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动静脉内瘘新瘘使用的几个小技巧

案例

自体动静脉内瘘新瘘使用的几个小技巧


刘奶奶花费一万多做了内瘘PTA后,效果很不错,血流量达到250,成功完成了透析。正为她高兴,谁知第二次来透析就发现内瘘已经不能用了,只好又插了管子。


医生说幸亏做了一次透析,不然家属还以为手术根本没有成功,白做了。虽然最后家属能理解能接受,但我们总觉得太可惜了。


不清楚刘奶奶透析后的具体情况,希望不是我们的工作没做到位而引起。这又给我们敲响了一次警钟:注意内瘘特别是新瘘的使用!


以下是自体动静脉内瘘新瘘使用的几个小技巧,供参考。


使用之前

自体动静脉内瘘新瘘使用的几个小技巧


1、 思想上足够重视


这一点也许不能说是技巧,但又是能使技巧成为技巧的前提。思想上足够重视,才不会贸然下手,会经过充足的准备和评估,才能最大程度地有备无患。时刻谨记:内瘘是患者的生命线!


2、 等待足够耐心


尽管会有很多人说,我做的手术很好,这个内瘘很好,我们一个月就用了……但你去看书,“一般待8——12周内瘘较为成熟再开始穿刺使用,对延长内瘘使用寿命,维护内瘘功能更佳”,“最好在成形术后3——4个月再使用”。


两个月都很难做到,又有多少人真正等到了这个”最好“时机?当然提前使用的理由可以列出很多很多,但是最终的评估和执行还是落在护士手里。所以,哪些是真正的必须?哪些只是医护人员和病人的缺乏耐心?


使用之时

自体动静脉内瘘新瘘使用的几个小技巧


1、 扎不扎压脉带?


有说扎的,目的是为了确保穿刺成功。其实,最好是不扎,因为新瘘脆弱,加压更易出血形成血肿。所以,这也是一个平衡的把握。


2、 离心还是向心?


据报道,采用离心方向穿刺会降低血肿的发生率。这可能是由于引血与血流方向一致的原因。


3、 动脉针穿刺点的选择?


动脉穿刺点的选择应远离吻合口,距吻合口越近血流冲力越大,容易发生血肿。可暂时选择在肘正中静脉或贵要静脉穿刺引血。静脉针则选择其他血管。待内瘘成熟。


4、 引血技巧


新瘘最好连接穿刺针和血路管后再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应马上松压脉带,及时开血泵引出血液使局部血管压力降低,可减少因新瘘压力大、引血不及时发生血肿的机率。


5、 约束和解释


患者还不适应手臂穿刺,做好解释,必要时约束。


6、做好应急预案


穿刺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意外情况,如血肿、渗血,流量不足等等,如何处理,要做好充分准备。


使用之后

自体动静脉内瘘新瘘使用的几个小技巧


1、 如何拔针回血?


为减少血肿发生,在没把握的情况下,建议由一人直接拔针压迫,另一人连接管路回血。


2、 如何压迫?


最好是指压止血5分钟左右,再包扎止血20分钟。至少第一次由护士亲自示范压迫和包扎以及松开的操作。最好前三次都由护士指导。


有很多患者反应,最好不用弹力绷带而改为普通绷带,因为患者还没摸索出适当的压迫时间和力度,弹力绷带容易弹开出血。


3、 患者指导


回家当天不做血管充盈锻炼,防止出血。皮下血肿当天冷敷(注意瘘口震颤),24小时后改为热敷、擦喜疗妥软膏。


内瘘的保护与使用,是一个值得反复探讨的话题,每一个血透护士,也都会有自己独到的经验与智慧,希望同行可以贡献出来,共同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血肿   绷带   弹力   静脉   动脉   家属   血管   护士   患者   奶奶   当天   耐心   重视   发生   技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