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验方——19.关节炎

中医验方——19.关节炎

关节炎

一、概述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常用方有当归四逆汤,阳和汤,芍药甘草附子汤。

当归四逆汤症见手足厥寒,或见四肢关节疼痛,身痛腰痛,口不渴,舌淡苔白,脉微细欲绝 阳和汤症见肌肉、筋骨等处漫肿无头,皮色不变,酸痛无热,口中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芍药甘草附子汤症见怕寒,脚肿胀,关节疼痛,脉微细。

二、方药详解

1.当归四逆汤

【来源】《伤寒论》

【方药组成】当归12克、桂枝9克、芍药9克、细辛3克、炙甘草6克、通草6克、大枣8枚。

【功效】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主治疾病】主要用于治疗关节疼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病。

【证型】血虚寒厥证。

【临床表现】手足厥寒,或见四肢关节疼痛,身痛腰痛,口不渴,舌淡苔白,脉微细欲绝。

【药理研究】现代研究显示,本方具有扩张末梢血管、改善微循环之功能,服用本方能激活儿茶酚胺代谢产物,通过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增加使体温上升,并用儿茶酚胺代谢产物的全数活化多巴胺等扩张末梢血管,从而达到改善四肢寒冷的作用。

【辨证要点】关节疼痛,手足厥寒,舌淡苔白,脉细欲绝。

【用法用量】水煎,早、晚分2次温服,于饭后半小时服用,每次150mL。

【注意事项】本方只适用于血虚寒凝之四肢逆冷,其它原因之肢厥不宜使用。

中医验方——19.关节炎

2.阳和汤

【来源】《外科证治全生集》

【方药组成】熟地黄30克、麻黄2克、鹿角胶9克、白芥子6克、肉桂3克、生甘草3克、炮姜炭2克。

【功效】温阳补血,散寒通滞。

【主治疾病】主要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骨结核,骨髓炎,骨膜炎等病。

【证型】阴疽。

【临床表现】肌肉、筋骨等处漫肿无头,皮色不变,酸痛无热,口中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

【药理研究】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阳和汤在管内有抑制结核杆菌的作用。本方对五种来源不同的痰培养的结核杆菌都有不同的抑制作用,且对于革兰氏阳性菌的制菌作用优于革兰氏阴性菌,说明本方具有显著的抑菌作用。

【辨证要点】患处漫肿无头,皮色不变,酸痛无热。

【用法用量】水煎服,早、晚分2次温服,于饭后半小时服用,每次150mL。

【注意事项】方中熟地黄用量宜重,麻黄用量宜轻,疮疡红肿热痛,或已溃破者,不宜使用本方。

3.芍药甘草附子汤

【来源】《伤寒论》

【方药组成】芍药9克、炮附子9克、甘草9克。

【功效】复阳益阴。

【主治疾病】主要用于治疗阳虚外感汗多怕寒、风寒湿痹阳气虚之关节疼痛。

【证型】阴阳两伤,肌肤失温,筋脉失养证。

【临床表现】怕寒,脚肿胀,关节疼痛,脉微细。

【药理研究】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方对大鼠佐剂型关节炎有肯定疗效,能够明显减轻其肿胀程度,消除耳、尾部结节,降低炎性组织中前列腺素E2值,提高血清类风湿因子转阴率。

【辨证要点】关节疼痛,怕寒,脉微细。

【用法用量】水煎,早、中、晚分3次温服,于饭后半小时服用,每次150mL。

【注意事项】1.方中的附子大辛大热,容易引起内热等副作用,故药到病愈即可,不应多服;2.孕妇忌服。

三、中成药的应用

治疗关节炎常用的中成药有二妙散。二妙散具有清热燥湿,主治湿热下注证,症见筋骨疼痛,或两脚软,或足膝红肿疼痛,小便短赤,舌苔黄腻。为散剂,每次3-5克丸,每日2-3次。

中医验方——19.关节炎

康桥原创作品,敬请关注,请转发!版权已保护,转载微我, 以免误伤,盗用必究!欢迎关注《康桥笔谈》百家号、《康桥笔谈》公众号!

【作者简介】康桥,男,甘肃省诗词学会会员,甘肃省武术协会会员,西安永年杨式太极拳学会会员,中国武术六段。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主任医师。依崆峒山,傍泾河水。生桫椤塬,学哈尔滨。年逾五十,历经风霜。出身医科,偏爱诗文。弄情笔墨,习修武学。“兰马”拥趸,万步有约。运动达人,健康桥梁。曾在《散文选刊》《飞天》《视野》《家乡》《甘肃日报》《平凉日报》《甘肃农民报》《学习强国》等媒体发表散文数篇。

中医验方——19.关节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关节炎   儿茶酚胺   熟地黄   甘肃省   附子   方药   微细   芍药   验方   药理   当归   甘草   筋骨   用量   关节   疼痛   中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