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胆脂瘤(胆脂瘤性中耳炎)


胆脂瘤性中耳炎侵入到中耳腔内角化复层鳞状上皮的落屑,如珍珠样蓄积而成。对周围骨质破坏,继续增大而易引起并发症,由于上皮侵入的径路,可分为三种

一、上鼓室型胆脂瘤

鼓膜松弛部由于鼓室的负压而向上鼓室内陷形成袋状,腔内的脱落上皮(胆脂瘤块)积存而发病。听骨链的破坏,在晚期出现

二、鼓膜粘连性胆脂瘤:

粘连性中耳炎出现小凹陷而发病,多数从鼓膜紧张部的后上区向面神经窝、鼓室窦、上鼓室进入。听骨链的破坏,在早期出现。

三、先天性中耳胆脂瘤

中耳发生过程中,先天性的上皮迷入或残遗者。其鼓膜正常。

(1)鼓室型:在正常鼓膜的内部可看到胆脂瘤块,在小儿易于早期发现。

(2)岩锥型:发生内耳障碍或面神经麻痹等并发症,多于晚期发现。

四、临床症状

(1)耳漏:恶臭、脓性、有时混血。镜检可发现特有的胆固醇结晶。

(2)聋:传导性,由于听骨链破坏的程度而不同。鼓膜髏粘连性者重

(3)耳内镜所见:各型各有特征,多伴有息肉。

(4)并发症:颅内、面神经、内耳特别在外半规管等,半规管发生瘘孔时可出现瘘孔症状 五、治疗

原则:进行手术,将胆脂瘤无残存地全部摘出。加上防止再凹陷复发的处理。术式根据手术所见而定,进行根治手术或一次的或的鼓室成形术。复发并不少见,因此定期的术后复查很有必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中耳炎   中耳   听骨   鼓室   上区   内耳   面神经   鼓膜   先天性   并发症   晚期   症状   手术   发生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