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得浮生七日闲——记百草箱戊戌年生命实证营所得


《庄子》有言:“其生若浮,其死若休。…虚无恬淡,乃合天德。”

意指当我们情志平和,合乎自然真性,方得生命的恬淡,方能养生得道,尽享天年。尽管真知了然,但忙碌的工作和社会协同似乎将我们与自然道法区隔,人造的物与网成为了不可逾越的屏障。

所以当有幸参加百草箱养生营,而活动又在自己的家乡时,还是很开心。直觉告诉我——偷得浮生几日闲。

放下工作,搭上航班,开始养生营之旅。

于是,身、心、法、念。

7天,5个世界。

偷得浮生七日闲——记百草箱戊戌年生命实证营所得

晨练

晨练是每天必修的功课。

与清晨时隔良久的照面,还让人有点小紧张和欣喜——寒凉的空气,初露的青草,还有每天结束时微蕴的朝阳。喜欢这样的氛围,也反思自己过去没有清晨和早饭的不健康生活。

偷得浮生七日闲——记百草箱戊戌年生命实证营所得

晨练的功课是循序渐进的,从呼吸法门到导引术,从站桩到功法。让我惊喜并非这些具体的法门,而是中医对这些法门的诠释。

譬如吸气时伴随着的食指的提升,带动的是肺经;而静定时眼睛的收神和自观,也让我第一次正视自己的身体。尽管平日在家自己也会打八段锦或正襟危坐,但中医知识的介入,不但能让我正确的操作,更能让我深刻的理解。通过晨练,能够如此近距离的与自己身体对话,感觉真好。

晨练还有另一个好处,就是让我们正视休息。毕竟是要早起的,所以平日的晚睡劣习自然不敢放肆。

多日往复,确实也让我明白了睡觉是一件严肃的事,是关照自己身体的重要方法。而充分合理的睡眠,也回报予我们一整天的好精力。《内经》所言“起居有常”,确实如此。


合一

中医之道,讲求未病先治;而治疗之法,则求身心并举。

合一,成为这次实证最真切的感受。无论是未病养生中的身心合一,实证修行中的知行合一,还是孜孜以求的天人合一,无不展现中医养生和传统文化的全息之道。

身心合一,大概是中医区别于西医的核心了。老师从“养生”和“卫生”的差异,很好的阐释了中医的系统观。

偷得浮生七日闲——记百草箱戊戌年生命实证营所得

治病的同时,更关注疗心,对全人的管理,给了我们平日照看自己身体的好方法。

而除了理念的系统化,具体的功法也多是实证所得。从实际操练中和实证效果中的归纳总结,让很多养生方法有了坚实的实践基础,这大概是这几天晨练或授课中具体功法感受直观的一个重要原因。

此外,更多的养生习惯、格物方法,也敦促我们从日常修行中慢慢感受和收效,格物致知、知行合一,这大概是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魅力所在吧。

当然,合一的终极目标自然是天人合一了。

事实上,这不仅是东方文明的探索,西方科学也从这其中受到启发。现代全息理论之父、物理学家David Bohm(1917 ~ 1992)曾对1982年巴黎大学Aspect等人的EPR实验(光子纠缠)提出了大胆的猜测:“此发现意味着客观现实并不存在,尽管宇宙看起来具体而坚实,但其实它只是一个幻象,是一张巨大而细节丰富的全息摄影相片!”

David Bohm对佛教华严宗理论有着非常深的造诣,而《华严经》“于一微尘中,悉见诸世界”正是全息理论的朴素释义。子系与系统、系统与天地宇宙之间的全息对应,让我们慨叹人之渺小,但又能窥一斑而知全豹,令人惊叹。

偷得浮生七日闲——记百草箱戊戌年生命实证营所得

而中国智慧的先贤,很早就从全息视角,取象比类,探索出天人合一之道。并付诸于众法,泽被后世,不禁让人感恩与敬佩。

神通

我定是没有如此机缘,所以从未见过神通。但我也相信,世界之大,有容其之所。

关于神通,诚如文老师所言,也是一种自然对等。了空法师提点到:凡夫畏果,菩萨畏因。

关联起来想想,还真是,如果从自然规律去思考、去实证,神通倒却是一种修行,而非功用。明心自醒,按照规律去生活,明天又是开心的一天。


敬畏

“换做我,还是不敢。”李博士对偏方的应用多少有了分别心,但即便如此,这句话仍然让我震撼,刹那间,我能感受到的是对生命的敬畏。

事实上,从天人合一到格物致知,无不体现人们自古以来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而几天课程下来,也能深刻感受到各位老师的敬天爱人之心。所讲授的传统文化内涵与警示,对于我们养生和修行,受益匪浅。

