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自尊者会通过“降低自我定位”来逃避世界和生活

许多抑郁、焦虑、强迫、恐惧、疑病等心理障碍者往往如此表达。这类个体在意识中“确信”自己不如别人,无论在身体方面还是心理方面都是如此,例如:

(1)有人赞扬他时,他会觉得浑身不自在。

(2)有人对他表现出兴趣,他会想“都还不知道我这人真正是什么样子的呢?是否搞错了……”

(3)他们从不做没有把握的事。

(4)他们也可能会渴望想让他人认可自己的一点儿价值,但这往往只停留在头脑中“想想”而已,而很少行动,即使行动,但这“寻求认同”的过程也一定是谨小慎微的,就怕出现失败的风险。如果一不成功,他们就会感到异常痛苦,并把自己全盘否定了。诸如“回答不出问题”、“输了一场比赛或游戏”、“在他人面前失败或者可能失败”、“不熟悉某个社交圈的规则或习俗”、“遇到文化素质如文凭或知识常平比自己高的人”都史以让他们崩溃或逃离现场。

(5)我们在心理卫生科临床观察到,这类低自尊者在日常生活中总是“被他人的意愿所左右”:他们百般小心,最小的风险也不肯冒,“恨不得整天等在‘保险箱’中”;他们会“不惜一切代价”地“讨好”周围人,努力使自己得到他人的认可;他们全力避免冲突,不会主动争取自己的权利,不做任何可能被人或社会排斥的事,例如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出可能让他人不高兴的请求;他们不会主动出击、积极开拓,因为这意味着冒险,他们的口头禅是“万一别人不高兴咋办?”

(6)就这样,这类低自尊者的人生往往是一种“不断放弃”的过程:放弃主要角色、放弃走向台前的机会、放弃一切涉及到竞争的机会;他们隐没在人群之中,决不试图出风头。

总之,这类“降低自我定位”的低自尊者不是采取积极进取的策略,而是采用各种“逃避术”来防止自己脆弱的自尊“彻底坍塌”。

我们传统社会中那些“隐士”很大一部分就属于这一类,他们隐藏在山水间的目的并不是像美国自然主义哲学家梭罗那样是出于“自由的选择”(对自然的热爱),而是对世界的逃避。——《走出绝望:心理医生教你摆脱抑郁的折磨》


低自尊者会通过“降低自我定位”来逃避世界和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尊者   目的   自然主义   谨小慎微   心理卫生   社交圈   可能会   隐士   保险箱   抑郁   主动   自我   风险   过程   机会   社会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