者在设备制造和电力生产领域占据强势地位,分别。

丹麦的绿色复苏可以加倍利用这一技术优势,扩大其国内制造的风力涡轮机技术的出口市场。丹麦也可能利用其生产零排放电力的天然能力,在能源密集型部门生产低碳产品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丹麦拥有庞大的欧洲市场,可以在绿色氢和绿色钢的制造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且由于制造绿色钢铁和绿色氢气通常需要在靠近可再生能源的地方建造新的制造基地,因此在丹麦建设这些基地的政府援助投资可能非常有效。

与此同时,越南有一个非常不同的机会。作为一个拥有低成本、高技能经济的国家,它对 COVID-19 做出了强烈反应,其经济很可能成为亚洲从大流行中反弹最快的国家之一。尽管该国的财政状况历来疲软,但这种快速反弹应该会大大加强它;事实上,一些分析家认为它可能完全避免衰退。

利用这种经济实力,越南可以将自己定位为东南亚的领导者,能够向其他地区的领导者及其他地区出口产品。目前,该国的大部分能源依赖于大量进口煤炭,因此该国可以借此机会专注于之前对太阳能行业的投资,以创造国内就业机会并促进增长。这一战略可以帮助越南改善其国家安全和贸易平衡。同时,随着国内电动汽车厂商VinFast的成长,在零部件制造和组装方面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利用这一优势向全球主要原始设备制造商出口低成本零部件,因为他们转向电动汽车,可以确保越南作为全球行业领导者的地位。

与所有国家一样,丹麦和越南的政策制定者面临着独特的压力并有自己的特殊偏好。每个国家的关键是根据自己的国情制定计划,重点关注其具有竞争优势的领域。


实施绿色复苏

如果要实现成功的绿色复苏,所有国家都必须应对某些实施障碍。之前对绿色刺激的尝试揭示了几个陷阱。在许多情况下,对 2008 年金融危机的应对措施包括支持绿色复苏。十大项目总共将 2630 亿美元用于绿色倡议,约占总支出的 16%。与英国的绿色协议等国内绿色增长举措一起,这些努力帮助确定了各国应采用的最佳实践,以提高其成功几率:


一个独特的机会

今天的气候挑战迫在眉睫,需要全球集体行动。正在采用的大规模刺激计划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机会来推动真正的进步。

一些国家——尤其是法国、德国和韩国——正在引领潮流,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复苏计划,旨在推动快速脱碳,同时支持国内新产业的发展和长期竞争优势。在某些情况下,此类举措可能会扩大,并在未来几个月内复制到其他地方。毕竟,大规模投资对于大流行后的复苏至关重要。2008年,IMF建议各国在金融危机面前拿出GDP的2%左右来振兴经济,如今的危机规模已经超过了那个时期的困难。例如,德国的复苏计划占该国 GDP 的 3%,这不足为奇。

如此规模的支出可以以迄今为止社会所不知道的方式推动气候变化。它可以帮助各国实现《巴黎协定》中设定的气候目标,并使它们能够抓住绿色技术的新机遇。在最好的情况下,各国政府将通过协调和调整其绿色复苏计划来应对大流行导致的 COP 26资源做出类似的转变。

这种行动的潜在回报是巨大的。精心设计、执行良好的绿色复苏计划可以使排放曲线向下弯曲,并推动经济增长曲线向上,帮助确保一个更加繁荣、安全和有弹性的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丹麦   政府   越南   就业机会   化石   燃料   气候   成本   能源   政策   机会   计划   地区   国家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