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岗胡同"带来的所思——《话说西单》(十四)


图 / 文 马占顺

那天我们几个人一起聊天,张骥良老师说起了他下岗的往事。

突然我说好像在西单的二龙路有一条下岗胡同。

在我的记忆中,这条下岗胡同不是很长,南北走向。往北走到头向西拐与小口袋胡同相接,向东拐去有一段短巷通往二龙路。下岗胡同南口正好位于二龙路与太平桥大街交汇处。实际上我说下岗胡同的正北就是被西城公安分局的南墙给挡住了。这条胡同不长,但是胡同很宽。网上说“下岗胡同是条老胡同,老得可以追溯到元大都的北城墙。” 我无从追溯。我想这就是一条普普通通的胡同吧。

我是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当兵回京分配到西城公安分局的一个派出所工作。分局经常召开全体干警大会,这样所有派出所的干警都要骑着自行车到分局大礼堂开会,当然我对这条胡同就有印象了。不过去年到位于西城区人民政府对面的中国社区报社去办事,这条胡同又一次出现在眼前。

不知道怎么那么巧,“下岗”这两个字就那么刺眼。记得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身边有不少人都下了岗。生活的艰辛过早地来到这些人的身边,可是我见到的几个人他们可都是生活的强者。记得在胡同里早早的就有校友遭到下岗,那会儿在西单东北角的夜市开的真是红红火火的,逛夜市的人们也是摩肩接踵的。每个傍晚的五点左右,蹬着、推着三轮车的年轻人就早早地来到这里,开始他们辛苦但又是幸福地付出!这些早下岗的同学,有几个硬是凭着他们自己顽强的毅力,不管是酷暑还是寒冬,不管是春来还是秋往,常年在西单的夜市拉着个破平板车,挑灯夜战卖服装,不几年的功夫他们有的还真“玩”成了“万元户”。

记得几次在路上碰到后我们都交谈。我那时每月的死工资也就是几十块钱,可人家一说就吓了我一跳,他们在西单的夜市“练摊”,每晚的流水从几十块开始,慢慢上升到几百块,真是让我羡慕!没过几年有的同学就率先买上了汽车,停在窄窄的胡同里真是“扎眼”。可是能有谁知道他们是怎样的一个付出啊!

还有身边的张骥良老师。本来就是个视力仅仅0.01的盲人,加上他是个“袖珍”的男子汉,在九十年代初也遭到了理所当然的下岗。在那个年代,正常人下岗都找不到工作,何况一个残疾人呢?他沉闷过、痛苦过,可是他没有沉默,没有停止。他向自己的父母保证,要用自己的智慧养家!于是张骥良老师凭着自己初中文化底子,拿起手中的笔,硬是当上了一名盲人记者,开始了他漫长的记者生涯。从末代皇家到平民百姓;从社会各界名流到作家、书法家他都一一的采访过,写出了几百万字的采访文章,发表在京城的各大报纸上。通过采访皇室家族,写出了盲人群体当中最有分量的《溥仪 终结一个时代的人》的大作,流传海内外。他还卧底卖血的群体当中、卖假发票的盲流当中、乞讨要饭的流浪人当中,面对三棱刮刀、面对吆喝恐吓,写出了一篇篇的犀利文章,来揭露他们这些人的嘴脸。为净化首都做出了贡献。

下岗对人生来说,这何尝不是一件最痛苦的事呢?但对于奋斗者来说,这又是一种机遇啊。

2020年6月28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小口袋   上个世纪   西城区   胡同   西城   奋斗者   干警   几个人   盲人   所思   夜市   派出所   分局   采访   身边   老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