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里讲究吃,这“老3样”寓意好,传统不能忘,顺利入伏

“三伏天”里讲究吃,这“老3样”寓意好,传统不能忘,顺利入伏。

老话说:“热在三伏,冷在三九”。初伏即将到来,就要迈进三伏天了。我们通常说的“三伏天”,处于每年的小暑与处暑之间,属于气温最高,天气最闷热又潮湿的一个时间段,整个大地仿佛都置身于蒸笼,让人感到异常闷热,暑热当头,这时不少人往往感觉困乏无力,食欲减退,若长时间在户外活动,出汗过多,不小心还可能会中暑,因此小编提醒大家这时候务必要把“防暑”放在首位。

“三伏天”里讲究吃,这“老3样”寓意好,传统不能忘,顺利入伏

“三伏”临近,在民间有着很多习俗,尽管天气炎热,但这个时间阶段大多与吃有关系,南北各个地方饮食习俗依然是丰富且又多样,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下在这些传统食俗里不得不吃的“老三样”,望大家吃好喝好,不忘老传统,应季而食顺利平安入伏天。

吃伏羊

吃伏羊,这是不少地方的老传统,徐州人夏季必要吃暑羊,以及每年的“伏羊节”,当地的民谣中就有:六月六接姑娘,新麦饼羊肉汤”,还有“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的俗语,足以表达人们对吃羊的喜爱,这也是广大群众用来阐述吃羊肉的好处。

“三伏天”里讲究吃,这“老3样”寓意好,传统不能忘,顺利入伏

不少人觉得大热天吃羊肉燥热,其实不然,在入暑之后,正值三夏刚过,秋收未到的夏闲时节,忙活半年的庄稼人便三五一户吃羊肉,此时的山羊已是喝了数月山泉,吃了数月的青草,烹饪出来肉质肥嫩,香气扑鼻,适量吃些美味的羊肉不但不会燥热,还是消暑的美食佳品,因此传统入伏天里吃的第一样食物就是羊肉,意外不?

“三伏天”里讲究吃,这“老3样”寓意好,传统不能忘,顺利入伏

食新米

入伏天,在不少地方也有着“食新”的传统习俗,人们会把新收获的稻谷碾成新米,煮成香喷喷的米饭,随后将香嫩的米饭作为供品,摆放在五谷大神以及祖先的牌位之前,同时人们还会喝着用新粮食酿造出来的新酒,无论是新酒亦或者是新米,都突出在一个“新”字上。

“三伏天”里讲究吃,这“老3样”寓意好,传统不能忘,顺利入伏

人们的观念里认为“吃新”也就是“吃辛”,可以将一年的辛苦劳作吃下去,以向上天祈求秋天时能够获得丰收,可谓是寓意满满,俗话里就有“小暑吃黍,大暑吃谷”之说,但无论是食新米还是喝新酒吃新菜,都在入伏天日子里表达了一种美好的愿望。

“三伏天”里讲究吃,这“老3样”寓意好,传统不能忘,顺利入伏

入伏面

入伏天里吃面的习俗早在三国时期就出现了,《魏氏春秋》就记载了:“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同样《荆楚岁时记》中也说:“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意思是吃面有“辟恶”之意。况且入伏之时,刚好各地小麦收割近一个月,也晾晒得差不多,这时家家麦满仓,将新麦碾成面粉,用来包饺子或做面条。

“三伏天”里讲究吃,这“老3样”寓意好,传统不能忘,顺利入伏

新面粉制成的面条吃着顺溜又美味,并且做法种类还那么多,总有一款适合大热天食欲不振的伙伴们,而饺子作为传统食物开胃解馋,颇受欢迎,因而吃伏面和吃饺子就成为人们入伏天里的最佳食物,所以民间也有着“头伏饺子二伏面”的说法。

“三伏天”里讲究吃,这“老3样”寓意好,传统不能忘,顺利入伏

结尾的话:

临近入伏天,这“老三样”,不管有钱没钱,在传统饮食上是有道理和有讲究的,要记得吃,除了饮食方面,同时面对着伏天的侵袭,天热气燥,我们也要在生活上调节好身心,保持清静,顺顺利利入伏。

我是与食为伴,很开心和大家相遇在这里,欢迎关注,多为大家分享日常美食,也请多多指正,感谢阅读,祝各位生活愉快,我们下期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伏天   寓意   伏日   小暑   顺利   传统   大热天   燥热   闷热   面条   习俗   羊肉   讲究   食物   饮食   地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