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验方——14.胃肠功能紊乱(泄泻)

中医验方——14.胃肠功能紊乱(泄泻)

一、 概述

治疗泄泻常用方有:葛根黄连黄芩汤,白头翁汤,黄芩汤,桂枝人参汤和桃花汤。

葛根黄连黄芩汤症见身热,大便不止,恶臭,肛门灼热,口渴,小便黄,舌红苔黄,脉浮或促;痛泻要方症见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泻后痛缓,舌苔薄白,脉两关不调,左弦而右缓者;黄芩汤症见下利不止,肛门灼热,有热臭气,甚则里急后重,腹痛,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数;桂枝人参汤症见大便不止,腹痛,兼发热,怕寒,头身疼痛,脉浮弱;桃花汤症见下利不止,便脓血,色暗,腹痛,喜温喜按,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沉弱。

二、方药详解

1.葛根黄芩黄连汤

【来源】《伤寒论》

【方药组成】葛根15克、甘草6克、黄芩9克、黄连9克。

【功效】清热止利,兼以解表。

【主治疾病】用于治疗急性消化道感染疾病如急性胃肠炎,腹泻等。

【证型】协热下利证。

【临床表现】身热,大便不止,恶臭,肛门灼热,口渴,小便黄,出汗,舌红苔黄,脉浮或促。

【药理研究】药理研究显示,本方具有明显的解热、抗菌、抗病毒作用,主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痢疾杆菌、轮状病毒有抑制作用;能有效地抑制胃肠道的蠕动,松弛气管和小肠平滑肌,具有缓急止痛的作用。

【辨证要点】身热,腹泻,苔黄脉数。

【用法用量】水煎,先煎葛根,早、晚分2次温服,于饭后半小时服用,每次200mL。

【注意事项】虚寒下利者忌用。

中医验方——14.胃肠功能紊乱(泄泻)

2.痛泻要方

【来源】《丹溪心法》

【方药组成】白术90克、白芍60克、陈皮45克、防风30克。

【功效】补脾柔肝,祛湿止泻。

【主治疾病】用于治疗急性肠炎,慢性结肠炎。

【证型】脾虚肝旺之痛泻证。

【临床表现】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泻后痛缓,舌苔薄白,脉两关不调,左弦而右缓者。

【药理研究】药理研究显示,本方松弛胃肠平滑肌,抑制胃酸分泌,抗溃疡等作用。痛泻要方水煎液可显著抑制家兔离体及在体肠运动,对氯化乙酸胆碱、毛果云香碱、水杨酸毒扁豆碱及氯化钡所致的肠痉挛有显著的解痉作用。进一步实验表明,该方主要通过阻断M受体而起作用。该方还有较强的抗组胺作用,能抑制小肠推进运动。

【辨证要点】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泻后痛缓,脉左弦而右缓。

【用法用量】水煎,早、晚分2次温服,于饭前半小时服用,每次200mL。

【注意事项】无。

中医验方——14.胃肠功能紊乱(泄泻)

3.黄芩汤

【来源】《伤寒论》

【方药组成】黄芩9克、芍药9克、炙甘草3克、大枣4枚。【功效】清热止利,和中止痛。

【主治疾病】小儿秋季腹泻,慢性结肠炎等病。

【证型】热泻热痢证。

【临床表现】腹泻,肛门灼热,有热臭气,甚则里急后重,腹痛,或见呕吐,伴发热,口苦,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数。

【药理研究】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芩汤具有抗炎抑菌,抗病毒,抗组胺,调节免疫,解痉止痛,退热等作用。

【辨证要点】腹泻,身热,腹痛,口苦,舌红苔黄,脉数。

【用法用量】水煎,早、中、晚分3次温服,于饭后半小时服用,每次150mL。

【注意事项】痢疾初期有表证者忌用。

中医验方——14.胃肠功能紊乱(泄泻)

4.桂枝人参汤

【来源】《伤寒论》

【方药组成】桂枝12克、炙甘草9克、白术9克、人参9克、干姜9克。

【功效】温中解表。

【主治疾病】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如秋季腹泻等。

【证型】脾阳不足,兼有表邪证。

【临床表现】大便不止,腹痛,兼发热,怕寒,头身疼痛,脉浮弱。

【药理研究】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方具有抗炎、增强机体免疫、缓解胃肠痉挛作用。

【辨证要点】腹痛,腹泻,怕寒发热,口不渴,舌淡苔白滑,脉浮虚。

【用法用量】水煎,桂枝后下,早、晚分2次温服,于饭后半小时服用,每次200mL。

【注意事项】本方具有温中解表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寒、复感风寒表证。

中医验方——14.胃肠功能紊乱(泄泻)

5.桃花汤

【来源】《伤寒论》

【方药组成】赤石脂30克、干姜3克、粳米30克。

【功效】温中涩肠固脱。

【主治疾病】慢性结肠炎,慢性痢疾,等病。

【证型】虚寒血痢证。

【临床表现】下利不止,便脓血,色暗,腹痛,喜温喜按,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沉弱。

【药理研究】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桃花汤具有抗菌、抗炎、镇痛、收敛止血,促进碳水化合物在人体內的吸收等作用。

【辨证要点】腹泻,便血,腹痛,喜温喜按,舌淡苔白,脉沉弱。

【用法用量】水煎,早、中、晚分3次温服,于饭后半小时服用,每次150mL。

【注意事项】痢疾之初起,实邪未尽者,不能应用桃花汤,应先清除肠内腐败物质。

中医验方——14.胃肠功能紊乱(泄泻)

三、中成药的应用

治疗泄泻常用中成药有参苓白术散,四神丸。参苓白术散益气健脾,渗湿止泻,主治脾虚湿盛型,症见饮食不化,胸闷,肠鸣泄泻,四肢乏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虚缓。每次6-9克,每日2-3次。

四神丸温肾暖脾,固肠止泻,主治脾肾阳虚之肾泄型,症见五更泄泻,饮食不化,或久泻不愈,腹痛喜温喜按,腰酸肢冷,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脉沉迟无力。每次9丸,每日2次。

康桥原创作品,敬请关注,请转发!版权已保护,转载微我, 以免误伤,盗用必究!欢迎关注《康桥笔谈》百家号、《康桥笔谈》公众号!

【作者简介】康桥,男,甘肃省诗词学会会员,甘肃省武术协会会员,西安永年杨式太极拳学会会员,中国武术六段。依崆峒山,傍泾河水。生桫椤塬,学哈尔滨。年逾五十,历经风霜。出身医科,偏爱诗文。弄情笔墨,习修武学。“兰马”拥趸,万步有约。运动达人,健康桥梁。曾在《散文选刊》《飞天》《视野》《家乡》《甘肃日报》《平凉日报》《甘肃农民报》《学习强国》等媒体发表散文数篇。

中医验方——14.胃肠功能紊乱(泄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葛根   伤寒论   方药   白术   黄芩   桂枝   痢疾   验方   黄连   药理   肛门   胃肠   用量   大便   功效   中医   作用   疾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