偷得浮生七日闲——记百草箱戊戌年生命实证营所得

其实,无论是观照自我进而对话身心,还是探寻节气进而通感环境,亦或情志调和进而推己及人,自古以来,伴随对天、地、人探索深入的,正是一颗敬畏的心,也正是这份敬畏,让道法自然传世至今,也让传统文化的魅力直指人心。

我想,保持敬畏,积极实证,不但让我们在自身的修行和养生中能自律自行,顺应天时;也能让我们在为人处世中利己利他,情志平衡。这看似谨慎的行为,却是很大的智慧。


修行

我未遁入空门,自然无清净庭院和戒律生活之便。

但佛曰:行住坐卧皆修行。从日常中见真知,从方寸间悟其道,对于匆忙于世我,还是有大用的。

几天的课程学习,让我从中医日常视角,了解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让生活之中,有很好的修行之道。

每天必修的打坐,是日常修行的好方法,希望自己在忙碌之余能坚持。

善学师把脉、张老师的象数、文老师的五运六气、李博士的转山与行走,以及了空法师的禅修,也都是很好的日常修行之法,并且易于在生活中操作。

偷得浮生七日闲——记百草箱戊戌年生命实证营所得

这些从小而起,涉及生活方方面面,又有益于身心的具体方法,让我收获颇丰。

当然,如果说提纲挈领的修行之道,则在于赖老师常教导的“发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这段取自《内经》的纲领之言,对日常修行有着极大的指导意义。

我将会谨记于心并付诸于生活实证,结合各位老师的具体“术数”,展开有效的日常修行和生活实证。

生命于我,不过是一场以生活为道场的修行。与自然、社会、他人,以及自己身心之“和”,是值得探索又漫漫长期的行为,望能坚持,能受益。

七天的养生营的学习与实证是短暂的,今后的生活是浩瀚漫长的。于中医养生切入中国传统文化,并了解方法而诉诸于生活修行,对于我而言,是幸运和深刻的。路漫漫系其修远,望今后能坚定前行,到达自己所想的诗和远方。

偷得浮生七日闲——记百草箱戊戌年生命实证营所得

回归生命本真·百草箱养生营

2021第一期

7日洞山养常


百草箱七日养生营,是百草箱赖老师最早为大家带来的中医的生活方式。本着“回归生命本真”的素朴想法,用七日的时间,让身体恢复大自然的节奏。自百草箱创立,养生营已经开办多期,2021再出发,重回对本真的探寻。


养生营每期,都由百草箱实证实修、临床经验丰富的中医老师、国学文化老师带队,他们是生命探索的践行者、治未病养生的实际体验者.与他们接触的往期同学,多多少少都感受到了他们的不同能量,并启迪自己的出发。


来一次与内心、与天地的链接对话,收下这份给自己、给家人、给友人的礼物吧。

原价:

8800元/人,含7日游学的住宿、三餐、营地接送大巴、课程费用以及学杂费用,不含往返机票火车票。国医班校友价咨询课程助理特别优惠。


课程助理:

请扫码添加微信:

杉橦老师

备注:

养生营

偷得浮生七日闲——记百草箱戊戌年生命实证营所得


偷得浮生七日闲——记百草箱戊戌年生命实证营所得

【百草箱】

赖世伦老师遵师嘱托于2005年回国,2006年创办百草箱至今。秉承“办教育就是要牺牲自己”的精神,投身传统中医、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播事业中。


风雨十四载,也是百草箱的公益十四年,平台所有的课程活动结余均投入到了中医药文化传承和推广的相关公益慈善项目中。2020年成立百草箱专项公益基金,愿携更多有识之士,践行大医“普救众生含灵之苦”的精神,以医济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百草   实证   生命   全息   浮生   神通   天人   敬畏   传统文化   所得   身心   中医   日常   自然   课程   老师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