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系病症——4.咳嗽

肺系病症——4.咳嗽

肺系病症之咳嗽

一、概述

咳嗽是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发出咳声,或咯吐痰液的一种肺系病症。

咳嗽是肺系疾病的主要症状,又是具有独立性的一种疾患。肺气不清,失于宣肃,上逆作声而引起咳嗽为本病证的主要症状。

咳嗽分为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两大类。外感咳嗽为六淫外邪犯肺,内伤咳嗽为脏腑功能失调,内邪干肺。不论邪从外入或邪自内生,均影响及肺,致使肺失宣肃,肺气上逆发为咳嗽。西医学的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咳嗽变异性哮喘、胃食管返流性咳嗽等以咳嗽为主症者可参考本病证进行辨证论治,其他疾病兼见咳嗽者,可与本病证联系互参。

中医辨证论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证型:

二、辨证分型

(一)风寒袭肺证

咳声重浊,气急,喉痒,咯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舌象脉象: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治以疏风散寒,宣肺止咳。常用三拗汤合止嗽散。

(二)风热犯肺证

咳嗽咳痰不爽,痰黄或稠粘,喉燥咽痛,常伴恶风身热,头痛肢楚,鼻流黄涕,口渴等表热证。舌象脉象: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治以疏风清热,宣肺止咳。常用桑菊饮。

(三)风燥伤肺证

喉痒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连成丝,咳痰不爽,或痰中带有血丝,咽喉干痛,唇鼻干燥,口干,常伴鼻塞,头痛,微寒,身热等表证。舌象脉象:舌质红干而少津,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小数。治以疏风清肺,润燥止咳。常用桑杏汤。

另有凉燥犯肺,乃风寒与燥邪相兼犯肺所致,表现干咳而少痰或无痰,咽干鼻燥,兼有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舌苔薄白而于等症。治以疏风散寒,润肺止咳。常用杏苏散加减。

(四)痰湿蕴肺证

咳嗽反复发作,尤以晨起咳甚,咳声重浊,痰多,痰粘腻或稠厚成块,色白或带灰色,胸闷气憋,痰出则咳缓、憋闷减轻。常伴体倦,脘痞,腹胀,大便时溏。舌象脉象:舌苔白腻,脉濡滑。治以燥湿化痰,理气止咳。常用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五)痰热郁肺证

咳嗽气息急促,或喉中有痰声,痰多稠粘或为黄痰,咳吐不爽,或痰有热腥味,或咳吐血痰,胸胁胀满,或咳引胸痛,面赤,或有身热,口干欲饮。舌象脉象:舌苔薄黄腻,舌质红,脉滑数。治以清热肃肺,化痰止咳。常用清金化痰汤。

(六)肝火犯肺证

上气咳逆阵作,咳时面赤,常感痰滞咽喉,咯之难出,量少质粘,或痰如絮状,咳引胸胁胀痛,咽干口苦。症状可随情绪波动而增减。舌象脉象:舌红或舌边尖红,舌苔薄黄少津,脉弦数。治以清肝泻火,化痰止咳。常用黛蛤散合黄芩泻白散。

(七)肺阴亏耗证

干咳,咳声短促,痰少粘白,或痰中带血丝,或声音逐渐嘶哑,口干咽燥,常伴有午后潮热,手足心热,夜寐盗汗,口干。舌象脉象:舌质红少苔,或舌上少津,脉细数。治以滋阴润肺,化痰止咳。常用沙参麦冬汤。

肺系病症——4.咳嗽

三、医案精解(续上篇医案)

案5(潘星宇医案)

曹某,女,46岁。

初诊

主诉:患有慢性气管炎三年,加重1个月。

患者患慢性气管炎3年,每于感冒或冬季咳嗽明显。1个月前不慎感冒,自服莲花清瘟胶囊后症状减轻,唯有咳嗽逐渐加重,遂寻求中医治疗。症见:咳嗽阵作,咳痰不利,喉痒则咳,胸闷不舒,夜间不得安眠,舌质淡白,苔薄白,脉滑数。

中医诊断:咳嗽;西医诊断:咳嗽。

证属:风邪外感。治宜:疏散风邪,宣肺止咳。方选自拟三皮止嗽汤,处方:

桑皮10g,陈皮10g,青皮10g,半夏10g,茯苓15g,苏子10g,贝母15g,麦冬15g,当归10g,白芍20g,五味子10g,荆芥10g,防风10g,蝉衣5g,地龙10g,甘草5g。

