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轻易承诺

刘悦

做事前承诺无可挑剔,但做起事来,不履行承诺,那个人真是让人恼火,烦感。这种事在生活中,不知你碰到过吗?

在我国,“信”字最早出现在金文上,春秋战国时期,许多思想家广泛地探讨了,有关诚信方面的问题,并把它刻铸在了青铜器上。孔子把“信”看成人人须遵循的道德规范。他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是啊!没有诚信,何来尊严。

《资治通鉴》里曾有这样一则故事,说的是魏文侯与群臣饮酒,奏乐,而天又下雨,魏文侯却下令前往山野,群臣不解。魏文侯说,我与虞人约好了今天去打猎,虽然这里很快乐,怎么可以无视一个约会呢。于是“乃往,身自罢之。”

不轻易承诺,一诺千金。可见承诺有多值钱,因为承诺是信誉,是人品,是责任。每一个人,从小都会学到承诺,长大以后因为某种利益和欲望,不遵守承诺。自己的承诺都可以不完成,这样的人还能交朋友吗?

“言之不出”不是指不轻易说话,而是指不轻易许愿、不轻易承诺、不轻易表态、不轻易发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在做事情的时候先做事,做成了之后再说。不能说这话不对,先做再说,好处是易守信,压力小,即使做不成还有回旋之余地。“讷于言而敏于行”就是说话迟钝些,做事机敏些。”

老子《道德经》中说:“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告诉人们,轻易许下的诺言,必然缺乏信用,把事情形容很容易的话,真正做起来,就会有更多的麻烦。

前半句话教育我们,不要轻易承诺,只要承诺,就要认真践行,不要失去了信义,后半句教育我们,不要轻视我们所遇到的,事情或者对手,否则我们肯定会在,做这件事的过程,缺乏后劲和必要的准备而失败。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深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也是成语“一诺千金”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重金悬赏捉拿。结果他的往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使他免遭祸殃。

不讲诚信是自古以来被人唾弃的,对其他人来说,对你所做之事,没有明确的预期,少说是会造成误解,多说会影响的你的人品。言谈话语之中出尔反尔,言而无信,让与你交往的人大失所望。

 承诺是古老的道德范畴,也是我们今天的做人之本。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做到诚实守信的,只不过有的人不愿去做罢了。“有所许诺,丝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移。”诚信无论对自己还是他人,都是一种责任,讲诚信就是一个负责任的人。不讲诚信,人无法立于世;没有诚信,社会无法正常运转。

汉朝的韩信,小的时家里很贫穷,常常衣食无着,流落街头,有一位为别人当用人的老婆婆很同情他,支持他读书,还每天给他饭吃。面对老婆婆的一片诚心,韩信很感激,他对老人说:“我长大了一定要报答你。”后来韩信成为著名的将领,被刘邦封为楚王,他仍然惦记着这位,曾经给他帮助的老人。他找到这位老人,给予她千金为报答。

不轻易承诺,一旦承诺了,就要守信用。信用是当今社会不可缺少的个人无形资产。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自己要诚信。实现诚诺的约束不仅来自外界,更来自我们的自律心态和自身的道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道德经   祸殃   人而无信   孔子   群臣   刘邦   老婆婆   重金   人品   千金   信誉   道德   说话   事情   诚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