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里无粽子


端午节里无粽子

作者 马占顺

今年的端午节,无声无息地又来了。而疫情中的端午节,似乎这粽子失去了太多的诱惑,有还是没有都无所谓了。反正每天都如过节一样,我对这特殊节日中的特殊味道,开始感到淡的很。

但是包粽子、吃粽子毕竟是中国历朝历代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这种传统文化还有它的渊源,发展和辉煌,不知道历史上还有多少文人墨客们,用诗歌来抒发自己的豪情和感慨。

南宋时期的诗人赵蕃(1143年—1229年)在他的那首《端午三首》中写道:“忠言不用竟沉死,留得文章星斗罗。” 看的出这两句是有感而发啊,明明是忠言,却不被楚王采纳,遭到排挤后的屈原最后投江自尽;但是屈原留下的诗歌、文章却像星星一样的多,数都数不过来,让后人们敬慕啊!

对屈原的怀念,诗人赵蕃又打出了抱不平:“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说是每到端午,都是风雨悱恻,寄托着后人们对立志报国的屈原满腔的怀念。昨晚北京上空电闪雷鸣,大风呼啸,天地似在呜咽,山河似在流泪!这恰恰也为今日的端午注入了一丝凝重!

我们都知道,屈原不但是位有抱负的政治家,也是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屈原作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大雅歌唱到浪漫独创的新时代 。

公元前314年,屈原因为变法遭到了贵族势力的反扑,失去了楚王的信任。此后,屈原只能通过讲学的方式来宣扬变法的思想主张。公元前304年,屈原被流放至汉北,几年后,屈原回国都参政,任三闾大夫,仍力主抗秦,可惜未能如愿。楚怀王被秦国劫持囚禁。新王对秦国采取妥协政策,打压主张抗秦的大臣们。屈原被罢免官位,流放到江南。公元前278年,楚国的国都被秦军攻占,屈原知故国将亡,回天无力,最后悲愤地投江以身殉国。

《离骚》《九歌》《天问》可以作为屈原作品三种类型的代表。

《离骚》是屈原创作的重点。以自己的理想、热血、遭遇以至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其整个篇章中都闪耀着其鲜明的个性光辉。

《九歌》是楚国祀神乐曲,经屈原加工、润色而成,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歌颂了劳动人们热爱生活的壮丽画面。

《天问》是屈原根据神话、传说创作的诗篇,着重表现出作者的学术造诣。

这些惊天诗作构成了屈原作品的基本风格。他的《离骚》《楚辞》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珠穆朗玛峰。

2020年端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雅歌   粽子   端午节   秦国   楚国   屈原   忠言   楚王   离骚   诗篇   公元前   端午   中国   诗人   诗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