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盘疮(带状疱疹)

蛇盘疮(带状疱疹)

蛇盘疮是民间对带状疱疹的俗称,中医文献记载此病有火带疮、缠腰火丹、蛇缠疮等病名,皆是对此病不同称呼。如元代医书《世医得效方》“蛇缠疮用雄黄为末,醋调涂。” 明代医书《疡科准绳》“绕腰生疮,累累如珠何如?曰:名火带疮,也名缠腰火丹。”

《黄帝内经》“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心五行属火,故传统中医理论认为疮疡多由火热之邪所致。蛇盘疮也不例外,外感风热之邪侵袭皮腠或心肝气郁,肝气不舒,郁而化火,循经发于皮表为疮疱。

西医学认为此病是感染病毒引起,与传统中医理论认为外感风热毒邪侵袭致病观点一致,但中医理论更注重体质辨证,即内因。

初期病处疼痛,如针刺火灼感,继而皮肤焮红,红疹密集上有水泡,水泡密集如带状,多发腰肋区域,但不局限腰肋,临床有发病眼周、耳周、大腿内侧,小臂内侧等部位,以肝胆经、心经分布区为主。故笔者认为带状疱疹内因致病是关键因素。即使外感风热毒邪(相当西医感染病毒),也是体质阴阳失衡,心、肝、胆经蕴热或膏梁厚味、内有积热才易发病。

带状疱疹药物治疗时机极为关键,误治或耽误最佳治疗时间极易留下后遗神经痛。特别中老年人体质衰退,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病率更高。

民间各种外治法皆非首选,有效率极低易错过最佳时机。比如:有用墨汁往疮上画符的、涂草药粉的、针刺乱挑的,这些都是辅助方法。墨汁画符是故弄玄虚。古代纯手工加工的墨汁具有清热解毒功效,对疱疹有治疗作用。如今墨汁成分已非古方,或含化学成分经皮肤吸收、难免造成肝肾等脏器损伤。

带状疱疹临床治疗重点是截断病势,减轻疼痛、消退疱疹。此病治疗效果金标准是逐日减轻疼痛,而非单一使得疱疹干瘪。笔者临床发现有些病人通过外治疱疹虽已干瘪,但疼痛并未减轻,错过最佳给药时间。

古医贤曰:病发于外根源于内,治外不治其内非其治也。内治法是带状疱疹根本治法。外感风热毒邪者,给予疏风清热、解毒之剂;肝胆郁热、肝经湿热、心经蕴热者给予清心凉血、解毒之剂。

用药治疗同时,病人一定要忌食辛辣、油腻等发物。如:辣椒、葱、蒜、鸡肉、羊肉、鱼虾等。

附医案二则:

1.王某某,男,71 岁,2012年2月26日初诊。

手臂内侧丘疱疹一周,色红、灼痛伴有便干、睡眠不实,脉弦滑。

此乃心经郁热疱疹,拟清心散热之药,表里双解汤7剂。

一周后复诊,疱疹消失、疼痛明显减轻,守方继服。


2.门某某,女,64岁,2012年3月31初诊。

左肋下疼痛,红色疱疹密布,伴有心悸、脉数。

此乃肝郁化热,热伤肤腠。

自拟:表里双解汤化裁 7剂

服药后一周告曰痊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带状疱疹   郁热   外感   医书   墨汁   表里   内因   干瘪   肝胆   针刺   西医   心经   疱疹   体质   疼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