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第一杯手冲咖啡!一大波专业知识向你奔来,看完赶紧动手吧

什么是咖啡的萃取?

秋天第一杯手冲咖啡!一大波专业知识向你奔来,看完赶紧动手吧

萃取是将咖啡中的风味和化合物(不溶于水的油脂、可溶性气体、不溶性固体和可溶性固体)从咖啡粉中转移到咖啡液中的过程。

目的获得一杯风味平衡的咖啡,让酸味、甜味、苦味以一种令人愉悦的方式混合。

1.咖啡油脂:存在于咖啡豆中,但不溶于水。

金属滤网的油脂比滤布和滤纸更加丰厚一些,影响的是咖啡的口感。

秋天第一杯手冲咖啡!一大波专业知识向你奔来,看完赶紧动手吧

一杯油脂丰富的咖啡经常被描述为有着“奶油感”或者“黄油感”。放了一会的咖啡,通常可以看到咖啡表面漂浮着一层淡淡的金黄色油脂。

2.可溶性气体:在萃取过程中会溶解在水里,是咖啡香气的主要来源。

咖啡在不同的温度下会释放不同的可溶性气体,咖啡的香气也会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变化。

秋天第一杯手冲咖啡!一大波专业知识向你奔来,看完赶紧动手吧

3.不溶性固体:一杯含有大量不溶性固体的咖啡可能会带来涩感。

4.可溶性固体:决定了咖啡的酸甜苦咸。

可溶性气体和可溶性固体溶解在水中,形成咖啡商标中描述的香气和风味。


咖啡的可溶性物质

咖啡里含有许多不同的可溶性固体,它们以不同的速度溶解,并赋予一杯咖啡不同的风味,这里有几种最重要的物质:

1.水果酸:这类物质先溶解,给咖啡带来果香和花香。

水果酸可以给一杯咖啡带来可感知的酸度,但浓度太高会增加咖啡的酸涩感。

秋天第一杯手冲咖啡!一大波专业知识向你奔来,看完赶紧动手吧

2.梅拉德化合物:通过咖啡豆烘焙过程中的梅拉德反应产生。

梅拉德化合物为咖啡带来谷物味、坚果味、麦芽味、烟熏味、肉味和焦糖味。

3.红糖/焦糖:烘焙过程中,随着咖啡豆的天然糖分被焦糖化,这些分子也随着产生。

有助于增加咖啡的甜感,巧克力、焦糖、香草、蜂蜜等味道。溶解的时间比果酸稍长。

咖啡烘焙的越久,焦糖化的程度也就越高。继续烘焙,天然糖分就会碳化。

低度焦糖化的糖分(更甜)首先溶解,高度焦糖化的糖分(苦中带甜)所需的溶解时间较长。这也是深度烘焙咖啡更苦的原因之一:甜度更低。

4.干馏:来自梅拉德反应和焦糖化反应,较多存在于深度烘焙中。

呈现出烟草、烘烤、香料等风味。

干馏分子往往很苦,是溶解的最慢的分子,即使在咖啡中的含量很低,但足以掩盖其他的风味,使得咖啡只能品尝出苦味。


咖啡的浓度与萃取率

1.浓度是指一杯咖啡的醇厚度,也就是这杯咖啡在你口中的厚重感觉。

最适合的咖啡浓度约占咖啡液重的1.1.5%-1.55%。

秋天第一杯手冲咖啡!一大波专业知识向你奔来,看完赶紧动手吧

2.手冲一杯咖啡,并非要将咖啡中的所有物质都萃取出。

最适合的咖啡萃取率约占咖啡豆重的18%-23%。

萃取不足的咖啡:缺乏丰满感(无法品尝到更多咖啡里的不同风味),只有酸味,香气很薄弱或简单,醇厚感也很单薄。

萃取过度的咖啡通常过于苦涩,掩盖了其它的好风味。


粉水比

秋天第一杯手冲咖啡!一大波专业知识向你奔来,看完赶紧动手吧

切记:不要使用咖啡勺作为称量咖啡豆的标准!

