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那么渴望成功呢?

01

没有哪个时代,也没有哪个国家的人像今天的中国人,把“成功”一词成天挂在口头。“祝你成功”,似乎是当下最讨好的口彩。

马云说:“如果我能成功,80%的中国人可以。”

一位自称为饱醉豚的网客发贴说:“中国人只崇拜成功人士,并不在乎诚信与否。”

与“成功学”有关的“复制成功”、“七个习惯”、“十大性格”、“八个诀窍”之类讲题在中国非常能吸引大众的眼球。

据调查,《成功的六大要诀》、《迈向成功的100个心理法则:出人头地的攻略》、《卡耐基夫人写给女人一生幸福的忠告》、《比尔·盖茨如是说》、《李嘉诚如是说》、《拿破仑·希尔如是说》等“成功学”图书有数百种之多,每天的销量十分可观……

02

那么,什么是中国人眼中的“成功”呢?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1、有钱等于成功

有调查称,超七成中国人用财产衡量成功。

法国市场调查公司益普索(Ipsos)曾经开展的一项针对财富观的调查显示,在调查覆盖的全球20个国家中,中国受访者中用财产来衡量成功的人数比例名列榜首,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多。

有高达71%的中国受访者认同“我以自己拥有的东西来作为衡量成功的标准”这个说法,远高于东亚邻国。认同这一说法的韩国人占45%,日本人占22%。此外,略超过20%的美国人和加拿大人、仅7%的瑞典人认同这一观点。

对于“我感到取得成功和赚钱的压力很大”这个说法,中国受访者的认同比例也最高,达到68%。排在其后的是南非和俄罗斯(均为66%),再往后是印度(60%)。认同这一观点的美国人占46%,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

媒体上,经常可见类似“华贵别墅,成功人士的理想栖居地”那样的广告。也就是说,人的成功即是赚钱,因为“华贵”和“理想”豪宅,不是给缺钱的“非成功者”预备的。

网上不时报导某某人在同学会时拼命摆阔,某某土豪、富二代在炫富……

2、官儿够大等于成功

“学而优则仕”,这是部分传统中国人读书的目的。往大的地方说,官儿做到相当级别,即算“成功”,其标志是可被称为“高干”,且享有一般人所不具备的权力、排场和待遇。往小的地方说,即使在一个单位,还有干部和群众之分呢?哪怕在一个小单位的小科室里,大家还可能因谁当科主任搞得勾心斗角。更令人触目惊心的是每年的考公务员大潮,几十人、甚至成百上千善长读书的人在争一个岗位。

3、有地位和名声等于成功

在中国,部分人把地位和名声与当官、赚钱捆绑在一起的。一份美国智库研究中国现状的分析报告中称:“在中国人眼中,受教育不是为了寻求真理或者改善生活质量,而只是身份和显赫地位的象征和标志”;“中国人只在乎他们直系亲属的福址,对与自己毫不相关的人所遭受的苦难则视而不见……”

部分“教授”、“学者”认为有没有科研成果不打紧,他或频频曝光于大众媒介,或四处奔走,不仅大获声名,外快也赚得腰包胀满,那才算成功。例如,当年的TG,自己的学历是造假的,却到处讲成功与励志。

4、其它

对于没达到上述标准的人来说,钱不多,又没个一官半职,还没有地位和名声的人,那咋办?放心,他们还有下面的“成功”的“标准”。

第一次取得项目或获奖。例如,第一次获得XX的举办权,第一次获得比赛的奖项……网上有篇文章的标题是: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时,网友评论道:“作为中国人自豪感油然而生!”

超过别人。从六、七十年代大炼钢铁,想要赶超英美,到现在GDP超过日本而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骄傲;部分省、部分市、部分行业纷纷在搞排名……

对于小民来说,比周围的人在某方面强一些或者能跟上邻居的生活水平就是“成功”。

女性类媒体不时起劲地发起讨论“干得好,还是嫁得好”这一辩论题目。争论结果,占上风的论调,无一不是“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嫁得好,乃是女人的成功。

有些父母自己无所事事,在学校旁边租个房子陪读,把“孩子考个好大学”当成了“成功”。中国式的母亲们经常会对孩子说:“赶紧复习功课去啊!你什么时候能像人家那样考上“哈佛”、“北大”、“清华”……

有些人整天搞养生保健,把长寿当成了“成功”。

更离谱的是,小偷偷到一只钱包,是“成功”;钻营者窃得一顶官帽,是“成功”;学生作弊收获好成绩,是“成功”;窃取别人的成果、技术成为学科带头人,也是“成功”……

可以看出,部分传统的中国人是痴迷于“成功”,而不在乎“成就”的。

03

如果梵高生活在中国,那他一定是一个失败的典型,一辈子几乎干什么什么不灵,仅仅擅长于绘画,还几乎无人赏识,根本与成功无缘。

海瑞无论在为人还是为官方面,都失败得一塌糊涂。他勤勉清廉,又倔强古怪,亲人与同僚都指责他不近情理。在家,他穷得无法孝敬父母;在朝,他从事的改革不仅破产,还得罪了皇上和无数官僚。他七次被罢官,郁郁而终,何谈成功?

