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奇龄雄辩与杠头

刘悦

雄辩不见得是真理,抬杠是不是合理的论证,全靠事实清楚。阐述问题,用词不一样,就是分变数,是褒还是贬,全靠用词玩技巧,这是汉语言的伟大。

海明威所言:“一个人的智商,决定了他的下限,但是一个人的情商,决定了他的上限。”真正情商高的人,内心柔软,懂得体谅,更懂得宽容和忍让,所以说话时从不和人抬杠。

清代著名学者、文学家、书法家毛奇龄不仅爱抬杠,会抬杠,还能同时和一群人抬杠。十三岁应童子试,名列第一,被视为“神童”。当时主考官陈子龙见他年幼,玩笑说:“黄毛未退,亦来应试?”毛奇龄答道:“鹄飞有待,此振先声。”众人皆惊。

“先生构思诗文,手不停辍,质问之士环坐于旁,随问随答,井井不误”,和一群人同时开撕,还能顾得上写诗文,确实厉害。

一生著述近五百万字,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也说:“奇龄著述之富,甲于近代。”

毛奇龄交游十分广阔,挚友众多,既有与其年长的前辈,也有忘年交的青年,大多是平头老百姓。

毛奇龄和别人讨论韵学。那人对顾炎武赞不绝口,他听了不服气便骂起来,两人起身激辨,结果就打了起来。还是毛奇龄先动手。但对方人高马大,倒把毛奇龄打得不轻。看来是杠不赢别人词穷了,于是怒从心头起,动起手来。这个性格,必然得罪人很多,几乎成了一个不学无术的形象,这着实是一个误解。

毛奇龄对于音乐的研究。主要在礼乐,乐律,诗乐等方面。将清初音乐学分为“乐者人声也”,“乐器不是乐”,“乐书不是乐”,“乐不分古今”等篇章作为阐述。

引经据考批驳,阴阳五行附会乐理,在“乐不分古今”这一篇章中,针对儒者崇尚雅乐的论乐态度,提出了以俗入雅的观点,批判了当时学者昧古的风潮,反对崇古贱今的态度,注重今人现像,肯定现实生活中的音乐存在意义。尤其是俗乐,这些思想,为清初的音乐领域洗清尘霾,点燃了音乐思想的革新火炬.。

毛奇龄在诗乐的研究方面。他有其独到的见解,他反对诗三百不入乐这一观点,提出诗三百均可入乐,并分别从《诗经》风、雅、颂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得出风、雅、颂皆为乐调曲名。

毛奇龄反驳朱熹、提出笙诗有辞、淫诗不淫等观点、并进行了详细的阐释。他认为笙诗本是有词、并非朱熹所认为的笙诗无词、而是由于某些原因亡佚了。且他以郑声非郑诗这个观点,对于朱熹淫诗一说、进行了强有力的批判。

诗与乐合而不同、赋诗作为一种情感表达的方式、需用音乐将之演唱表达出来,但其诗与乐的本义是不同的。

毛奇龄这种经学思想,与音乐思想相融合的特质,使得他的思想更为独特,对中国音乐史学的研究,有着极大的影响和价值。

雄辩和抬杠,都是针对特定问题,交流观点的方法。从本质上而言,双方都不能保证观点的正确性。但是雄辩提炼观点,促进推论逐步形成,而抬杠却是对观点的猛烈抨击,当观点都被摧残殆尽的时候,又何谈交流呢?

雄辩和抬杠作为两种交流行为,可以从行为、目的、方法、区分,如果都满足某一条件,我们可以归纳为是雄辩,还是抬杠了。

那么毛奇龄是杠头,还是雄辩呢?他观点明确,逻辑清楚,具有说服力的表达手法。从目的上,为了得出结论,方法上得出结论,结果上产生结论,这是老先生,一种行之有效的,交流手段。

3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雄辩   雅乐   海明威   杠头   目的   朱熹   清初   著述   诗文   篇章   古今   结论   观点   思想   方法   音乐   毛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