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记得西单那道夜景吗?——《话说西单》(十八)


您还记得西单那道夜景吗?——《话说西单》(十八)

图 / 文 马占顺

早晨听广播,离今年高考还有一周的时间了。

今年由于疫情的原因,高考推迟了!相信孩子们会应对疫情,努力复习的。

在幸福养老大课堂的《话说西单》,回忆着西单早些年的人土风情时候,我突然想起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一批即将毕业的,或者还有没毕业的学生们,傍晚时分开始,他们就坐在西单路边上,借着马路上的灯光看书、学习的情景。

那俨然就成为西单一道美丽的夜景啊!

那个时候,我在最基层的派出所里工作,由于工作性质往往加班很晚才能疲惫地回到家中,十一点、十二点都是常态化的。当我骑车在西单路口拐弯,往南走到宣内大街,就看到两侧的路边马路牙子上,竟坐着不少的学生在看书、背书!当时就让我很起敬。

开始出现几个、几十个学生在马路边上,借着晚上昏暗的灯光读书,我还觉得挺好奇的。心想“不至于吧”!可是后来离着高考的时间越来越近,读书的人就越来越多了。那时的高考时间也是在7月的7、8、9三天。只是后来政府考虑这时候快到伏天了,就提前到6月份进行高考。

八十年代初,正是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比我们小的这拨人渴望学习、渴望读书的愿望真是比我们强多了!他们自觉或者不自觉的都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知道自己身上将来的担子会有多重。所以奋发读书就成了他们的一种奢望。

后来我才知道,为什么这些渴望读书的学生们竟然坐到路边上来借着灯光学习呢,原来有这样几个原因。

首当其冲的就是家里的住房面积太小。因为都住在胡同的平房里,到傍晚上家长都下班回家了,兄弟姐妹的都挤到一起,没有自己的读书地方。

其次是家里每个人的需求不同,有的家里希望早点休息,因为父母上班道远,第二天还要早起呢;有的家里想在这平静的晚上看看电视,享受一下美好的精神生活。

当然还有其他的原因,可这两个原因就是最主要的。要想读书只能躲开人多的家里,自己到马路边上静读了。

有没有“悬梁刺股”的,我说当然也有。

因为那时的高考录取率可能就是百分之十几吧(具体记不清楚了),这就是在走独木桥,谁挤上去谁就会赢。您想啊,这不得考高分才能争取到一个相当不容易的名额啊。试想,您不努力学习行吗?有谁愿意落在人家的屁股后面啊!

话说回来,年轻人的学习,当然是为今后做准备,也是为祖国的建设做准备。周总理早在上个世纪就提出,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没有文化,怎么实现;没有知识,谁去实现。所以我说这是努力的一代,是担当的一代!

我知道这批年轻人的学习是付出了努力的,他们能堂堂的走在大学的校园里,那是应该的。我又在想,这些人恐怕也在变老,不管在什么岗位上,当他们回想起当年,曾经在西单马路两侧的路灯底下,坐在马路牙子上一心读书的情景时,会是怎样的一种感慨啊?是幸福、是骄傲、还是……

其实我一直就很敬佩我看到的这批青年人,不管当时的条件怎样艰苦,他们把读书作为自己的唯一,把奋斗作为自己的目标,这就是祖国的希望!

今天面临疫情的考验,希望孩子们静心、加油!

2020年6月30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上个世纪   土风   悬梁刺股   牙子   疫情   夜景   边上   祖国   路边   马路   灯光   家里   晚上   原因   努力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