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不三世,不服其药!不是只读三本医书,而是“祖传中医”的意思

医不三世,不服其药!不是只读三本医书,而是“祖传中医”的意思

亿万苍生,人分九种,“九种体质”,关乎着一个人的健康与否。体质养生是基础、根本的养生方法,也是最真的养生理念。四代中医世家传人——效哥,从医二十余载,从诸多的临床案例中验证了“体质调理”和“体质重建”对一个人健康的重要性。效哥致力于体质养生、调理研究,专注于个体化体质辨识,以人为本,因人制宜,充分注重人的个体化差异,采取优化的、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帮助人通过体质重建和体质调理,不生病,少生病。

医不三世,不服其药!不是只读三本医书,而是“祖传中医”的意思

金庸先生的江湖中有一句,“欲练此功,必先自宫”!无人不知!


中医的江湖中,也有一句无人不知的话,“医不三世,不服其药”!但,“三世”被很多人误认为是“三本中医典籍”!哪那么多典籍,那么多自宫!


本文提要:

1、“医不三世,不服其药”的出处!

2、历史上的“证伪者”!

3、是“看了三本书”的中医厉害,还是三代人研究一个病的中医厉害?


1、“医不三世,不服其药”的出处!

医不三世,不服其药!


这句话出自《礼记.曲礼下》,原文是:


“君有疾饮药,臣先尝之。亲有疾饮药,子先尝之。医不三世,不服其药!”


明代以前,基本上大家公认的是“三世”指的是“三代中医世家”极个别人认为是“三部典籍——《针灸》、《神农本草经》、《太素脉诀》”!


一切都坏在了明代!


明代宋濂的《赠医师葛某序》中说:


“古之医师必通于三世之书,所谓三世者,一曰《针灸》,二曰《神农本草》,三曰《太素脉诀》。《脉诀》所以查证,《本草》所以辨药,《针灸》所以去疾。非是三者,不可以言医。”

医不三世,不服其药!不是只读三本医书,而是“祖传中医”的意思

郭德纲郭老板说得对,“如果不能骂人,此处我无话可说”!


医学是个实践、实战学科!如果读书就可以称为中医,那还开那么多中医学院干什么?还规培干什么?


郭老板还说过,“相声再不济,也不用一个外人来对行内的人指手画脚”!


宋濂是个谁?你凭什么对中医指手画脚?


依旧是田忌赛马的套路!真TM腌臜!


TM是注册商标还没发下来之前的意思,你们别想歪了!


注册商标下来了,就是R标!


所以,TM不一定就是骂人!


但是,宋濂,你忘了《礼记.曲礼下》原文中还有一处“去国三世,爵禄无列于朝”的“三世”,如果你不傻,来解释一下?


一篇文章中的“三世”,会有几个意思?

医不三世,不服其药!不是只读三本医书,而是“祖传中医”的意思

和《礼记》同时代的先秦,基本上最讲究“一技之长、世代相袭”,对吗?


《吕氏春秋.先识览.乐成》中“舟车之始见也,三世然后安之”!


来,宋濂,出来,你给效哥解释一下“划船的也必须读《针灸》、《本草》、《太素脉诀》吗”?


仲景先生说得“各承家技”!你给效哥解释一下,什么叫做各承TM的家技?


“各承家技”,如果不是“三代中医世家”,那又是什么?

医不三世,不服其药!不是只读三本医书,而是“祖传中医”的意思

2、历史上的“证伪者”!

本条就不写了,上文和下文基本写完了!


3、是“看了三本书”的中医厉害,还是三代人研究一个病的中医厉害?

写到这个标题,想起了前段时间的“神医宇宙”!


那些披着中医外皮的老骗子,异口同声:


“我们家从我祖爷爷那辈人,就治这一个病!经过一个月的反复考虑,我做出了一个违背祖训的决定,我要献出秘方......”

编剧小哥,导演小哥,你们太省事了吧,换点台词,也不至于穿帮啊!