因为咖啡豆的烘焙度不同,重量也会产生很大差异。例如:浅度烘焙的咖啡豆1g大约有6-8颗咖啡豆,深度烘焙的咖啡豆1g大约有10-12颗咖啡豆,使用量勺作为称量标准,实际是有出入的。


研磨度和冲煮时间

1.研磨就是将整颗咖啡豆磨碎成小的颗粒。这是因为咖啡豆的表面积很小,没有足够的空间让水渗透进去,进而萃取出咖啡里好的物质。

秋天第一杯手冲咖啡!一大波专业知识向你奔来,看完赶紧动手吧

2.细研磨度的咖啡粉比粗研磨度的咖啡粉接触水的面积会更大,有更多的空间让水流过并萃取出咖啡风味。

秋天第一杯手冲咖啡!一大波专业知识向你奔来,看完赶紧动手吧

3.使用细研磨度的咖啡粉萃取速度会变快,但并不代表冲煮的速度也会加快。

秋天第一杯手冲咖啡!一大波专业知识向你奔来,看完赶紧动手吧

4.没有哪一种研磨度可以保证一定能做出好咖啡,粗中细研磨度也是非常主观的词语。研磨出的咖啡粉颗粒永远是不均匀的,因为咖啡豆烘焙时自然爆裂的反应规则是不一样的。


水质

秋天第一杯手冲咖啡!一大波专业知识向你奔来,看完赶紧动手吧


温度

1.水温很重要,影响的是咖啡中可溶性物质的溶解速度。

建议水温:浅中度烘焙咖啡豆92-95℃,深度烘焙咖啡豆88-92℃。

秋天第一杯手冲咖啡!一大波专业知识向你奔来,看完赶紧动手吧

2.预热器具和预热咖啡杯都是为了减少热量的散失。

因为热量不仅会从冲煮用水传递到冲煮器具,也会从咖啡传递到杯子里。


注水方式

1.注水的速度和控制手法对咖啡的影响很大。

秋天第一杯手冲咖啡!一大波专业知识向你奔来,看完赶紧动手吧

2.缓慢、可控的注水动作对做出一杯好咖啡有明显的的帮助。

3.冲煮咖啡时注水的技巧:

(1)不要淹没粉床,要以中心为主注水。

滤纸侧面粘附的咖啡粉,主要由细粉组成。

如果滤纸侧面很干净,那就说明你的水浇到了滤纸上,沿着阻力最小的路径往下流走了,会潜在导致咖啡的萃取不足,口感变淡。

(2)水要分布均匀

(3)让咖啡留在咖啡粉床里

滤纸侧面的大粉块越厚、越高,咖啡与水接触的时间就越少。

4.咖啡粉在水中移动时会翻动。

翻动能使咖啡颗粒迅速接触水,实际上是加速了萃取。

秋天第一杯手冲咖啡!一大波专业知识向你奔来,看完赶紧动手吧

5.闷蒸:目的是释放二氧化碳。

当你浇湿咖啡粉时,粉会随着二氧化碳的释放而膨胀、鼓起小包(不冒泡就是不新鲜了),加速了二氧化碳的释放。

如果咖啡豆中的二氧化碳没有释放,气体会排斥水,为其他可溶物建立起一种保护罩,水就无法溶解它们,很难做出好喝的咖啡。

闷蒸可以让咖啡豆里的二氧化碳在萃取之前就从其他可溶物中排出。但时间要把控好,因为二氧化碳的释放同时其他挥发性的芳香分子也在释放。

建议闷蒸时间:30-45秒(烘焙度越深,闷蒸时间越短)

秋天第一杯手冲咖啡!一大波专业知识向你奔来,看完赶紧动手吧

6.新鲜度:新鲜咖啡豆要比平时采用更细的研磨度。

因为新鲜的咖啡豆中二氧化碳含量较多,会影响正常的萃取。

咖啡豆较好的赏味期在咖啡豆烘焙后的30-45天。


每次只改变一个冲煮变量

影响一杯咖啡口感“四要素”是:研磨度、水温、粉水比、注水方式。

秋天第一杯手冲咖啡!一大波专业知识向你奔来,看完赶紧动手吧

每一个要素的更改都可以调整咖啡的浓度与萃取率。但建议每次只改变一个冲煮的变量,这样才能有效地跟踪记录以及调整口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拉德   大波   咖啡   滤纸   可溶性   焦糖   咖啡豆   水温   化合物   口感   固体   浓度   专业知识   水流   香气   风味   秋天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