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 | 辛丑清明:补充下焦能量,清热利湿

节气 | 辛丑清明:补充下焦能量,清热利湿

春分之后,太阳直射点越过赤道进入北半球,照射到地球的阳热增多,天气渐渐转热,之前阴冷的天气好转。


在春分期间,甚至有几天都有了初夏的感觉,前几天的小雨,落下也是细细的,萌萌的,很有春雨的感觉,还和友人感慨,今年温暖的的春天来得有些晚。


在春分第三候的时候,上海迎来了春天的第一场雷和第一场闪电,说明这个时候地气上升更高,密度更大,能量越来越强,这些高密度的能量团,摩擦碰撞的很激烈。


对应到人体,在这个时节我们的能量也集中在上部,最近门诊上上火的人也是比较多,很多人头晕,目赤肿痛,牙龈肿胀,牙齿痛,还有一部分人晚上容易失眠多梦,易醒。


我们在下文中也会跟大家一起分析一下。


节气 | 辛丑清明:补充下焦能量,清热利湿

清明是什么

辛丑清明

从4月4日21点34分—4月20日4点33分


从天文学来看,清明这天,太阳到达黄经15度,太阳直射点到达北纬6度。

《孝经纬》曰:“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万物至此皆洁齐清明”。

这个时候天地气交的那股氤氲之气也升腾于地面之上的天空,因为上升高远,所以密度降低,稀薄透光度也高,而此时的温度也不太高,清清爽爽,天清地明,所以叫做“清明”。


节气 | 辛丑清明:补充下焦能量,清热利湿

也就是说这个时候地面的一些浓稠度比较高的物质都已经上升到比较高远的天空,四散开来,所以天空的透光度比较高,给人天清地明的感觉。


但是今年因为司天为太阴湿土,可能会有雾霾天或者云层比较厚的表现。

节气 | 辛丑清明:补充下焦能量,清热利湿

在前两年的文章中,也介绍了清明和上巳节、寒食节等节日的关系,有很多相似的习俗,比如外出踏青、祭祀、饮食习惯等等,都和这个季节的状态相关。


大家也可以好好体会一下不同时节,我们的身心状况。为什么这个时节我们要去踏青、外出游玩、放风筝、唱歌,为什么这个时候吃凉菜、寒食。我们的身心需要是否和我们的习俗是一致的。

节气 | 辛丑清明:补充下焦能量,清热利湿

清明的自然界


清明第一个5日


天地气交的氤氲之气上升到云层。此时天地万物都得到了上升精气的滋养,气温回升,高大的桐树开花,此之谓“桐始华”,这个时候早樱经过几场雨,也快谢完了。


石楠花开得正盛,远远看去像是开了一树的花菜一样,再过几天也要谢了。

节气 | 辛丑清明:补充下焦能量,清热利湿

接下来开得比较茂盛的就是泡桐树这样花开得比较高的树了。桐花是春夏递变之际的物候,是春之“压尾”、饯行者,到桐花凋落时,也就意味着春天到了尾巴。


接下来各种树叶将要开始疯长,最近出去可以看到树木的绿叶充满了勃勃生机和旺盛的生命力。

清明第二个5日


那股氤氲之气越来越往上,贴着地表的野菜因为因为失去了地表精气的滋养,所以逐渐凋零,田鼠便放弃了地表而回到了地下的洞中,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低飞的鸟儿,低飞的空间刚好嫩芽密布,食物充足,所以人们感觉是田鼠都变成了鸟儿,称为“田鼠化为鴽”。

节气 | 辛丑清明:补充下焦能量,清热利湿

清明的最后5日


地气更加高远,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的地气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天地气交的位置,阴阳相交之处,地热遇到寒凉的天气化为水滴,在日光的照射下,折射出地气的颜色,这就叫“虹始见”。

