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知道祛湿喝薏苡仁水就低估它的能力了……

薏苡仁

(《神农本草经》)

利湿健脾,舒筋除痹,清热排脓。主治水肿,脚气,小便淋沥,湿温病,泄泻,带下,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肺痈,肠痈,扁平疣,癌肿。

【异名】

解蠡,起实,感米,薏珠子,回回米,草珠儿,菩提子,赣珠,薏米,苡仁,薏仁,米仁。

【性味归经】

甘、淡,微寒。入脾、胃、肺、大肠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30克;或入丸、散,浸酒,煮粥,作羹。本品力缓,宜多服久服。健脾益气宜炒用;利水渗湿、消痈排脓、舒筋除痹宜生用。

只知道祛湿喝薏苡仁水就低估它的能力了……

【药用方法】

1. 治筋脉拘挛,久风湿痹:薏苡仁500克。捣为散。每次以水1200毫升,煮两匙末作粥,空腹食之。(《食医心镜》)

2. 治中风言语蹇涩,手足不遂,大便不畅:薏苡仁300克,冬麻子(火麻仁)200克。上药,以水750毫升,研滤麻子取汁,用煮薏苡仁作粥。空腹食(《太平圣惠方》)

3. 治风肿在脾,唇口动,或生结核,或为浮肿:薏苡仁(炒)、防己、赤小豆(炒)、甘草(炙)各等分,粉碎。每次20克,水300毫升,生姜3片,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济生方》)

4. 治胸痹疼痛,拘急不舒,时缓时急:薏苡仁30克,大附子(炮)10克。上二味,杵为散。每次3克,每日3次。(《金匮要略》)

5. 治肺痈唾吐脓血:薏苡仁200克,黑豆百粒,乌梅1个。上,水500毫升,入透明阿胶、生蒲黄各5克,再煎沸。食后服。(《仁斋直指方》)

6. 治肠痈,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薏苡仁30克,附子6克,败酱草15克。上三味,杵为末。取5克,以水400毫升,煎200毫升,顿服,小便当下。(《金匮要略》)

7. 治肠痈:薏苡仁500克,牡丹皮、桃仁各10克,瓜瓣仁15克。上四味粉碎。以水3600毫升,煮取1200毫升,分再服。(《千金要方》)8. 治咽喉卒生痈肿,饮食不通:薏苡仁30克。以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顿服。(《太平圣惠方》)

9. 治鼻中生疮:用薏苡仁、冬瓜煎汤当茶饮。(《吉人集验方》)

10. 治黄病:薏苡仁捣汁和酒服。(《鱼孚溪单方选》)

11. 治乳岩:延胡索、薏苡仁各25克。黄酒100毫升,煎50毫升。空腹服,出汗即验。(《外科大成》)

12. 治丘疹性荨麻疹:薏苡仁50克,赤小豆50克,大枣15个,赤砂糖30克。每日1剂,水煎服,连服3剂为1个疗程。[《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86,3(1):16]

【营养成分】

薏苡仁中含有丰富的糖类、蛋白质以及亮氨酸、赖氨酸、精氨酸、酪氨酸等多种氨基酸,其脂肪油中所含的薏苡仁酯、薏苡仁内酯等,都是人们通常吃的食物中所缺乏的,因此营养价值很高。

【药理作用】

1. 抗肿瘤作用。

2. 抑制骨骼肌收缩的作用。

3. 有镇痛作用。

4. 解热、抗炎作用。

5. 对心血管作用。

6. 免疫作用。

7. 降血糖作用。

8. 诱发排卵作用。

9. 对胰蛋白酶有抑制作用。

【使用注意】

脾虚无湿,大便燥结及孕妇忌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酪氨酸   乌梅   中医学院   败酱草   本草   赤小豆   金匮要略   附子   筋脉   太平   薏苡仁   麻子   大便   风湿   作用   能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