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比是心态

刘悦

人都有与别人比的心理,适当的比不仅没有坏处,反而能激起奋斗的决心,但千万不要过度恶比。俗话说,不见高山,不显平地,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没有比,不知道别人的能力。一比,他的能力超乎自己的预料。不经过比较,不知道彼此之间存在的差距之大,这就是吓一跳的原因。

与别人去比,是内心羡慕嫉妒恨,看着别人强于自己,要见不得别人好,其实就是在断自己的后路,最终受害还会是自己。

人和人之所以不同,是因为人和人天性不同。有的人天性善妒,容不得别人的半点好。人人都有本能、欲望,但是如果任其自由发展,必然会产生祸患。为了避免争抢掠夺,一个人必须遵循社会的道德与法律,这就是“人道”。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用现在的话说,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

君子与小人的根本区别,是处事时用心的不同,出发点不同。用心的不同,是君子与小人的分水岭。一个人的思想,就看处理事物的标准,源于人的内心,还是来之于外部。

怎样才是建立了人的内心标准呢?“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宁可不识字,不可不识人。”从这句话就可以领悟出一个道理,每个人都是唯一的,性格不可能完全相同,在和别人交往的过程中,针对不同性格的人,相处的方式肯定也不一样。老话说得好,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人际交往是一门很深的学问,用心揣摩对生活和工作都有极大帮助。

二人为从,反从为比,相背而北。相随而从,相对而比,相背而北,相转而化。《罗生门》里有一句台词:“撒谎是人之本性,在大多数时间里,我们甚至都不能对自己诚实。”喜欢恶比的人明明是心生嫉妒,看不得别人好,还打着“为你好”的幌子,这种人太阴险了。

 这个世界上,最怕的不是来自于敌人的明枪,而是来自身边人的暗箭。明明可以达到双赢的结果,却被自私熏了眼,别人过的越差,他才越开心。

“谦受益。满招损”,人们以这句话作为自我警示,处处显出虚心谦谨的样子,然而实际上,对人待物处处都将自己与他人比较,心理时刻处于动摇之中的时候,许多的心思都用在了防御、掩饰和伪装之上,最后导致自己的人生一片虚无。

郭子仪,在战场上,沉着有谋,朝廷需要他时,马上行动。等到上面怀疑他,要罢免他时,也是不顾一切,马上就回家吃老米饭。郭子仪成为历史上“富贵寿考”四字俱全的绝少数名臣之一。他在自己的人生中,处处用到“谦受益。满招损”其实是为了自保以及人格的完善。

见不得别人好,是比中人性最大的恶,自古以来有些人为了地位,用尽心机,甚至使用诡诈手段,后来反而身败名裂。

以谦下的态度对待事物,不争先、甘居人后的人,大家会认为他是具有高修养的人,应该向他学习。在德行上,要与比自己高尚的人比,而不要泛滥自己的欲望。和德行高的人比,就会有羞耻之心。不泛滥自己的欲望,就会感到知足、满足。

3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谦受益   满招损   友善   人际交往   德行   君子   小人   事物   内心   心态   性格   态度   看法   用心   欲望   心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