节气 | 辛丑清明:补充下焦能量,清热利湿

节气 | 辛丑清明:补充下焦能量,清热利湿

清明的我们

《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写到辛丑年二之气时,说:“二之气,大火正,物承化,民乃和,其病温厉大行,远近咸若,湿蒸相薄,雨乃时降。”

从五运六气的角度,春分开始,我们便进入了二之气,接下来两个月有两个少阴君火叠加,再加上全年水不及,所以就出现了条文中所述的状况。


肾水不足,而火炎于上,便会出现阴虚内火引起的身心俱热,以及上文所述的齿龈肿痛,目赤等症,或者发热不退,平日面红,嘴唇颜色赤红,舌红苔黄而无津,失眠,入睡难,多梦易醒,吃不下饭,因为内热所以想吃凉食的情况。甚至还会出现强烈传染性的致病邪气。


而在大热之下,常有凉雨降下;冷热相搏,致人外寒内热;毛孔紧闭,锁热于内,引发身心俱热;


可能在一些区域,引发流行性疫情。司天太阴湿土的湿和少阴君火的热相互纠缠,气候湿热,对应脾胃也会有较多问题。


再加上五运的主运为太火,客运少木,所以金运生,三把火叠加,出现火金相搏,湿热相搏。


多种因素结合在一起,气候湿热,脾胃也容易湿热,而热对肺气的压力也比较大,容易造成肺系疾病,阴虚内热,上火等症更是容易侵扰人体。

节气 | 辛丑清明:补充下焦能量,清热利湿

如何顺应自然

根据以上的情况,整体的调整方向便是补肾、清热利湿、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有所侧重。


补肾又不给中焦增加负担的话,可以煮点黑豆水,也可以多做一下动功。

点击→ 岁运肾水不及,用这些方法来强肾固体


下肢冷的也可以在腰上贴暖宝宝,同时也要注意下肢保暖,对于气在上,也可以刮痧和按摩头部经络,用吴茱萸贴或者生姜片贴涌泉引火下行。


健脾祛湿可以用大麦薏米茶来调整,饮食也要注意不要肥甘厚腻,也可以适当增加运动,减少思虑。


若是感觉有一些肌肉酸或者出汗不利,体内有热的状况,也可以通过刮痧拔罐等外治手法解决,保证机体和外界沟通通道畅通。


这个时节睡眠非常重要,晚上早睡,中午适当午睡,都有助于补充能量。

作者 | 辛壹

跟随著名中医正骨专家吴石华教授,学习正骨手法。长期担任百草箱中医体检医师、外治治疗师,百草箱讲师,并担任政府公益项目的节气养生课堂主讲讲师。


家中四代中医,幼承庭训,临床医学本科专业,曾从事产科医生一职,在中西医理念差别中引发了对于中国中医的追源与反思,进入百草箱系统学习传统中医。跟随名师学习正骨技术,有志于治未病养生领域的深入探索,擅长中医外治法。

学中医就是学一切

国医三年班欢迎你

学制三年,系统性地学习中医理论,以四大经典为基础,学习期间还将安排与课程相结合的健康养生营、草药游学、药房体验、临床跟诊实习等实践内容。


所学内容回归经典,回归传统中医,理解并实践中医的系统观与整体观,为将来有临床学习需求及深入学习中医文化的学人打下坚实基础。


节气 | 辛丑清明:补充下焦能量,清热利湿

【百草箱】

赖世伦老师遵师嘱托于2005年回国,2006年创办百草箱至今。秉承“办教育就是要牺牲自己”的精神,投身传统中医、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播事业中。


风雨十四载,也是百草箱的公益十四年,平台所有的课程活动结余均投入到了中医药文化传承和推广的相关公益慈善项目中。2020年成立百草箱专项公益基金,愿携更多有识之士,践行大医“普救众生含灵之苦”的精神,以医济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2

标签:清明   能量   地气   田鼠   内热   春分   百草   湿热   节气   氤氲   地表   时节   公益   身心   中医   感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