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治未病”理念谈抑郁的应对机制

01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曾经提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灵枢•逆顺》也说:“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扁鹊见蔡桓公》一文更是对这一理念的具体化。从此,“治未病”理念在中国是家喻户晓了,看看某些医院的“治未病”中心就知道了。

本文无意对“治未病”进行医学角度的剖析,只是借用“治未病”这一理念谈一下抑郁的应对机制。另外,需要声明的是,本文主要从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的角度来描述抑郁问题。

02

对于抑郁症的形成,心理学界相对一致的观点是:抑郁气质(神经症人格)、不合逻辑的思维模式是与抑郁症发生关系密切的心理学特质;所遭遇的应激性生活事件、与他人的冲突、应对方式是抑郁症的触发因素。简单的说,抑郁症的病因是:压力+抑郁易感素质。即个体在抑郁易感素质的基础上,在各种压力因素的刺激下,逐渐向抑郁症方向发展。

抑郁的易感素质主要有:

(1)、遗传因素

这是最原始的因素。据研究,遗传基因在抑郁症发病当中占据近六成的影响因素,但并不是单基因影响的,而是由多基因遗传的作用,其模式较为复杂,且有一定的地域差异性,如东方人和西方人的遗传基因的易感位点不尽相同。

(2)、家庭(父母)的不良性格特点、生活方式与文化

研究表明,家庭不健全,如父母双亲不在、父母离异、留守儿童、家庭经常争吵等对孩子心理健康有很大影响,会增加成年后罹患抑郁的风险。

童年遭受创伤经历是成年人发生抑郁症的重要影响因素。针对中国汉族女性的一项大规模的关于抑郁症遗传学研究发现,童年时期遭受性侵犯,会使得成年后罹患抑郁症的风险增加11倍多。此外,童年经历早年缺失性事件,如生理先天性缺陷、遭受虐待、早年丧亲等均为抑郁症的高危因素。

不良文化方面如孝道、香火传承、教育与职场竞争、好面子等文化传统和教育模式也是容易引起抑郁的。

在上述因素的作用下,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很容易形成“神经症人格”或者“冲突人格”,这种人格即是抑郁易感素质。我在《与自己和解:用禅的智慧治疗神经症》这本书中是如此概括这类人格的表现:

(1)感到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和思想,同时又觉得非控制住不可;

(2)由于自我强求或爱面子而感到持续的精神紧张而无法使自己松弛;

(3)经常后悔,却悔而不改,老是重复同一水平或同类性质的错误;

(4)对未来没有信心,却绝不甘心;

(5)模糊而强烈的委屈感;

(6)完美主义;

(7)不安全感,缺乏照顾自己的能力;

(8)自卑与自大的冲突而过分争强好胜或对自己的道德水平估计过高,以道德观念强和富于正义感自负;

(9)回避行为;

(10)不能坚持自我,过度需求他人认可;

(11)过度的控制欲;

(12)压抑情感;

(13)缺乏人生意义和目标。

此外,我还在《做自己的旁观者:用禅的智慧疗愈生命》这本著作中引用心理学家霍尼的观点来描述抑郁易感素质的特点:

(1)、对爱和被赞许的神经症需求:活着就是为了得到爱和赞扬;

(2)、对求助于伙伴的神经症需求:依附于一个能保护自己的伙伴,以免遭伤害;

(3)、对囿于自己狭隘生活圈子的神经症需求:为避免失败而无所事事;

(4)、对权力的神经症需求:崇拜强权、蔑视弱小;

(5)、对剥削他人的神经症需求:害怕别人占他(她)的便宜,但却认为自己从别人身上得到好处是理所应当的;

(6)、对社会声望的神经症需求:活着是为了得到认可,获取在别人心目中的威望;

(7)、对个人钦慕的神经症需求:活着是为了被别人奉承和恭维;

(8)、对个人成就的神经症需求:不顾后果地追求名声、财富和社会地位;

(9)、对自足和自立的神经症需求:极力避免对任何人承担责任,不愿为任何事和任何人所累;

(10)、对尽善尽美的神经症需求:对任何批评都极为敏感,力图完美无缺。

从“治未病”的理念说,深度心理学的治疗方法和我们所研究的“禅疗”(整合正念/内观、存在主义治疗为核心的治疗)都是针对“抑郁易感素质”而进行的努力。

03

在抑郁的发展过程中,恶劣的环境起到了推动和“最后一根稻草”的作用,例如复杂、恶劣的人际(家庭与职场)关系;繁复、竞争激烈的职场和学业压力。

认知疗法创始人A.T. Beck先生发现,当个体面临丧失或失败情景时,早年形成的负性认知会被激活。例如,认为自己丑陋、无能、无助、容易被抛弃、受人控制、别人会鄙视自己等等。一旦该群体遭遇严重事件,无价值感、自己将遭遇拒绝、失败与糟糕的未来等这类消极思维会自动频繁出现,从而出现抑郁症状。

行为激活疗法的创始人Peter M. Lewinsohn以及Martell等提出,过量的环境惩罚导致抑郁情绪的产生,环境因素和情绪的改变抑制了个体的健康行为,同时产生抑郁症行为和回避退缩行为;这些行为的改变又成为强化因素而加重抑郁情绪,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这个阶段属于抑郁“未病”和“已病”的过渡阶段,许多心理治疗方法如认知疗法、行为疗法、森田疗法、正念疗法等主要作用于这一阶段的。例如,对消极思维监控和纠正是认知疗法的核心部分;有效切断“注意和感觉的恶性循环”是森田疗法的核心;学会接纳、停顿、专注、旁观和爱是我们“禅疗”的核心。这一阶段也是心理咨询和治疗最具意义的阶段,如果处理得及时和妥当,痛苦可能会还原为了生活中的普通问题,否则,很容易发展为临床的“重性抑郁”。

04

长期的消极情绪累积、身体过度损耗、精神上的“自我否定性压抑”、缺乏支持和帮助等等,各种不良因素的叠加,一旦超出个体的承受阀限,个体觉得无论多么努力都无法控制和改变环境中的不良事件,就会产生无助绝望的心态,推论消极事件会带来灾难化的后果,以及给予消极的自我评价。抑郁状态又反过来加强无望感,进一步降低自尊,强化了消极归因推理方式,形成恶性循环。习得性无助的抑郁动物模型就是这么制作的。

这时,临床的“重性抑郁”很有可能就形成了。轻度者表现为心境低落、缺乏精力、易疲劳、轻度失眠;中度者表现为思维迟钝、反复焦虑纠结、重度失眠、自罪感、躯体疼痛、出现自杀的念头等。重度者生活难以或不能自理,思维与肢体僵木。

从病理学角度看,中重度抑郁者可能存在大脑的器质性改变,例如,脑神经递质分泌失调;海马体神经细胞的陆续凋亡,神经轴突、树突的连接降低弱化;额叶、颞叶等区域的特征性异常和神经通路受损等。

到了这一阶段,往往是需要药物治疗了,并且属于“下工”所为了。

05

对于抑郁的治疗,从“治未病”的理念上可以说,“上工”在社会文化、人格和家庭结构、童年创伤等方面进行努力,“中工”在如何与家庭、单位、社会、他人等的互动上下功夫;“下工”针对的是临床抑郁症的症状。——《走出绝望:心理医生教你摆脱抑郁的折磨》


从“治未病”理念谈抑郁的应对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抑郁   理念   神经症   恶性循环   消极   基因   疗法   人格   个体   情绪   机制   素质   因素   阶段   需求   家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