6剂。每日1剂,水煎服。

二诊

服药6天后,咳嗽已大减,喉痒则咳明显减轻,夜已安眠。

原方再服5剂。

三诊

服完药后,诸症已愈。

为调理善后,改服六味地黄丸半个月。

【按】本例素有痰湿之体复感风寒,服三皮止嗽汤而愈。该方为潘主任治疗咳嗽的常用方,随证加减,治疗外感和内伤咳嗽均有效。其重点在于祛痰止咳,疏风止痒,其方组成以二陈汤为基础,以痰多质稀,久喘且咳,舌苔白腻,不论新感外邪内伤证,属痰湿者较为适用,至于痰黄而稠,咯吐不利,热证明显,恐其效不著。咳嗽病治疗过程中,有一部分病人出现喉痒则咳,不痒不咳,因此治疗病因是关键。方中用荆芥、防风、蝉衣、地龙祛风止咳,以达到痒祛则不咳的目的。执此方尽治“诸般咳嗽,其效如神”,但从临床体会本方对一般外感咳嗽的疗效令人满意,内伤咳嗽随证加减效果也明显。这充分遵循祖国医学辨证施治的原则,进行有规律的加减变化,变一方有多方的治疗作用,才能很好地发扬和继承祖国医学的遗产。

肺系病症——4.咳嗽

案6(王必舜医案)

刘某,男 ,63岁。

初诊(1997年7月8日)

主诉:咳嗽2周。

症见:咯白色粘痰,晨起痰多,伴咽痒,不发热,无胸痛,大小便正常,纳食尚可,查咽部无红肿,舌苔薄黄质红,脉稍数。

中医诊断:咳嗽;西医诊断:咳嗽。

证属:风寒束肺化热。治宜:清热理肺,降气止咳。处方:柴胡10g,前胡10g,桃仁10g,杏仁10g,炙桑皮12g,百部15g,款冬花15g,金银花24g,鱼腥草30g,炙枇杷叶15g,车前草15g,黄芩10g,桔梗6g,甘草10g。

5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二诊(1997年7月15日)

服上方后咳嗽咯痰均缓,唯咽部不适、发痒、咳少量痰、舌苔薄黄质红、脉数。

方守原法调整,去柴胡、桃仁、车前草,加紫菀10g ,半夏12g。取4剂水煎分服。

三诊(1997年7月19日)

咽痒缓解,有轻微咳嗽,咯少量痰,舌质暗红苔薄白,脉稍数。仍选止咳方参以活血扶正之品。处方:

生黄芪30g,当归15g,百合30g,沙参24g,丹参24g,前胡10g,桃仁10g,杏仁10g,赤芍15g,炙百部15g,款冬花15g,炙桑皮10g,鱼腥草30g,桔梗 6g,甘草6g。

6剂。每日1剂,水煎服。后经随访得知,15剂咳愈。

【按】本例患者咳嗽前为感冒,后虽表证不明显但热邪客肺无疑。故治以清热理肺,降气止咳,药用止咳方中理肺止咳之品,加鱼腥草、黄芩、金银花合原方柴胡、桑叶清透肺之热邪从外而解,车前草导热下行。

二诊服药诸证均有减轻,故去柴胡、桃仁、车前草、再加紫菀、半夏增其降肺止咳之功能。

三诊时诸证渐愈,唯舌质暗红,脉数不去,虑其气阴两伤,加之年事已高,故去金银花、半夏、黄芩等加黄芪、百合、沙参、丹参、当归等。在治咳的基础上,兼以活血扶正之法以善后。

康桥原创作品,敬请关注,请转发!版权已保护,转载微我, 以免误伤,盗用必究!欢迎关注《康桥笔谈》百家号、《康桥笔谈》公众号!

【作者简介】康桥,男,甘肃省诗词学会会员,甘肃省武术协会会员,西安永年杨式太极拳学会会员,中国武术六段。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主任医师。依崆峒山,傍泾河水。生桫椤塬,学哈尔滨。年逾五十,历经风霜。出身医科,偏爱诗文。弄情笔墨,习修武学。“兰马”拥趸,万步有约。运动达人,健康桥梁。曾在《散文选刊》《飞天》《视野》《家乡》《甘肃日报》《平凉日报》《甘肃农民报》《学习强国》等媒体发表散文数篇。

肺系病症——4.咳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宣肺   甘肃省   车前草   咳痰   沙参   脉象   外感   舌苔   半夏   桃仁   黄芩   柴胡   风寒   内伤   病症   常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