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随意性行为”的人,婚后更容易出轨吗?心理学告诉你答案


随着各种交友软件的出现,一些年轻男女的性观念是越来越开放了。

通过软件附近人的定位,可以让两个完全不认识的年轻男女相识相恋,甚至发生一夜情。

不过,这种婚前性行为是不值得提倡的。

我们常说的“约炮”便是其中一种,它指的是在单身的情况下随意性行为,其本质是缺乏承诺性和责任性的性行为。

许多网友认为,婚前经常“约炮”的人,在婚后肯定也不会忠贞,容易婚内出轨。那么,事实真是如此吗?

婚前“随意性行为”的人,婚后更容易出轨吗?心理学告诉你答案

1、性泛滥的人更容易出轨?


1、性泛滥的遗传学依据

美国某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婚前性泛滥可能和人类的某种遗传基因有关。

研究者们收集了181位年轻人的性行为和亲密关系的经历,以及他们的DNA样本。

结果研究发现,在婚前有过多次性经历的人,都存在着同一种类似的基因——DRD4基因。

研究发现,这种基因通过影响人类大脑中的化学物质,从而影响着个体行为。

它可能会促使人们发生无承诺的性行为,其中就包括“约炮”、婚内出轨等行为。

说到底,这种基因带给人们的感觉就是——忍不住!


2、性泛滥的社会关系学依据

同样是性泛滥,“约炮”和“婚内出轨”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约炮的双方都是单身,所以并没有第三方受害者。

而婚内出轨受伤的往往是出轨者的伴侣,这不仅是道德上出轨者对婚姻的不忠,更是法律上对伴侣合法权益的侵害。

根据我国婚姻法第46条第2小条,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而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国外有一项针对世界各个地区人们的高危性行为的研究发现,无论是约炮还是出轨,都可能体现着不同的人格-性联系。

在关系内出轨的人,往往具有低亲和性和低责任心等人格。

他们在与伴侣的相处过程中,表现得极不礼貌、不友善、不友好。

而责任心的缺失,也让这类人更容易发生随意性行为。

再来看所谓的“约炮”,实际上“约炮”也是一种低责任心的体现,他们没有将性行为看做是一种责任,只是将其当作一种很正常的生理需求。

婚前约炮虽然不是什么很大的道德问题,但是在不少人心中,却会对这类人打上“滥情”的标签。

不过,爱“约炮”的人并不一定会婚内出轨,婚内出轨的本质还是与亲密关系的质量有关。

研究发现,只有在低质量的亲密关系中,约过炮的人才会比没约过的更容易出轨。

而在高质量亲密关系中,并没有得出这一结论。

因此,约过炮的人,并不一定有更大的概率婚内出轨。

婚前“随意性行为”的人,婚后更容易出轨吗?心理学告诉你答案

2、决定婚内出轨的3大因素


1、夫妻间的性生活不和谐

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的潘绥铭教授曾做过一次全国调查,发现中国已婚男女中,每月性生活不到一次的人数超过1/4。

据相关统计,因为性生活不和谐而离婚的夫妻占到了85%—90%,可见,性生活不和谐是引起夫妻关系走向破裂的第一要素。

一旦夫妻的性生活不和谐,彼此就可能通过其它途径来解决自己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这样一来,就给出轨留下了滋生的土壤。

2、小三的吸引力比伴侣更大

任何的婚内出轨,都是和小三分不开的。

在电视剧《我的前半生》中,凌玲只是一个长相平平,家境一般的离异女。

但是却获得了成功男士陈俊生的青睐。

在很多时候,小三对人的吸引力并不是其外在,而是TA存在出轨者在其婚内伴侣没有给予自己的那种精神需求。

婚前“随意性行为”的人,婚后更容易出轨吗?心理学告诉你答案

相比起肉体出轨,精神出轨更加普遍!

据2017年度一份针对恋爱和已婚男女出轨数据的报道,我们看到了一个惊人的数字:

83%的男性都有过出轨的想法,其中60.2%的男性出轨过,而很多男性出轨的对象还不止一位女性!

3、自身的道德和价值观念

出轨不仅仅取决于夫妻的性生活,感情以及小三的勾引,更大程度上还是依赖于夫妻自身的道德和价值观念。

夫妻双方如何看待婚姻,是否能够承担婚姻中的责任、义务,他们是否能够忍受不健全的婚姻,是否能够接受伴侣的缺点等,都能作用于这段婚姻是否能继续维持下去。

总而言之,婚内出轨,是一个多方面复杂因素影响的行为,我们不能简单地从当事人是否“约过炮”来轻易地下判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性行为   婚前   责任心   性生活   婚后   基因   心理学   吸引力   人格   伴侣   随意   道德   男性   夫妻   婚姻   答案   男女   发生   责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