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比遗传更可怕的是“传染”?

我国两次全国性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近两年糖尿病的患病率为9.7%11.6%,已成为糖尿病大国。

英国剑桥大学研究人员进行长达十年研究,将2型糖尿病患者和健康人士进行基因和生活方式对照,研究结果显示,体重正常者患2型糖尿病的比例,依据其遗传风险的大小,在0.25%0.89%之间,而对肥胖者来说,这一比例则扩大至4.22%7.99%之间,多了4倍左右。

糖尿病的易感性 来自原生家庭的羁绊

众多研究证实,糖尿病有遗传倾向性。II型糖尿病的遗传概率情况为:1.父母一方患有糖尿病,孩子的发病率为40%;2.父母双方都患有糖尿病,孩子的发病率为60%;3.同卵双胞胎中,如果其中一个患有糖尿病,另外一个孩子的发病率高达90%

如果某人有两个兄弟姐妹都得了糖尿病,那么这个人得糖尿病的风险是一般人的30多倍。这告诉我们,兄弟姐妹之间“共享”的那一部分基因,在糖尿病发病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从严格意义上讲,糖尿病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遗传病,他们遗传的并非是疾病本身,而是遗传给后代易发生糖尿病的体质,即糖尿病的易感性。简单来说糖尿病病人的后代更容易患上糖尿病,但不是绝对。

糖尿病,比遗传更可怕的是“传染”?


糖尿病会“传染”,生活方式很重要

有一个现象,如果家里有一个人得了糖尿病,那么他的家人也很容易得糖尿病。如果说儿女、兄弟姐妹得病和遗传基因有关,那么没有血缘关系的伴侣竟然也容易得病,难道糖尿病会“传染”吗?

调查显示没有血缘关系的夫妻之间,若有一方患有糖尿病,那么另一方患糖尿病的风险是一般人的1.3 倍。

90%得糖尿病的人都有吃得多、爱喝饮料、生活作息不规律、熬夜、不运动、精神紧张压力大等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通常,生活在一个屋檐下的一家人生活习惯是相似的,所以当其中一个人因此得上糖尿病,那其他人也在危险的边缘!

糖尿病,比遗传更可怕的是“传染”?


防治糖尿病,从改善生活方式入手

糖尿病,比遗传更可怕的是“传染”?


▲ 糖尿病与遗传、后天环境因素和行为方式有关,我们不能改变遗传基因,但能通过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尽量降低被“传染”上糖尿病的可能性!用健康的行为方式降低糖尿病发病风险,防患于未然。

一、饮食上要注意合理搭配。尽量做到均衡饮食,粗细搭配,多吃杂粮谷物,少吃肉类,多吃果蔬,少吃快餐。

二、坚持运动,锻炼身体。运动不仅可以强身健体、减轻体重,还能为身体保留一些肌肉,可有效降低患糖尿病风险,运动能激发胰岛细胞的活性。

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保持乐观心态,及时释放压力,调整情绪,积极面对生活,充分享受生活。

四、定期体检。每半年或一年进行一次体检,以便早期发现自身可能存在的异常状况。

糖尿病,比遗传更可怕的是“传染”?

▲ 糖尿病本身对人体的影响不大,可怕的是由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据世卫组织统计,糖尿病并发症达100多种,是目前已知并发症最多的一种疾病,常见并发症有冠心病、高血压、脑血管病、脑血管病、大血管动脉硬化症、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糖尿病足、大血管等,死亡者有一半以上是心脑血管所致,10%是肾病变所致;截肢的患者是非糖尿病的10~20倍。

在如此可怕的疾病面前,我们要改掉错误的认知和生活方式,和家人一起对坏习惯说“不”,坚决拒绝糖尿病进入你的家庭!

(免责声明:文章图片除项目产品图外,均来自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糖尿病   胰岛   生活方式   并发症   后代   基因   血管   脑血管病   体重   可怕   家人   比例   疾病   风险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