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说话的鸟

刘悦

会说人话的鸟,要数鹦鹉类最强。

能模仿人类说话,还八哥、鹩哥。

鹩哥需要调教,从幼鸟开始。在家中还要笼养画眉,或者啼叫比较好听的鸟,给它作伴,或播放其它鸣唱的声响录音。

等鹩哥一点点长大,对人的畏惧心理得到改善,还能学会许多种鸟和动物的叫声。

鹩哥学说人语不用捻舌,且口齿伶俐,吐字清楚。

有人认为八哥不需要捻舌头。我养过两只八哥,第一只不懂,两年多了,叫声还跟大乌鸦一样。第二只从三个月开始给它捻舌,每两个月捻一次。第一次是硬壳,第二次是软的,第三次就是薄薄的一层膜,开始说话啼叫的时候,声音非常好听。所以八哥鸟不修舌头,不捻舌,说话不清楚。

捻舌要多次进行,不是一次成功的。友情提醒“捻舌的时候要轻一点,避免伤害它的舌头,最好搭配着香烟的灰。”

人类进化过程中有了语言,所以使人类成为地球上,最高级的生物。很多牲畜和犬类,可以听懂人类的语言。鹦鹉、八哥类可以学舌。

鸟的生存概念里没有好鸟,坏鸟区分,只存在基本的食物链关系。学舌也是人类长期训练的结果,教什么,学什么,基本不会自由发挥。

看到一个视频,一只鹩哥会唱歌,无非就是主人从小就让它听,时间长了就会唱了。鹦鹉学舌是先天性行为,是一种特殊反射行为,这与它生有特殊结构的鸣管和舌头有关。

鹦鹉的鸣管比较发达和完善,有四至五对鸣肌,在神经系统控制下,使鸣管中的半月膜收缩或松弛,回旋振动发出鸣声。鹦鹉的发声器的上、下长度及与体轴构成的夹角均与人的相似。

鹦鹉等鸟类的特殊反射行为,这与它生有特殊结构的鸣管和舌头有关。宋代《景德传灯录》中写到“如鹦鹉只学人言不得人意”。

人说话就不一样了,人有情,还有思想。思想使人具有了分辩心,带动心理变化,变化中的落差和起伏,就形成了语言的欲望。

欲望的分辩,产生了是非对错,善恶美丑等等。也产生了我们人类文明,人类进步,人类科技等等。反之,人类如果没有了语言,思想和一般的有情动物,是一样的,只根据食物链循环。

《道德经》的道经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

把第二十五章和第一章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结合理解。

就会发现,人类也是整个“道”里的一个自然部分,当人类进化的时候,语言也在进化,思想也跟着进化,话说开口的时候就给身边的一切,产生一个定位。我们今天知道的所有动物、植物名字的,其实都是人类给安上的。

包括今天我们所接触的一切,都是人类具有了语言能力和分辩思维,产生了欲望以后,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发明和命名的。鹦鹉学舌是重复一些它不懂,不了解的东西。可见鹦鹉学舌,是不可取的, 。

一个成熟的人,对待事物要有自己的见解,要独立思考。同样的话,在不同的地方说,有时便是明智,有时便是愚蠢。即便是古人的原话,到了不同的场合,也不能完全照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懂得随时变通,切不可做那学舌的鹦鹉而贻笑大方!”

3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景德   道德经   鹩哥   鹦鹉学舌   食物链   鹦鹉   叫声   舌头   说话   欲望   人类   动物   语言   思想   天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