坑死那些砸钱的金主爸爸了!


读了三本书,或者三部典籍,他临床又有多少?微信群讲课,应该是没啥问题!看病,还差远了!


理论上的推演,可以头头是道!但,现实中的看病,凶杀恶斗!


就像武僧一龙约战太极大师王占海在4月17日互殴!


王占海的意思,我一个手能举起100斤,打你个小鸡子一样的体格,还费事吗?


一龙怼回去的话,非常接地气,“我打了几十场比赛了,你一场都没打过,你输定了”!


这还真不是吹牛!

医不三世,不服其药!不是只读三本医书,而是“祖传中医”的意思

所以,大家有思考过一个问题吗?


一个人一辈子看病,能积累下多少经验,真的不会太多!传给了儿子,儿子用这些经验,再升华这些经验,再传给孙子,孙子一接手,就已经是“医三代”了!


三代人摸爬滚打,还不如你读三本书的效果好吗?


医三代学到的东西,哪怕不动脑子,也是两代人“无数教训换来的经验”


爷爷和爸爸两代人,已经把用过的无效的东西摒弃掉了,把有效的东西继续加精置顶,能没效果吗?

医不三世,不服其药!不是只读三本医书,而是“祖传中医”的意思

两代人仅“熟地”就用了160吨,相当于160,000,000g,那么,实战之中摸索出的熟地使用心法,会比读了三本书就敢拉群讲课的人弱吗?


卖油翁那篇课文,还记得吗?


卖油翁最后一句话说的什么?


“唯手熟尔”!!!


你读了三本书、没摸过一个患者的手,你的“中医必杀技”的熟练又在哪里?


为什么太*医院的烧伤科全国第一?


为什么浙江永*的断手再植世界第一?


这TM是读了三本典籍读出来的吗?

医不三世,不服其药!不是只读三本医书,而是“祖传中医”的意思

不是!绝不是!


是无数次实践摸索出来的带着血的教训的经验!


从生出来,就耳濡目染,你说,这是多么自然而然的事情!


所以,世家中医的孩子,可以不学中医,如果学,未必会超越祖宗的名头,但,也绝不会很差!


我的奶奶、许老的老伴,这都是不从医的家庭主妇,但,她们耳濡目染之下,随便说出一些药,放心,绝对管用!


什么是绝招?再拙劣的招数,只要重复100万遍,就是绝招!

医不三世,不服其药!不是只读三本医书,而是“祖传中医”的意思

泰森最著名的躲闪,一天10000遍的练习!邓亚萍,一个挥拍动作,最低4000次起!


所以,他们不是英雄,谁是?


难道是看了一万本“怎么打拳击”、“怎么打乒乓”的人的技术更好吗?


所以,此文,读到此处,诸君若仍觉得“三世”是指的三本典籍的,效哥就拿你没办法了,买包辣条,看海贼王去吧!

医不三世,不服其药!不是只读三本医书,而是“祖传中医”的意思


王致效,副教授,四代中医世家,祖籍山东高密,曾祖是民国时期黑龙江四大名医王守典,祖父王明先是海伦名医。

现为中医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师从国务院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专家梁贻俊教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梁贻俊工作室传承人,先后在北京东钓鱼台炎黄国医馆、太申祥和健康产业集团太医馆出诊20余年。

先后跟随首批国家级名老专家梁贻俊教授、肝病泰斗谢子恒教授、肺病泰斗方和谦教授、消化道疾病专家徐振盛教授、北京“小儿王”宋祚民教授、脾胃病专家危北海教授、肾病专家杨大绮教授等学习。

感谢您的观看,要健康,调体质,加入效哥“体质调养”的队伍中来!

医不三世,不服其药!不是只读三本医书,而是“祖传中医”的意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小哥   本草   中医   个体化   孙子   医书   礼记   典籍   针灸   明代   体质   世家   厉害   教授   经验   专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