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榄和茶原是一对姊妹花


橄榄和茶原是一对姊妹花

云南盛产滇橄榄。小时候经常在街上见有人挑着橄榄卖,很便宜。橄榄不算是好吃的水果,但它是我遇到的最能在味蕾上舞蹈的神秘果。滇橄榄圆形,仔细看,像只足球,一分六瓣。抓一个轻轻咬一口,先是苦味、马上又变涩味,紧接着是极酸味,之后口水在嘴里四溢,稍后浓浓的回甘之味涌来,俄顷,喝上一口清水,甜甜的味道环绕口腔。一些女孩子借其酸味,蘸着盐和辣椒面吃,别是一种味道。

我最喜欢的是,母亲常会称回几公斤橄榄,洗净,放入玻璃瓶中,加入凉开水,放盐和甘草,十天半个月后,橄榄醃熟了,轻轻一咬,那颗“足球”就一分六瓣,甜酸间散发着甘草的香。醃橄榄水更是人间甘露,清香酸甜咸回甘,把满腹濡湿搅得荡气回肠。那水喝一些又续加一些,如此吃、喝上一两个月。只是盐放多了太咸,不上口;有时会起花,橄榄和橄榄水都混浊起来,只有整瓶倒掉。时下,偶然在街上的泡梨摊上见有橄榄水卖,也勾馋,买来一喝,大多是起花后勾兑的水水,只有一股子嗖味。

橄榄和茶原是一对姊妹花

滇橄榄的学名叫余甘子,“余甘”——其名形象直白。

一日,与一位茶叶化学教授喝茶,说起茶的苦涩,我问道:“可否把滇橄榄的成分加入茶叶中,进一步提高茶的口感?”

他说:“有这个工艺啊!”

后来方知,茶还有另一个俗名“余甘氏”。橄榄回甘,茶也回甘。辞典上解释“回甘”为:“回味甜美。谓滋味由涩变甜”。大约“回甘”的同一性,古人便把橄榄和茶拉扯在一起。

宋朝学者李郛在《纬文琐语》中写道:“世称橄榄为余甘子,亦称茶为余甘子。因易一字,改称茶为余甘氏,免含混故也。”同时代人陶谷《清异录·茗荈》记载,五代胡峤《饮茶诗》有云:"沾牙旧姓余甘氏,破睡当封不夜侯"。

我查了一下,橄榄和茶都有一个共同的化学组分:单宁。它们的苦涩味大部分出自单宁。显然,古人在筛淘食品时发现了茶和橄榄的同一性而把它们当作姊妹。

古人时兴把茶与橄榄放在一起烹煎,以获得更好的滋味。宋代饮橄榄茶的习俗流传较广。在《调鼎集》中有关于宋人橄榄茶的制法记载:“橄榄数枚,木锤敲碎,同茶入小砂壶,注滚水盖好,少停可饮。”也有喝茶时,把橄榄当作茶点的。

宋代诗人们写了不少诗记录了这种“姊妹茶”之一景。

陆游便有茶与橄榄入诗的作品,如《夏初湖村杂题》:

“寒泉白换营蒲水,活火闲煎橄榄茶。白是闲人足闲趣,本无心学野僧家。”

又有《午坐戏咏》:

“贮药葫芦二寸黄,煎茶橄榄一瓯香。午窗坐稳摩痴腹,始觉龟堂白日长。”

此外,尚有黎廷瑞《花时留郡归已初夏事六首》:“晚味思参橄榄茶”;舒邦佐《和许宰寓武邑赓杨垂靖安八咏》中有:“著人似醉首蒲酒,有味如尝橄榄茶。”

这些文人视橄榄为“从来独有茶知己”。

橄榄和茶原是一对姊妹花


果然如茶教授所说,我在“知网”上查到,有不少关于橄榄与茶的现代工艺论文。只是在现实的茶饮中,我还未喝到一款“橄榄与茶”的真品,大概这个传统失传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武邑   橄榄   活火   靖安   涩味   姊妹花   酸味   甘草   宋代   姊妹   古人   茶叶   滋味   味道   教授   化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