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与眉毛的关系

刘悦

眼睛与眉毛是情人关系。不是有那句话吗,眉目传情。

(开个玩笑)

“眉目传情”指男女,互相用眉目之间的微妙活动,来传递深刻感情,与“暗送秋波”近义。元朝王实甫《西厢记》“只你那眉眼传情未了时。”清人邹熊诗:“曲中眉语目传情,独光照面伴羞缩。”

脸部两只眼睛的上方,是人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眉毛。但是,眼睛再高,也看不见五官之首的眉毛。

眉毛与眼睛一道构成最佳组合,很鲜明地体现一个人的形象、个性,通过眼睛可以看到,喜怒哀乐的情绪。

明朝程嘉燧《阊门访旧作》:“扫眉才子何由见,一讯桥边女校书。”将有文才的女子称为“扫眉才子”。

眉毛对眼睛的重要性。眉毛与眼睛密不可分,眉眼本就是一体,眼睛为君主,代表一个人的心神,智慧的外现。眉毛为眼睛的臣子,代表人类的情感与情谊,是辅佐眼睛的五官。

一旦两眼无神,则万事皆空,归于愚钝贫贱之品,其他五官即使有不足,但是双眼神韵足的,说不定就在某个领域,有所成弄个一官半职的。眉毛像獐子那样又小又尖,眼睛像老鼠那样又小又圆的形像,给大家留的印象人神情狡滑。

眼睛为心灵之窗,是表达一个人内心真实情感之器官,所以,古人认为:眼睛有一分神,命中就有一分衣禄,有十分神就有十分衣禄,反之,眼睛有一分病,命中就有一分凶,有十分病就有十分凶。

眉毛为眼睛挡灰,做了很多好事,但是眼睛看不见眉毛。

“低眉顺眼”难道是“把眉毛放低一点,可以顺从眼睛”?(开玩笑)这个词是晋朝王隐《晋书》:“人或说之使仕,仲御勃然作色,谓之曰:‘我安然随俗低眉下意乎?’”

“眉来眼去”多用于贬义,指男女勾搭成奸。它出自辛弃疾《满江红·赣州席上呈太守陈季陵侍郎》:“落日苍茫,风才定,片帆无力。还记得,眉来眼去,水光山色。”

眉毛与眼睛,是经常并列在一起的。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那么眉毛就是窗帘。如果说眼睛是人生的一幅画,那么眉毛就是画框。如果说眼睛是人的门户,那么眉毛就是眼睛的卫士。南朝宋鲍照《学古》诗:“嬛緜好眉目,闲丽美腰身。”清朝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二》:“朱某一婢,粗材也,稍长渐慧黠,眉目亦渐秀媚。”

千百年来女人画眉,天经地义无可非议。清朝纳兰性德怀念亡妻的《齐天乐?洗妆台怀古》,怕是关于画眉所表达的最凄凉的情话了:“冷艳金消,苍苔玉匣,翻书十眉遗谱。”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中:“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这里的“翠眉”可是男人的眉毛黑色。

唐朝温庭筠词中“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是写一个女子因无人欣赏,连自赏的心情都没有了,这是古代女性共有的心情。

唐玄宗专宠杨贵妃后,就冷落了其他妃子,但又难免旧情难忘,便给梅妃江采萍,密赐了一斛珍珠以示歉意,谁料个性强烈的梅妃竟把珍珠,原封不动地退了回来,并复诗一首:“柳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湿红绡。长门自是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玄宗看到后,虽然理解了梅妃,哀怨后面的一片情愫,怎奈情随境迁,夫复何言?恰如“我臊眉耷眼的走了,正如我挤眉弄眼地来。”

“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患之智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

楚庄王想要讨伐越国,庄子规劝说:“大王想要讨伐越国,是为什么呢?”楚庄王说:“政治混乱军队软弱。”庄子说道:“我害怕智慧像眼睛,可以看见百步以外的事物,却不能自己看见它的睫毛。

眉毛与眼睛距离很近,眉压眼的人内心比较压抑,很计较得失,得不到满足,情绪难以稳定,这种压抑难以长久……

眉毛给人一种精力充沛、极具威势之感。大眼睛双眼皮无论男女,都被人们称“浓眉大眼”之美。挤眉弄眼的会扭曲端正的面部,就算不快乐也不要皱眉,影响了思维方式。

劝,贼眉鼠眼,獐眉鼠目行为不端的人,把眼中的贼光收敛。


4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晋书   西厢记   满江红   扫眉才子   眉毛   眼睛   眉目传情   眉来眼去   挤眉弄眼   画眉   眉眼   眉目   庄子   清朝   男女   关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