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放粉顺序,两种不同方法制作的虹吸咖啡,萃取率与浓度也有差

1830年,最早的虹吸咖啡壶由德国柏林的Loeff所发明。在1840年代由法国里昂的Vassieux改良,因而诞生了上下对流式的虹吸壶。后续经由丹麦人及日本人改良,而成为现在所看到的虹吸壶。

改变放粉顺序,两种不同方法制作的虹吸咖啡,萃取率与浓度也有差

虹吸壶主体分为上壶、下壶与热源。通过热源加热下壶中的水,下壶中的水产生高温水蒸气并受热膨胀,高气压将水推入导管并抽至上壶中,然后浸湿咖啡粉进行萃取。

咖啡萃取结束时关闭热源,此时下壶不再加热。下壶内的空气会逐渐冷却收缩,此时上壶的咖啡液会流入下壶,咖啡渣则被过滤器过滤而留在上壶。


虹吸壶的两大流派

“先粉派”:先将咖啡粉投入上壶中,然后再将水加热至上壶进行制作。

“后粉派”:先将水加热至上壶后,然后再投入咖啡粉进行制作,这是最为常见的方式。

改变放粉顺序,两种不同方法制作的虹吸咖啡,萃取率与浓度也有差

两大流派的主要区别在于投粉的时间以及萃取的时间。两大流派各自的争议点在于:

(1)先放粉:上壶中先放入咖啡粉,然后再加热水。水上升的同时也会萃取咖啡,这样制作出来的咖啡甜度更高,醇厚度更好。

(2)后放粉:等水加热到上壶后,再放入咖啡粉,这样操作更加简单,容错率更高,咖啡风味更加平衡。

今天,我们做个测试:使用同一种咖啡豆,通过两种制作方法下的虹吸壶咖啡有何不同?


冲煮前的准备

改变放粉顺序,两种不同方法制作的虹吸咖啡,萃取率与浓度也有差

改变放粉顺序,两种不同方法制作的虹吸咖啡,萃取率与浓度也有差

改变放粉顺序,两种不同方法制作的虹吸咖啡,萃取率与浓度也有差


流派一:先上水,后放粉

1.萃取方案

2.制作过程

(1)倒入340ml92℃水,打开卤素灯加热。等到下壶开始连续出现小气泡时,就可以将上壶插入。

改变放粉顺序,两种不同方法制作的虹吸咖啡,萃取率与浓度也有差

(2)倒入研磨好的咖啡粉20g,使用搅拌棒轻微将咖啡粉压平,保证所有咖啡粉都被水打湿,开始计时。

改变放粉顺序,两种不同方法制作的虹吸咖啡,萃取率与浓度也有差

(3)30秒时,使用搅拌棒略微用力搅拌10圈;60秒时,关闭卤素灯将虹吸壶取下并快速搅拌3圈。此时可以看到上壶中的咖啡液流入下壶中,剩余的咖啡粉形成了一个“小鼓包”。

改变放粉顺序,两种不同方法制作的虹吸咖啡,萃取率与浓度也有差

(4)先上水后放粉的制作方法,咖啡液的最终温度显示83.2℃。

改变放粉顺序,两种不同方法制作的虹吸咖啡,萃取率与浓度也有差


流派二:先放粉,后上水

1.萃取方案

2.制作过程

(1)在上壶中放入研磨好的咖啡粉20g,在下壶加入340ml92℃的热水。

改变放粉顺序,两种不同方法制作的虹吸咖啡,萃取率与浓度也有差

(2)2分钟后下壶中的水缓慢升入上壶中,上升的同时咖啡的萃取也在进行中。

改变放粉顺序,两种不同方法制作的虹吸咖啡,萃取率与浓度也有差

(3)3分钟时,下壶内的水全部升入上壶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上壶中的咖啡粉一直在冒泡,此时我们将表面的咖啡粉使用搅拌棒略微压下,并开始计时。

改变放粉顺序,两种不同方法制作的虹吸咖啡,萃取率与浓度也有差

(4)30秒后,使用搅拌棒略微用力搅拌10圈,60秒将虹吸壶从卤素灯上取下。(此处可以不用再次搅拌,防止咖啡过度萃取出现焦苦味)

改变放粉顺序,两种不同方法制作的虹吸咖啡,萃取率与浓度也有差

(5)先放粉后上水的制作方法,咖啡液的最终温度显示85.2℃,比先上水后放粉的制作方法水温高了3℃,这是因为第二种制作方法在水中浸泡的时间更长,萃取的水温也要稍高一些。

改变放粉顺序,两种不同方法制作的虹吸咖啡,萃取率与浓度也有差


浓度与萃取率对比

萃取率在18%-22%,浓度在1.1.5%-1.55%为最佳萃取区间。

1.后放粉:萃取率与浓度都偏低

改变放粉顺序,两种不同方法制作的虹吸咖啡,萃取率与浓度也有差

改变放粉顺序,两种不同方法制作的虹吸咖啡,萃取率与浓度也有差

2.先放粉:萃取率与浓度都达标

改变放粉顺序,两种不同方法制作的虹吸咖啡,萃取率与浓度也有差

改变放粉顺序,两种不同方法制作的虹吸咖啡,萃取率与浓度也有差


咖啡粉与水的接触时间会两者的最大不同

后放粉的制作方法,咖啡粉与水的整个接触时间约为1分20秒;而先放粉的制作方法,咖啡粉与水的接触时间约为2分30秒,这样就使咖啡粉与水的接触时间更长,咖啡的萃取率与浓度得到提升,咖啡的口感整体会更加厚重。

改变放粉顺序,两种不同方法制作的虹吸咖啡,萃取率与浓度也有差

但从整体造作过程来讲,容错率最高的是后放粉的制作方法。先放粉的情况下,如果掌握不好水位上升的时间、搅拌次数与力度,咖啡很容易过度萃取,从而导致咖啡潜在出现焦苦以及苦涩的风味。


和很多朋友一样,在最开始学习咖啡的时候,我是不喜欢虹吸壶的。因为制作起来过于麻烦,还是对于高温加热玻璃,一直担心安全问题。后来,在上海咖啡展会上喝过了一次虹吸壶咖啡后,“真香”!于是自己购买了一套虹吸壶,才明白虹吸壶远远不是简单搅拌几下就能好喝,玻璃制品也没有不安全,只要操作得当即可。

改变放粉顺序,两种不同方法制作的虹吸咖啡,萃取率与浓度也有差

无论是“先放粉”还是“后放粉”,一定要明白搅拌的次数与力度对于咖啡风味的影响。先放粉由于咖啡粉与水接触时间更长,所以相比后放粉的制作方法,搅拌次数要更少一些,搅拌力度要更轻一些,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咖啡的过度萃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浓度   咖啡   壶中   热源   酸度   咖啡壶   制作方法   流派   口感   风味   顺序   放入   热水   力度   卤素灯   时间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