曾仕强曾把中国人的成功之道归纳为以下十个方面:

一表人才:要努力保持自信的精神面貌,保持成功人士的气质和风度。

两套西装:要穿着得体,做到什么场合穿什么衣服。

三杯酒量:要饮酒适量,依据自身情况量力而行,不能多。(酒后别开车,开车别喝酒哟)

四圈麻将:要学会玩,并且能和大家玩到一起。不能总输,总输的话,你就没有兴趣再玩下去啦;你也不能总是赢,你要总是赢,就没人和你玩啦。

五方交游:要交际广泛,和各方人士做朋友,尤其是成功人士。

六出祁山:要坚持不懈,要有过人的毅力。

七术打马:要学会说别人的好,尤其是领导和成功人士。学的不动声色,学的入情入理,不能刻意夸大,而要让所有的人都觉得合适而不言过其实。

八口吹牛:要学会在吹捧别人的同时,适当抬高一下自己,给别人以高大的形象。这也是自信的表现。

九分努力:要刻苦努力,尽力而为。成功因素很多,不是仅努力就能换来的,所以叫九分努力,一旦不成功,我们留有出路。

十分忍耐:要成功的道理上,要忍耐。防止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图大事要有静气。

04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为什么那么渴望庸俗的成功,甚至为了成功而不择手段呢?

有人曾经从国民素质低、穷怕了、教育失败、价值追求过于单一化、缺乏宗教因素等因素作了一定的解读。

作者以为,这些都是表面的原因。从深度心理学角度说,拼命追求“成功”的深层次原因有以下方面。

1、潜意识中的自卑情结

具有精神分析治疗经验的人都知道,只有潜意识中极度自卑的人,才会通过强迫/冲动性地追求“成功”来补偿。

据心理学家朱建军教授分析,法家始祖韩非和封建专制的创始人秦始皇赢政都是个高度自卑的人,而我们一直处于“赢政文化的流毒”中。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处于这种状态的人往往会不顾一切为了成功,而运用超出常人的意志力量来压抑自己的其他欲求,包括道德、伦理、宗教情怀等等。电影《风云独霸天下》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现象。里面一个名叫“独霸”的人拥有绝对的权力,把所有手下牢牢地控制在手里,利用他们为自己的霸业服务。他无情地消灭一切可能威胁到他统治的人,而对任何人也都没有感情和爱。

在我们的历史上,除春秋战国、唐朝等少数时期之外,我们的祖宗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处于被压迫状态的,能不自卑吗?在鼓吹“康乾盛世”的同时,却大搞文字狱,其背后的原因不就是自卑吗?当然,这时的自卑可能是潜意识的。

自从国门被八国联军打开后,我们的自卑浮到了意识层面。明显的表现是曾经一度全面地崇洋,否定一切和打倒一切。

此后的大XX、大炼钢铁的背后也是自卑,甚至现在应试教育也是出于自卑的补偿。不过,这时的自卑又往往是潜意识里的。

2、“个体我”没有形成的结果

处于“赢政文化的流毒”之下的部分人是没有独立人格的,是缺乏独立思考精神的。就像没有脱离野蛮时代一样,他们只停留在物质层面,不可能有精神的超越。换句话说,部分传统的中国人是身体化的,缺乏灵魂的。所以,我们平时谈话的内容不外乎是房子、汽车、吃喝、玩乐。

当然,在西方,也有不少人只关心自己的物质生活,但也确实有为数不少的人在追求其他东西,例如,有的人喜欢冒险,而在日常物质享受方面则相当随便;有的人成了事业上的亿万富佬,但生活却十分朴素,始终开一部普通的车子,钱赚得再多也不会想到买什么高级轿车。他们对于别人以何种方式生活,追求什么,物质生活得如何好,可以完全不在乎。他们每个人都以自我为中心,追求自己觉得值得追求的价值。

然而,这对于部分传统的中国来说是不可想象的。如果你的生活与大众差别太大,会被当成另类,甚至有领导会来找你做思想工作。

05

总之,部分传统的中国人一直是为了某种自己未必真正明白的“成功”而活着。于是,他们会制定许多目标。而这个目标,可以是工作,可以是房子,可以是金钱,可以是地位,可以是孩子……但是,唯一不可能是的,就是自己的精神追求。

部分传统的中国人为了所谓的“成功”,可以很委屈的活着。可以是工作上的极不顺心,可以是婚姻上的勉强维持,可以是人际关系上的强作笑颜,可以是极端压制大部分欲望,可以是为了一个所谓的户口……哪怕陪上自己的一生,也在所不惜。

部分传统的中国人为了所谓的“成功”,可以过异常艰难的日子,但并不能安贫乐道,他所遭受的一切不幸,必定有一个近乎玩笑的借口;部分传统的中国人,可以把高官厚禄当作成功,可以把身家百万当作理想,可以抛却天伦之乐四海飘荡。但是,他们却不认可“平凡的人生”是一种的成功。

于是,部分中国人把崇高、献身、成功、立业的情结推向了极致。他们要么在大公无私,其实是舍本逐末的漩涡里苦苦挣扎;要么在肩负重任,其实是徒有其名的怪圈里受尽折磨……唯一遗漏的就是“我的自由”。

因此,奉劝忙于追求“成功”的传统国人停下脚步,思考一下:我的一生,到底在追求什么?——《过禅意人生:存在主义治疗师眼中的幸福》


我们为什么那么渴望成功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流毒   官儿   受访者   物质生活   大众   中国   潜意识   名声   成功人士   自卑   国人   地位   中国人   传统   努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