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微杜渐,远离糖尿病六大误区

糖尿病已成为继心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后,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三大杀手。患上糖尿病后,“降糖”成了糖尿病人的首要任务,但很多患者对糖尿病防治上存在不少误区,导致糖尿病降不下来。

临床资料统计:(1)有80%的糖尿病患者用了很多降糖药,却无法把血糖控制在一个标准的范围内。(2)即使有一些血糖能控制在标准范围内的患者,其中约70%照样出现并发症。

误区一:糖尿病是因为糖吃多了

患糖尿病并非糖吃多了那么简单,而是一种代谢性疾病。糖尿病患者尿中含糖是因为他们身体负责调节血糖的胰岛素的代谢出现了问题,并不是糖本身的问题。吃糖多,只是增加了患糖尿病的概率。这个问题与抽烟会不会导致肺癌类似,很多人抽了一辈子的烟都没得肺癌,但有人一根烟都没抽却得了肺癌。

防微杜渐,远离糖尿病六大误区


误区二:水果含糖量高,坚决不吃

有些患者认为水果是甜的,会造成血糖升高。水果中含有很多的维生素、微量元素,都是人体不可或缺的。糖尿病人只要血糖控制达标,可以适量进食水果。可适当吃柚子、草莓、哈密瓜、梨子等低糖量水果,但香蕉、葡萄、菠萝、大枣、山楂、桂圆、荔枝、柿子、香瓜等含糖量高水果不宜选用。

防微杜渐,远离糖尿病六大误区


误区三:不甜的食品可以随意吃

有些患者认为不甜的食品可以随意吃,甜味的不能吃。其实,米饭、馒头等淀粉含量高的食物,虽然不甜,但淀粉会转化成葡萄糖,吃这类食品要适量。像木瓜、南瓜等食物,它们是甜的但含糖量少,可适量吃一些。甜味不是关键,重点是糖份与能量供给。

误区四:糖尿病一定会遗传

人们常常有这样的困惑,我的父母患有糖尿病,那我就一定会患糖尿病吗?糖尿病分1型和2型,1型糖尿病主要是先天性的原因,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从而影响葡萄糖代谢,出现高血糖。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由于一些后天的因素,比如饮食、环境、疾病导致胰岛素无法正常发挥作用,导致糖尿病。所以,糖尿病与遗传有一定关系,但不等于父母有糖尿病,孩子就一定会得。

防微杜渐,远离糖尿病六大误区


误区五:年轻人不会得糖尿病

如今,糖尿病呈年轻化趋势,2型糖尿病越来越多地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身上,近年来我国 20 岁以下人群患2型糖尿病的比率显著增加。

生活可口可乐化,”吃得多”、“吃得好”、“吃得精”,久坐不动的一代,这些成为现代“小胖墩”的标签。高热量、少运动、压力大是糖尿病年轻化三大诱因。

防微杜渐,远离糖尿病六大误区


误区六:没有症状就不需要治疗

有些患者检测出糖尿病后无明显症状,在治疗上也不引起重视。殊不知,虽然没有糖尿病症状,但高血糖对患者机体的损害已经存在。如果高血糖没有得到控制,就会不停地侵蚀着机体的组织器官,严重时可导致患者出现各种并发症。患者被确诊为糖尿病,无论有无症状都要坚持进行正规、科学、合理的治疗,定期检测血糖,适当地控制饮食、坚持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必要时坚持服用降糖药物,遵医嘱。

三招教你预防糖尿病

一、树立正确的进食观并采取合理的生活方式。饮食上要注意合理搭配,均衡饮食,粗细搭配,多吃杂粮谷物,少吃肉类,多吃果蔬,少吃快餐;生活作息规律,不熬夜、不抽烟、不喝酒。

二、定期体检,尽早发现潜在的致病因子,提前介入并有效阻止疾病进一步发展。

三、保持积极乐观的健康心理。及时释放压力,调整情绪,积极面对生活,充分享受生活。

如果糖尿病得不到良好控制,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失明、肾功能衰竭、截肢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希望患者能更加客观、正确地看待糖尿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误区   糖尿病   糖尿   防微杜渐   糖尿病人   范围内   胰岛素   肺癌   甜味   葡萄糖   并发症   血糖   糖尿病患者   症状   患者   水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