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验方——24.附件炎


中医验方——24.附件炎

中医验方是指经过临床实践并反复使用后有疗效、流传于民间的固定方法或方剂,其中名方是验方的精粹部分。具有以下特点:

1.简、便、廉、验、巧。“简”指组成药味少,一般不超过4味,使用方法简单,易于普及;“便”指易找易买,取材方便,某些药味不见得载于本草书籍,或为地方草药,或为民族药物,或为鲜药,或为食物;“廉”指经济实惠,价廉物美;“验”为意想不到的疗效,千锤百炼,久负盛名;“巧”指立意奇巧,组方精巧,用法巧妙。

2.非正规系统处方。对病治疗,或对证治疗,或对症治疗,不一定辨病辨证辨症,不一定讲究原则,不一定遵循用量用法规范,对常见疾病及疑难疾病应用广泛。中医验方流传于民间,多为亲自体验或口耳相传,甚则成为一地风俗,某些中医验方无从查考,但处方及使用方法固定,加减应用亦有规律可循。

3.一般无不良反应。中医验方亦有适应证及禁忌证,正确使用验方一般安全可靠,无不良反应。对于某些仍使用或超量使用有毒中草药的验方,临床使用时切忌对号入座或以病试方,即使经过医生勘定的验方亦不可长期使用,当心验方中毒,或引起其他不良反应。因此,临床使用时必须注意参照辨病、辨证、辨症原则,注意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疾病的多样性,因人、因病、因时、因地制宜,考证验方药物的功效及不良反应,考究所用验方与所治疾病的医学逻辑关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使用。

中医验方——24.附件炎

附 件 炎

一、概述

治疗附件炎常用方有桃核承气汤。

桃核承气汤证见小腹疼痛,烦躁谵语,血瘀经闭,痛经,脉沉实而涩;少腹逐瘀汤症见少腹疼痛,作胀,腰膝酸软,月经失调,痛经,舌质黯,脉沉紧。

二、方药详解

1.桃核承气汤

【来源】《伤寒论》

【方药组成】桃仁12克、大黄12克、桂枝6克、炙甘草6克、芒硝6克。

【功效】逐瘀泻热。

【主治疾病】附件炎,急性盆腔炎等。

【证型】下焦蓄血证。

【临床表现】小腹疼痛,烦躁谵语,血瘀经闭,痛经,脉沉实而涩。

【药理研究】药理研究表明,本方可明显抑制家兔体外血栓形成和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

【辨证要点】少腹急结,脉沉实或涩。

【用法用量】水煎,芒硝后下,早、中晚分3次温服,于饭前半小时服用,每次100mL。

【注意事项】表证未除者,先解表,后用本方。因本方有破血下瘀功效,故孕妇禁用。

中医验方——24.附件炎

2.少腹逐瘀汤

【来源】《医林改错》

【方药组成】小茴香1.5克、干姜3克、延胡索3克、没药6克、当归9克、川芎6克、官桂3克、赤芍6克、蒲黄9克、五灵脂6克。

【功效】活血祛瘀,温经止痛。

【主治疾病】附件炎,痛经,月经不调。

【证型】寒凝血瘀证。

【临床表现】少腹瘀血积块疼痛或不痛,或痛而无积块,或经期腰酸,小腹作胀,或月经一月见三五次,接连不断,断而又来,其色或紫或黑,或有瘀块,舌质黯,脉沉紧。

【药理研究】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少腹逐瘀汤具有良好的子宫解痉和抗炎作用。少腹逐瘀汤能明显降低正常大鼠离体子宫自发运动的收缩和舒张强度 ,抑制缩宫素诱发的离体大鼠子宫收缩频率加快 ,延长“痛经”小鼠扭体反应潜伏期 ,明显减少扭体反应次数。中剂量少腹逐瘀汤明显抑制塑料管所致大鼠子宫炎症反应和棉球所致大鼠皮下肉芽肿形成。

【辨证要点】少腹疼痛,作胀,腰膝酸软,月经失调,痛经,舌质黯,脉沉紧。

【用法用量】水煎,早晚分2次温服,于饭后半小时服用,每次200mL。

【注意事项】每次行经前3日服药3剂。

三、中成药的应用

治疗附件炎常用中成药有桂枝茯苓丸。桂枝茯苓丸具有活血化瘀,缓消癥块,主治瘀阻胞宫型,症见少腹有癥块,血色紫黑晦暗,腹痛拒按,舌质紫暗,脉沉涩。每次3—5克,每日2—3次。

中医验方——24.附件炎

【作者简介】康桥,男,甘肃省诗词学会会员,甘肃省武术协会会员,西安永年杨式太极拳学会会员,中国武术六段。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主任医师。

依崆峒山,傍泾河水。生桫椤塬,学哈尔滨。年逾五十,历经风霜。出身医科,偏爱诗文。弄情笔墨,习修武学。“兰马”拥趸,万步有约。运动达人,健康桥梁。曾在《散文选刊》《飞天》《视野》《家乡》《甘肃日报》《平凉日报》《甘肃农民报》《学习强国》等媒体发表散文数篇。

中医验方——24.附件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验方   承气汤   谵语   甘肃省   桃核   方药   桂枝   药理   小腹   子宫   功效   抑制   大鼠   疼痛   中医   疾病   附件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